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南秦北赵

作者:文漾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三章 三支令箭

书名:南秦北赵 作者:文漾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万象宫的铜鹤香炉飘出最后一缕沉水香,赵庆躺在金丝楠木榻上,望着穹顶五族图腾交织的太阳纹章,喉间发出断断续续的咳嗽。三年前征讨暗黑君主时中了邪毒,虽经胡族巫女百计延命,此刻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已是寅时三刻,他颤抖着从枕下摸出三支鎏金令箭,唤来跪在榻前的太子赵凛。

“阿凛...“赵庆握住儿子的手,指节瘦得硌人,“这第一支令箭,刻的是'天下归一'。秦、凉、南汉虽已势弱,但匈奴余孽仍在漠北游荡,北凉巫蛊阴魂不散。记住,真正的太平不是靠城墙堆砌,而是让四方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话音未落,剧烈的咳嗽震得锦被滑落,暗红血迹在素白丝帕上晕染开来。

赵凛强忍泪水,将令箭贴在心口:“儿臣定不负父汗遗志!“他看着父亲凹陷的眼窝里,那双曾在战场上威慑敌胆的眼睛,如今只剩下温和的期许。

“第二支...“赵庆艰难地举起刻着“仁政爱民“的令箭,“治国如烹小鲜。你看这北境新城,每一块砖都沾着百姓的血汗。当年推行军垦,有人说我太宽厚,可若不是让五族都能吃饱饭,哪来今日的大赵铁骑?“他忽然想起什么,摸索着从枕边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这是《五族通商录》,你要细读,商贸通达之处,便是战火难燃之地。“

赵凛展开竹简,密密麻麻的批注中,有父亲用朱砂写下的“轻徭薄赋“四字,墨迹力透纸背。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父亲顶着风雪巡视垦荒营地,亲自给冻僵的牧民披上羊皮袄;又或是在文渊阁与各族学者彻夜辩论,只为敲定一条公平的律法。

最后一支令箭刻着“贤嗣永昌“,赵庆将它轻轻放在儿子掌心,声音已如游丝:“选接班人,要看他有没有'三心'——对百姓有恻隐心,对臣属有包容心,对天下有敬畏心。当年我收服五族,靠的不是刀剑,是让他们知道,跟着赵氏能活得堂堂正正...“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清明,望向窗外渐白的天际,“阿凛,你看那朝阳...“

话音戛然而止,赵庆的手无力垂下,令箭坠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守在殿外的五族大臣们听见哭声,纷纷冲进殿内。乌雅娜摘下白鹿皮披风,轻轻覆盖在赵庆身上;卑族老工匠颤抖着抚摸令箭,浑浊的泪水滴在“天下归一“的刻纹上;胡族巫女们开始吟唱古老的安魂曲,歌声中带着草原的呜咽。

赵凛跪在父亲遗体前,将三支令箭郑重收入檀木匣。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不再是那个跟着鸿鹄军驰骋疆场的少年,而是肩负着父亲遗愿、五族期盼的大赵皇帝。登基大典那日,他没有按照惯例戴上纯金冕旒,而是选择了五族合金打造的头冠,冠顶镶嵌的白鹿玉、玄铁珠、巫蛊石、火焰晶、盾形纹,象征着五族共治的承诺。

新皇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在万象宫侧殿设立“遗策阁“,将赵庆生前的治国方略编纂成册。他效仿父亲微服私访,在镇北的市集上,听商人们谈论新铸的钱币是否便于携带;在学堂里,看五族孩童一起诵读《千字文》;在军营中,与鸿鹄军将士同吃同住,研究改良后的床弩如何更精准。

然而,统一之路布满荆棘。南汉皇帝萧煜表面遣使朝贺,暗中却与匈奴残部勾结,在大赵商道上设卡征税;北凉余孽利用巫蛊之术,在边境城市制造恐慌;秦国虽已式微,但其占据的函谷关天险,仍是横亘在大赵铁骑前的巨障。赵凛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没有急于用兵,而是先派出使团前往各国。

在南汉的王宫里,赵凛的使者呈上北境特产的夜光琉璃盏,笑着说:“我主愿以商路换太平,南汉的丝绸若能直达西域,获利何止十倍?“萧煜摩挲着温润的琉璃,眼中闪过算计的光。在匈奴的毡帐中,使者献上能日行千里的改良马具,诚恳道:“草原与中原本就该互通有无,何必困在仇恨里?“老单于望着精美的马镫,沉默许久。

与此同时,赵凛在国内推行“青苗法“,由朝廷出资帮助百姓开垦荒地;设立“谏议院“,允许五族代表参与国策讨论;还建立了覆盖全境的医馆体系,胡族巫医与中原郎中共同研制新药。当北境百姓第一次用上改良后的水车灌溉农田,当北凉遗民在大赵学堂里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新国君正在续写父辈的传奇。

五年后的深秋,赵凛站在镇北城头,望着商队扬起的尘土与归雁齐飞。匣中的三支令箭,此刻已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化作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他铺开舆图,用朱砂在秦、凉、南汉的疆域上画下圈点,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真正的统一,是让人心归向一处。“

暮色渐浓,万象宫的灯火次第亮起。赵凛轻抚腰间螭纹玉佩,那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信物。远方传来孩童们的歌谣,唱的是大赵如何从废墟中崛起,唱的是五族如何携手创造太平。他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而父亲留下的三支令箭,将永远指引着大赵的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