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笑傲之华山

作者:湛湛青天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七卷 笑傲江湖 第十二章 散功

书名:笑傲之华山 作者:湛湛青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1

镇外,小树林。

盛夏的风,带着燥热的气息吹过,经过这片林荫,却变得凉爽下来。凉风吹拂中,树叶摇摆间发出沙沙的响声,小草也随着风舞动。夏日的风一阵一阵,很快就停了下来。小草站直了身子,树叶响动的声音也渐渐停息。这时候,在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边上,显出了老僧的身影。

他静静的站在树边,面朝着大路的方向,好似在等待着什么,一动不动,仿佛心静如水。

过了盏茶时间,岳不群等人才追了上来,他们已经上江湖上有数的高手,但老僧那似慢实快的身法仍然让他们望尘莫及,此时堪堪赶到这里,见到了老和尚,也知道他是有事停留,不敢打扰,四人都远远站定。

老僧转头“看”了四人一眼,便继续转过来,面对着马路的方向。既不赶他们走,也不说什么。

他静静的感受着阳光的变化,心中暗暗的叹息了一声,想起那一年,也是这个日子,也是这个时辰。连地方也是一样的,只是那时候,他的武功真是难说有多高明。

那女孩的眼神就像他的妹妹,因此当时他出手时,即使知道必死,也无怨无悔。

那年他四十岁了,在那一战中,他失去了眼睛。

老僧定定的对着远方。时间一点点过去,树木留在地上的影子一点点变化。老僧知道,时间过了,她没有来。

他叹了口气,却如释重负。

他曾以为自己不会受到情爱之苦,但当他闯过罗汉阵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地方。他以为他一定不会来,但他还是来了。

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那女孩便没有出现,那时候他也如现在一般,仿佛放下了一副无形的负担,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憾意。从此以后,他每年都来,他知道那女孩骗了他,她永远都不会赴约,或许她忘了,或许她只是随口说说,但每次来到这里,他的内心并不会受到情爱的煎熬,反而因为这一份并不真切的感情而更加的宁静。

但这一次不同,老僧转过身去,把已经有些苍老的手放在榕树的树干上,轻轻的抚摸着。这棵树极老,树干上的纹路跟老人的双手似乎同根而生。老人感受着这棵树的沧桑,心中想到,或许,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这里了。

所以,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他希望这一次,她能出现。

但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一样,她依然没有出现。

天色渐渐暗了,过了很久,老僧将手从树身上移开,知道是时候说再见了。但这个时候,却想起了一阵马蹄声。

老僧耳朵一动,转头看了过去。岳不群等人也循声望了过去,他们都猜到老僧是在等人,因此十分好奇能让他如此耐心等待的,究竟是什么人物。那人驾着马,在路边停了下来,将马随意的栓在路边的树上,便往这边走了过来。众人露出了失望的神色,来的是个少年,鲜衣怒马,手提宝剑,但却脚步虚浮,是个纨绔人物。那少年走过来,看着老僧站在树旁一动不动,也十分疑惑,他愣了几秒,叫了一声:“大师?”

老僧点了点头,道:“施主有礼。”

少年挠了挠头,说道:“麻烦您让让,你站这里,不吉利。”

老僧笑了笑,也不问他为什么不吉利,说了一声:“好。”然后慢步往大路的方向走去,这段因缘已了,他要离开了。

少年奇怪的看着他,好一会儿,摇了摇头,心道:“怪人。”蹲下身子,将随身带着的包袱打开。老僧听到声音,心中一动,停下脚步,转过了身来。

少年将包袱中的东西一一拿出,却是一些水果,他将这些水果一个个摆在面前的石碑旁,摆的整整齐齐的,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姑姑,你别怪我啊,本来是中午来的,可是那些家伙说镇上来个神仙,带我去看,结果人没看到,又被他们拉到赌场去了……我错了,姑姑,你可别托梦给我爹了,他梦见你一次就打我一次,没道理啊,我都没见过您呢……”这少年絮絮叨叨的说着,冷不丁一抬眼,发现老僧正神色复杂的蹲在他旁边,还用手轻轻的摸着碑上的文字。

少年被老僧诡异的行为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做什么?”

