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凤女

作者:十二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卷 第782章 杀鸡儆猴正官风

书名:第一凤女 作者:十二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00

公主早前发下话来,谁动救灾银,无论数额多少,当斩!

康靖良父子俩初时被吓到,老实了半年。可过手那么多救灾银不是自己的,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简直无法入眠。

日子久了,似乎觉得那个“当斩”也就是公主的口头禅,于是将魔爪伸向了救灾银。

他们做得隐秘,监察官费了许多劲才查到实质证据。就算公主离开了幽州,康靖良父子一样会被送往京城行刑。

时安夏就因为等了康尘砚几日,竟还等来了康家的罪证。正好,一并收拾清理了。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在这节骨眼上,还碰巧给康尘砚撑了个腰。

袁氏此刻瘫软在地,只觉惊雷一个个砸她脑门上。

她一个妇道人家,在后宅作威作福,却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听着监察官罗列康靖良二人种种罪状,尤其听到那句“无论数额多少,当斩”,当场就吓晕了过去。

康家的喜悦荡然无存。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甚至还有连坐的恐惧。

明德帝废除株连制尽管已写进了律法,但谋反除外,且推行到地方上还需要很长时日。

加之大家族里有人犯事,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出一大串人,例如应家便是如此。

京城应家参与谋反,几乎被铲了个干净,就连宫里那位娘娘也没能幸免。

然后就是崎州洪县的应家,在当地只手遮天,搞得天怒人怨。

这些家族除了特别小的孩子,包括妇人都没几个是干净的。是以朝廷派下去的官员查完,处理的就是从上到下一大群人。

不明真相的百姓,则认为株连制实则依然存在。此时的康家也是这么认为,个个脸色发白,颤颤巍巍,甚至还有人哭出声来。

康祖之却是知道,株连是不可能株连的,尤其刚才海晏公主才给了赏赐。

他活了几十年,什么心眼子没见过,知海晏公主是在透露一个信息,该赏不会吝啬,该罚不会手软。

但那到底是他的长子长孙,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斩首?康祖之这时竟想起一个同僚说起过京中一件事。

那件事还跟海晏公主有点关系。当事人是公主的亲大伯,为了救女儿,向明德帝提出以降职为代价以换女儿性命。

当时明德帝念其护女心切,竟然答应了。

康祖之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效仿?毕竟他已升到了军医官的最高职级,且军功赫赫,用这些怎么也能把儿子和孙子的命保住。

他脸色颓败,心意已决,对着公主伏地磕头,“下官……”

时安夏岂能不知他想什么?便是打断他要说的话,缓缓道,“康家世族除了在我幽州举足轻重,更是北翼栋梁。”

话锋一转,“本公主忽然想起了一个至亲。他有一女,犯了重罪,判杖刑四十,之后流放。四十杖下来,一个女子必死无疑,哪还轮得到流放?那至亲以降职为代价,替女儿受了三十杖,方保下了女儿性命。后来,我那至亲再也没上过朝堂,仕途一路,也就算完了。”

她抬起一双沉静的眼睛,看着老迈的康祖之,“康大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康祖之哪还听不明白,意味着他若是开口用军功职级保下儿子孙子,他康家便会被朝廷放弃。

“两颗老鼠屎而已。”时安夏悠悠道,“康大人觉得值吗?本公主三令五申,监察官员日夜奔忙,都没堵住你康家这两个祸害的缺口。康大人,你觉得你的职级和功勋够保得下两人的性命吗?”

康祖之明白了,公主要杀鸡儆猴,找个典型开刀,以正幽州官风。

无论他用什么,哪怕项上人头,都无法保下孽子孽孙。

长长一声叹息……康祖之用叹息将所有欲出口的话堵回去了。

半晕不晕的袁氏却急疯了,“父亲,父亲!求您救救老爷,救救佑儿!天哪!天塌了!”

她刚才晕过去又醒转的瞬间,就已经想好了,要用庶子的功勋换丈夫儿子的性命。

她认为庶子的一切,她这个嫡母都有权做主。这算盘珠子还没拨弄完,公主就堵住了她的去路。

绝望深深涌上心头,袁氏跪着向前几步,对着公主砰砰磕头,哭道,“公主饶命!公主,会不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没查清楚?会不会……”

她想说,会不会这一切都是庶子康尘砚做的?因为康尘砚救灾有功,救公主的狗有功,就把他做的事放在她丈夫儿子头上?

但她心知肚明,这根本不可能。尽管她不清楚丈夫儿子具体做的事,但平日里的言语和出手阔绰,她并非一无所察。

她原本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家老爷和儿子聪明,懂得谋算,不像二三四五房的人那么蠢,老老实实进军营磨炼。

想到这些,袁氏怕得要命。

北茴上前来将袁氏抱着公主腿的手拉开,一脸冷凝,“休要冒犯公主!”

袁氏吓得退后一步又伏地磕头,“求公主饶命!求公主饶命!”

时安夏凉声道,“几十个监察官查你康家,还能查错?你是在质疑监察官的能力,还是在质疑本公主正官风的决心?”

一声令下“带走”,公主浩荡离去。

幽州太医令和医官长双双落马,即日押往京城受审行刑。

幽州从上到下的官员齐齐一震。毕竟头几日受封的官员,康家就占了数个名额,一时风头无两。

这才几日,康家就出了两个给祖宗抹黑的东西。连街头百姓都知,康家这两个家伙要人头落地。因为公主早就说了,无论数额多少,都当斩。

那么数额有多少呢?百姓只知从康家地底挖出的银子都得以百箱来算,还有藏在别院的银子,也是出动了许多衙役搬得手脚酸疼,比救灾还累。

最可笑的是,康家的房子和别院修得特别牢实,地震都没震垮,却在灾后垮塌了。

康家大房塌房了。

康家家主由老二康靖安继任,袁氏也从主母的位置上下来了。

她看着一个一个的箱子从康尘砚的院子里往外搬,发疯似的冲上来,将箱子掀开,念念有词,“我要去官府告你!你贪了救灾银!你去死!你去死!你贪了救灾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9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