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柳叶追风刀

作者:宁广林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2章论功行赏~上

书名:柳叶追风刀 作者:宁广林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书接上回,野马川元帅莫力之带两万多人马南下山东。经过济南保卫战和火烧梧桐峪,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马。

后来又经过东平府几场战斗中逐渐被蚕食,等折回青州的时候仅剩八千多人。最终被徐朗花月先利用地理和天时优势进行火攻,层层堵截,最后只有莫力之这个光杆司令跑回北方。

说到这里,这场抗金大战已基本结束。为了比较好的喧染历史,用了一些宋朝当时的方言土语,但为了便于现代人更好的理解,也融汇了一些现代词语。

说到这里,有些读者朋友肯定要提出疑问,花月先真的比诸葛亮还利害吗?

我想说,一个人的利害之处,除了她才高八斗的学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活学活用。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虽然有才,却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不但误了北伐大计,还断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当然这天才之说自古有之,没人能够否认得了。但天才只是先决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

月先从小就酷爱读书,由其是喜欢地理历史和天文历法。受当时梁山征战四方的影响,又对行军打仗产生浓厚兴趣。加上从小就熟读《孙子兵法》,姜子牙的三略六韬等,从春秋战国的四大名将再到汉朝的韩信张良,都了如指掌。

当时《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虽然还没有成书,但对其中流传于民间的散记和精典传说却是津津乐道。犹其对三国人物诸葛亮奉为偶像。对其中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等几次用火都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以后实践中加以利用。

这在咱们这本书的上半部中几次用火都能体现出来。她能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融汇贯通,学以至用,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此次青州歼灭战就是利用了天文地理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精典战例。

另一方面跟她的成长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月先姐弟俩从小在梁山上长大,各种类型的高人先后聚集于此,使得小姐俩有机会博采众长,让她的武功也突飞猛进。加上他聪明伶俐,能有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

有人说月先是否真有过目不忘之才?其实对于这些说法我也不置可否。但她不是单纯的为了兴趣而博览群书,而是用心去读,去研究其中的道理规则和因果关系。所以说月先不仅仅是读书,而是对其中的重点和关健历史在作研究对象。

曾经有人不信,便对她读过的巜汉书.地理志》到巜水经注》再到宋朝当代的巜梦溪笔谈》进行抽样提问,她都能对答如流。

比方说,巜水经注》里所记的有多少条河流,多少处湖泊沼泽,不仅能对答得准确无误,还能给你讲出所在位置的主要城市,人文景观,历史背景,道路交通等,以及所在地人口状况和出现过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令人瞠目结舌!

至于月先的夜观天象之说,也许会有的客官怀疑作者是在信口开河。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小说虽有虚构成份,但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当你仔细读完这段文字的时候,肯定会改变你的客观认识。

在上一章里,为什么月先能够准确的预测到何时起风,何时又能调转风向呢?这一点我们现在有些懂得天气常识的人也能做到。只是宋朝那时侯科学枝术还不发达,大脑思维也比较简单,所以把月先这样学识渊博的人,奉若神明。

有句古老的农彦叫做“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白了就是月亮周围起了风圈,有时大,有时小。这就说明第二天中午必然要起大风,就这么简单!

可那时候念书的人少,起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根本无从知晓这些地理常识,还以为天生异象呢。

这就是月先小姐博览群书又能灵活运用的最好说明。因为有的民间彦语起源很早,有的记载于书中,有的流传在民间。

那么刮风以后为什么能准确地知道风向,又能预测到什么时间能调转风向呢?那位说,你又是在闭着眼睛吹牛皮吧,当然不是。

下面我再讲一段地理常织。宋朝时青州不比东平,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到处丘陵起伏,高山连绵不断,若说刮风必有风向。

为什么月先说,先刮西南风呢,因为古青州西南方向是丘陵,东北是高山。高山的阳坡在太阳半天的照射下,空气会因为光热的作用向山上运动,从而形成谷风。这种风通常是从低处往高处走,所以月先断定必然是西南风。

然而当太阳落山之后,其存在于山体之内的热量便释放出来,而山顶又冷却的比较快,由于冷空气大量流通到山谷,又形成山风,通常是从山顶往下面低洼处刮。所以黑天之后必定风向调转,形成东北风。

当然这都是现代科学的解释,宋朝的人只能通过对当地民俗的充分调查和了解,以及对天象的细心观察,再结合民间彦语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而宋军士兵顺风射箭,箭头上绑着硫磺烟硝等易燃之物,见风就着,一是能射得远,第二,风助火势能迅速蔓延,又烧不着己方。这道理显而易见。

试问宋朝的时候能有多少人作到这一点呢,所以说大家都觉得神乎其神,可知道原理后又持别简单,这就是月先大小姐博学多才和善于调查研究的结果。

之后的事情就是论功行赏。而本书这几次战役中,功劳最大的当然是作为军师的花月先,她现在的职务是参赞军务,应该是正五品,当时宋朝的兴德军节度使是正二品。因为徐朗原来是东平府统制,只是五品官。升到都统制后直接从五品提到四品,也属越级提拨。

而月先的官阶是要低于各州府长官的,但战时完全可以对地方长官发号施令。

秦月桥的兵马都监是县团级,相当于七品知县,但他是上级州府的武官,属于上差,因此县官还是比较尊重的,并不是级别比县官儿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2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