老僧不回答他,手上的动作却不停,但身子却明显有些颤抖起来。

他轻轻的念道着:“怎么会?这里怎么会有石碑,不可能,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少年看傻了,一个瞎子,说自己没有看到,你当然看不到……远处的岳不群等四人也都诧异,慢慢的向这边靠拢过来。

老僧伸出手来,自上而下,从石碑最上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摸着这块在他“眼中”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石碑,最后停在了石碑的最后,他神色木然,双唇却有些颤动,半晌才转过头来,问道:“她是怎么死的?”

少年吞了口唾沫,说道:“不,不清楚,听说,好像是中毒,死的。”他说完话,发现老和尚已经陷入了沉思,这诡异的老僧,加上这渐暗的天色,让少年十分紧张,眼前的一切就像是老人所说的坟场禁忌中的事情。少年紧张的看着老僧,见他没有说话,慢慢的后退了几步,他也没见有反应,当下转过身去,狂奔着去找自己的马。不一刻,马蹄声响起,很快渐渐远去。

老僧抬头向少年离去的方向看去,那天,少林寺的人从那边过来,救下了当时毒性已经很深的他。在中毒昏迷的时候,他平生第一次,做了一个旖旎的幻梦,他梦到他救的女孩儿不断的亲吻着他的脸颊,那是他一生之中,在所有让他心神不宁的事情中,最美的一件。只是在醒过来的时候,因为毒性入侵,他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

他颤抖着双手,捧着石碑的两边,仿佛捧着少女的脸颊,一行浊泪留了下来。

“原来我不是真的能够看到……我怎么会妄想,我真的能够看到呢。我看不到你的心,我看到的,只是幻梦。”老僧颤声道,“连真心也不能见,这样的‘眼睛’,要来何用?”他说完这话,忽然间泪流不止,整个人也都颤抖了起来。

岳不群四人这时候来到了老僧的身后,只见这个在他们眼中简直是神仙般的人物,老泪纵横,虚弱无比。岳不群和莫大先生悄悄的后退了一步。觉非沉默了一下,上前合十道:“色空,想空,行空,受空,识空,一切皆空,这位女施主色身随缘而灭,但早已开始另一段生命的旅程。尊者无需过于悲伤,更莫要为情所困,以至于无明。”

老僧低着头,良久才渐渐平息下来,他又沉默了很久,方才说道:“觉非,老衲法号指明。”

觉非觉行听到老僧自承身份,都慌忙跪在地上,欢喜道:“师叔祖。”

老僧仍低着头,说道:“我有一事吩咐你去做。”

觉非道:“请师叔祖示下。”

老僧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颜色古旧,似乎是古物。老僧将书往前递出,觉非连忙上前接下。

“觉非,这部《楞严经》,是我从藏经阁中取出,在我身上,放了有几十年了。如今我年老体衰,五蕴分离之期已近。你帮我将这部经书带回寺去吧。”老僧顿了一段,接着说道,“可惜我在少林时,资质愚钝,每日参禅也无收获,若是早日认清自己愚鲁,潜心读经,或许能早日开悟。”

觉非颤声道:“师叔祖,难道你不回少林寺么?”

老僧轻轻点头,说道:“我不去少林寺。”

觉行闷声道:“师叔祖,你武功高强,若是你肯出手,凭着罗汉大阵,莫说是挡下东方不败,就算留下他也未必不可能。但你不肯出手,恐怕少林会损伤甚大。”

老僧沉默了一下,忽然双手合十,口中轻声念起经来,初时声闻难辨,四人仔细倾听,渐渐听到他所念诵的经文:“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他所念诵,是楞严经中一段,莫说觉非觉行,连岳不群也曾读过此经,老僧念着一段,众人心念起处,耳中诵经声渐渐消失,难以听闻。

老僧渐渐停下声音,问道:“觉非,你读此段时,有何感悟?”

觉非道:“心外无物。”

老僧赞道:“甚好。”他低着头,众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只听他又道,“觉行?”

觉行思索了一下,说道:“眼界即眼识,根本无二。”

老僧又道:“善。”

他仍低着头,似乎是想了一想,忽然道:“莫掌门和岳掌门,可还在么?”

岳不群和莫大闻听这话,上前一步,说道:“大师。”他们忽视了一眼,心中有些疑惑,隐隐有些奇怪,老僧现在的状态和下午在客栈之中时,似乎很不一样。

老僧声音平和的说道:“两位掌门似乎也要去少林寺?”

