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出大唐

作者:一片苏叶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荥阳土窟春!(5.178k)

书名:剑出大唐 作者:一片苏叶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5

雍丘城之北,一栋檐角飞翘的小楼挨着城门不远。

傍晚,噔噔噔脚步声响起。

一名精瘦汉子进入小楼,停步在一扇半开的门前。

“报!”

精瘦汉子一字一句道:

“夫子山下现已聚集不下两千人,陆续还有人朝太平道场汇聚,道场山门从午时闭合,但不断有门人进进出出,内部应当是布置妥善了。”

“有消息传回,说太平天师今夜就要布坛举旗,自称大贤良师。”

“再探。”里间传来一道声音。

“是。”

精瘦汉子退了出去,听得吱呀一声,另外一扇门也打开了。

岳思归走出门来,一脸笑意。

他看向太平道所在的西郊方向,有些心痒道:“若不是晚间有事无法抽身,真想去夫子山瞧瞧。

那位周天师手段不少,兴许能有让一众信客膜拜的神奇现象出现呢。”

另一道男声接话:“思归总将这位周天师挂在嘴边,连我也想见识一下,这到底是怎样的神奇人物。”

一个身高六尺四寸,肩宽腰窄汉子走了出来。

他着一身素白锦袍,腰悬乌木箭囊,颔下留着疏疏几缕青须,看上去颇为英武。

岳思归吸了一口气:“我只见过此人两次,却深觉不凡。倘若拉入密公阵营,当是一大助力。”

英武汉子‘哦’了一声:“这也不必揪心。”

“凭借雍丘之地募集的义军,即便混入一众江湖豪客,也绝不是鹰扬府军的对手。

只待我们联络上密公,太平道义军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这时借咱们在太康的人手,顺势搭救,便能将这位周天师招到麾下。

那时他就不必再做大贤良师,可为密公的大贤良臣。”

“这样是再好不过了。”

岳思归思索间点头:“周天师身上的功夫就很诡异,须知那太平道还有一位老天师,此人功力高绝,又与道门第一人交好,这样的臂助不可放弃。”

“希望一切顺利,可别出什么乱子。”

英武汉子拍了拍岳思归的肩膀:“韦掌门夸思归办事谨慎,那是一点不错。”

“不过这世上只着武力终难成事,有人用刀,有人是刀,不可同一而论。就算这位周天师再神奇,他受眼界所限,势必理不清当下之局。”

“思归且宽心吧。”

他一脸欣悦,又与岳思归说起鹰扬府军的动向。

二人话题多多,聊得火热。

不知不知间,夜幕已然拉下。

这时,一阵更急促的“咚咚咚”脚步声突然传来。

“急报,有急报!”

这位报信之人显然是从远方跑回来的,见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发生了什么事?!”

英武汉子眉峰突起,声量陡然拔高,生怕听到于密公不利的消息。

岳思归微微屏住呼吸,盯紧报信之人。

“火!大...大火!”

报信人擦了一把汗,看来是跑得太急,此时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大火,快说清楚!”英武汉子呵斥。

岳思归暗道不妙:“难道是夫子山?”

“是,是的...”

报信人深吸一口气说道:“夫子山燃起大火,木屋全烧了,火光照红了半边天!”

英武汉子听罢大吃一惊。

报信人喘了口气又讲道:“道场内布置的法坛也...也尽数烧毁...”

“周天师呢!那位周天师呢!”

岳思归急忙问道。

报信人的脸上出现古怪之色,讲述着自己知道的信息:

“傍晚时分,太平天师给出命令,让帮工将道场中的储米搬下山,分给那些在夫子山下准备参与义军的穷苦农人...又留下两卷治病救人的丹方。”

“夜色才降,山下还在领米,忽然看到山上燃起大火,等赶到山顶,火势已不可控!

焰气冲天,只看到太平符纸漫天飞舞,有人大喊,说那是天师祈求太平,还以人间净土。”

岳思归还在问:“人呢,周天师人呢?!”

报信人咽了一口口水,“之后...人潮涌动,声音杂乱,我们眼睛看不起,耳朵也听不清。”

“据说...据说那位天师怀抱《枕中鸿宝苑秘书》漫步走入火海,不知所踪。”

“似乎还留了一段话...”

“什么话?”

“叫做...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岳思归深沉了,英武汉子沉默了。

报信人没理会他们的反应,尽职尽责道出尾声:

“那些领到储米的农人们感恩戴德,三步一回头下了夫子山。

不少江湖武人打马离去,有一些壮汉在山上嚎啕呼喊天师,不久也离开了。”

少顷,英武汉子摆了摆手,报信人如释重负退了出去。

他只得到这么多消息。

因为夫子山的人太多太杂,尤其是一些脾气暴躁的肌肉莽汉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道场山门附近极为混乱。

“伯当,你现在又有何看法?”

