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作者:我家有只狗呼噜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69章 41年的596工程

书名: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作者:我家有只狗呼噜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5

于业在老赵激动的目光下将这封信拆开,不出意外,这封信是来自于赵忠尧教授之手。

这封信很短,其实赵教授只问了他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以如今晋地一个省的资源和兵力能不能抗住鬼子的反扑,给老师同学们有一个安稳的研究环境。

第二个问题,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会不会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对赵忠尧教授提的这两个问题,于业其实很能理解,因为如今西南联大的这些学生其实已经代表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几乎可以说没有之一。

这些老师和学生也就代表了这个时代华国的文脉,要把这些文脉交到于业的手中,无论是谁都会非常慎重的。

因为哪怕在半个多月之前,晋地都还算是沦陷区,即便现在在几方势力的合力之下算是收复了晋地,可是随时还面临着鬼子的反扑。

晋地的战略环境其实并不是那么安全。

所以赵教授问出这第一个问题,也在情理之中,他并不是为了个人安危考虑,他所考虑的其实是这天下的文脉。

于业看到这个问题微微一笑,他现在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面对鬼子的进攻,他有信心给这些学生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研究环境。

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大同煤矿,长治的铁矿,中条山的铜矿,以及晋地源源不断地长出来的棉花,目前还在源源不断进行生产的各种化工原料,我方何曾有过如此豪横的时候。

从24小时生产车间里冷锻出来的无缝钢管,电渣重熔之下生产出来炮管,拖拉机厂轧制出来的装甲钢,还有精密机械加工出来的发动机。

可以说,每过一分钟,我方的实力都增强一分,这份昂扬的斗志,让于业乃至于整个晋地的八路军有足够的底气去硬抗鬼子。

哪怕是之前得知鬼子要派遣关东军前来进攻晋地,众人其实也没有惧怕,眸子深处全都写满了跃跃欲试。

其实,于业最有底气的倚仗并不是这些外物,而是整个晋地箪食壶浆的老百姓,以及身旁这些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子弟兵。

固国从来不以山溪为险,如今民心士气皆可用,于业不相信还有攻不破的鬼子,于业也不相信自己这防线还能被敌人攻破。

“我的这个赵老师啊,还是太过谨慎,如今我方坐拥晋地的资源,就算是以晋地一省战鬼子一国,我都有足够的信心!”

于业语气异常豪迈地说道。

赵刚在一旁听着于业这话,豪气顿生:“有你老于你这句话,我们底气就更足了。”

“哈哈哈,你说错了,其实有赵老师这样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底气其实还会更加充足。”

于业哈哈大笑。

“不过,接下来要怎么安排赵老师这样的顶级专家,还需要我们做好准备啊。目前晋地条件比较差,我们天天吃粗粮问题不大,这些顶尖的科学家们一定要保证好他们的营养。

另外,我们很多设备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这次我们攻打晋地鬼子用来收买我们的银元还有接下来鬼子用来赎买它们高级军官的银元和金条我们都要精打细算地花起来了,比如计算机、离心机、气体扩散实验室,高能炸药实验室,这些都是需要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于业作为核工业的总负责人,他如今不仅仅需要考虑的是工程技术的问题,他还要考虑其他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安保还有各种类似于后勤保障或者其他配套设备等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他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事实上,对于业来说,在45年这个当口,完成核弹的制造工作,并且搭建整个核工业体系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需要他完成并不是复刻,而是基于如今科技水平的逆向工程。

用钚做核裂变的原料技术要求太高,需要建造核反应堆来生产钚,需要的前置科技链条太长,目前看来需要用铀-235来做裂变材料完成首批原子弹爆炸更加合适。

但是,于业也并不会放弃用钚作为裂变材料的这条路线,毕竟需要上产量的时候,这将会是非常重要的补充,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产能。

这一次,于业可不会犯两枚原子弹就让小鬼子投降的错误。

两发怎么能够?

说出去让小鬼子们以为是咱们太穷玩不起呢。

得特么的一批一批地上,什么叫做饱和式核打击啊?

既然鬼子注定要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面对核打击的国家,那于业就有义务让这次的会面变得更加别开生面一些。

除了由大量离心机构成的浓缩工厂以外,于业还需要安排特种钢材、铍工厂、氟化物、 防辐射材料、半导体、起爆材料、高温陶瓷......

如果需要想要将这些配套产业列举出来的话,恐怕没有四五张纸是根本列不完,而这每一个名词对如今的工业水平来说都将会是极大的考验,也将意味着海量的资源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于业这几天除了部署太原工业区和再造平安城的工作和了解国内自己那些校友的反馈以外,没日没夜地都在编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核工业框架手册,这个除了他自己没有人可以翻阅的绝密文件。

在这份文件封面上,于业给了它一个命名,596工程。

......

接下来几天,于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自己之前摇人的反馈。

自己之前寄出去这两大箱子近两百份书信,开始陆陆续续有了反应,有人给太原司令部拍了电报,有人通过书信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有人通过我方强大的情报系统给出了自己回应。

191封亲笔信。

有人积极响应,有人表示迟疑,有人已经动身前来,有人在前途和大义面前艰难抉择,有人保持沉默......

但是,没有人一个人表示拒绝!

这些在乱世中的读书人,没有一人辜负这片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6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