岳不群道:“不错。”

老僧道:“那老衲先谢过两位掌门的援手之恩了。”

岳不群哈哈一笑,说道:“实不相瞒,我两个弟子,此时都在少林寺中,其中一个更是受过少林的救命之恩,无论如何,岳某也要会会东方不败的。”

老僧点头道:“甚好。那么,就请两位掌门也答老衲刚才那一问吧。”

两人吃了一惊,岳不群道:“这……”

老僧笑道:“自是不敢为难两位掌门,若是不愿回答,亦可。”

莫大笑了笑,说道:“大师说哪里话来,只是莫大在市井中混迹数十年,从不读书,于佛理一窍不通,不敢乱加点评。”

老僧道:“莫掌门何须客气,佛理若远于市井,要来何用?”他顿了顿,又问岳不群道,“不知岳先生可愿指点老衲一二。”

岳不群道:“岂敢言指点二字,实不相瞒,岳某曾有幸在讲经堂听众位高僧论辩,当真佛理精深,非岳某所能测度。”

老僧却笑了,说道:“然则岳先生必有教我之处。”

岳不群道:“岳某才疏学浅,方才觉行觉非二位大师所说,已经胜我心中所想百倍,不过,”他顿了顿,见老僧脸上笑意更盛,眉头一扬,说道,“说来有趣,劣徒唐近楼曾身重剧毒,后来方正大师曾为其讲经十日。”老僧听到方正二字,神色一动。岳不群又道:“他出关时,岳某曾瞩他服用少林所配伤药,他却不肯。”

老僧眉头微微一抬,还未说话,莫大笑道:“还有这等事情,既然那药是为解毒而配,不吃药毒性如何能除。”

岳不群道:“唐近楼曾说:‘治病救人,非药石之力。若药石能救人,则死者身披金创,亦可痊愈。我今心毒已净,心魔已死,无需药石,自然能愈。’”他说完这话,莫大,觉非,觉行等都陷入沉思,老和尚苍老的面容却显出深深的笑意,岳不群一礼,说道,“岳某愚钝,只是觉得劣徒所说,与大师所说,略有沾边,虽境界想去甚远,但正该向大师请教。”

老僧微笑着,说道:“若我所料不错,这位唐少侠,定然就是在少林寺的华山弟子之一了。”

岳不群道:“不错。”

“好,好,”老僧连连说好,一伸手,竟又从怀中掏出一块薄布,说道,“果然今日是因果相酬之时,岳先生,这块布上,记下了我多年来的一点心得,请把它交给令徒。”

岳不群,莫大,乃至觉非,觉行,无不惊讶,他们已经隐隐想到,这块布上,或许记载了老僧一生的武功心法,没想到他竟然交给一个跟少林寺毫无关联之人。岳不群怔怔的,竟忘了去接,老僧等了片刻不见他来,说道:“请。”

岳不群向他看去,却见老僧手捧起帛布,对着前方的觉非,缓缓抬起头来,众人本来还在震惊思索他为何给岳不群这块帛布,待看到老僧的面容时,却大吃一惊。之前见他时,他虽然苍老,但面色红润,皱纹不生,然而此时,他的脸就如同身后的那颗大榕树,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更让他们心惊胆寒的是,指明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盲眼,现在真真切切的,已经再也不能散发任何的光芒,只是看了一眼,四人就知道,此刻的老僧,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盲者。岳不群震惊不已,浑浑噩噩的从老僧手中拿走了帛布。

觉非盯着老僧枯木般的脸,颤声道:“师叔祖,你,你的眼睛……”

老僧微微一笑,说道:“从前我自恃武功,以为能见万物,可惜所见一切尽皆幻相,唯有真情不能现前。今日我终见我所爱乐之人,从此发心,大悲之心始出。我要在此地修行,了结这段因缘。”又道,“天下之事,皆有因果。你们牵扯其中,不用过于费心。你们上少林后,不要担心少林遭难,也不必过于悲伤生死之数。希望你们行事之时,闹记‘不怕,不悔’四字即可。我已经帮不上忙,你们去吧。”

觉非闻言,泣不成声,拉着觉行磕了三个响头,岳不群和莫大先生也诚心作礼。四人行礼完毕,便在盲眼老僧的微笑中离开了,连夜往少林寺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8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