这时,屋内一道女声响起。

接着走出一位长发垂肩的白衣美人,俏丽的脸上双目明亮,闪着慧光,甚至透出一股锐利。

那英武汉子,正是王伯当。

他叹了一口气:“落雁啊,我开始相信思归的话了,这位周天师真不简单。”

“天下一乱,多少人沉浸在称王称霸的幻梦中。他年纪轻轻,竟有这股子定力。”

“太平道虽然用荒诞法门离开了夫子山,却还是活在雍丘...”

“我现在比思归更想将他招致密公麾下。”

“他也不必做大贤良臣,这等布道手段,乃是国师之才。”

这位俏丽美人,自然是李密座下第一军师,沈落雁。

“这或许有些难度...”

“他既然选择金蝉脱壳,想必已经知道我们在背后活动。”

她盯着西郊方向,脑海中仿佛浮现了夫子山上的火光,又仿佛可以看到一名年轻道人抱着经书漫步朝火光中走去。

岳思归右拳击左掌,叹一声可惜:“这下怕是要结仇。”

“军师,太平道的义军没了,这雍丘的局怎么办?”

沈落雁极为冷静:“鹰扬府军的第一队人马并不多,我们先行试探。若密公真的藏身其中,一定有其目的。”

“再朝外散布消息,就说宇文成都放火烧了太平道场,我们以报仇的名义,会有人参与进来的。”

“行动吧...”

……

太平天师抱道门宝书走入火海的消息成了雍丘这两日最大的话题。

哪怕是街边的商贩们提起,都是一副唏嘘感叹,我当时就在现场的模样。

茶楼中的江湖客议论纷纷,聊起了曹府周天师与木道人一战往事。

一些江湖老人谈及此事往往先灌一口酒,吐出酒气豪迈道:

“周天师所练的乃是《枕中鸿宝苑秘书》,这是道门绝密,没想到木道人还能接下他两成功力,确实有点本事。”

也有人说:

“那木道人败在天师手下之后,性格大改。听说一路南下除恶,连续剿了巴陵帮分舵、海沙帮盐窝,又灭杀四大寇与铁骑会的人。

虽然正被众多势力追杀,但其所行之事,叫人佩服。”

这时江湖老人们也欣慰得很,说木道人被点化,总算不是一块朽木。

当然,听到周天师名声大躁,也有不少人出声想与其一战。

只可惜...

夫子山一场大火,周天师杳无踪迹。

茫茫江湖,哪里能寻得?

这场大火后的第三天傍晚,鹰扬府军下的一支骑兵队伍在雍丘城附近遭遇埋伏,与半道上的义军发生大战!

两位骑兵旅帅在乱军中被人射杀,引发骚乱。

隋军的骑兵校尉尤宏达只能领着先头部队撤退,与主力军团汇合。

从雍丘往外黄的官道上。

夕阳残照,数百名败军伤兵走入零落山丘,马放山脚,饮水溪涧。

“尤校尉,咱们就这样回去吗?”

一名骑兵队正即百夫长目露忧色,望着眼前魁梧的尤宏达:“太平道的叛军怎么办,大将军会不会怪罪?”

尤校尉双手捧水咕嘟咕嘟连喝十几口:“什么太平道叛军?”

他眉头一皱:“太平道叛军已经死绝了,我们杀敌三千人,尽数焚烧在夫子山,贼首正在被虎豹大营的高手追击,很快就能夺回道书。”

“此乃大功一件。”

那队正听罢,想起一路上听到的传闻,顿时眼前一亮。

“校尉言之有理!”

“那这支叛军又从何而来?”

尤宏达怒喝一声:“李密手下有一擅射之人,名叫王伯当,李密的人,自然是杨玄感余孽!”

“我们找到了杨玄感余孽,又是大功一件!”

那队正转忧为喜,“英明,校尉英明!”

“当速报给宇文大将军,我们要抢在张须陀将军之前灭了这股余孽!”

……

蔡水流迳东南,至陈州扶乐之西。

城郭外八九里许,河面浮着春水雾气,两岸垂柳新芽如帘,鹅黄嫩色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那河边正蹲着个约摸十八九岁的青年,口中叼着根柳条,右肩扛柄短剑,末梢挑着个小包袱,神态悠闲自然。

自打从雍丘出来,周奕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像是换了一茬。

正如长筌子所言: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无拘。

这种心境之下,就连打坐运气都变快了。

朝远处的田里放眼一瞧,正有农人驱着犍牛下田地,几个小孩子提着像是荆条编的粪箕在后面捡牛粪,玩得不亦乐乎。

只可惜他们没炮仗,不能炸牛粪。

周奕笑了笑,安静享受了一会儿这乱世中的难得平静。

约摸盏茶工夫,那如银链蜿蜒的通济渠支渠上飘下来一艘漕船。

周奕见状,立即从河边退开。

从雍丘出来后,他直往南走,第一站便是圉城。

当时没想到后边有人缀行,也是这样的漕船,跳下来七八人直奔他就来了。

在圉城河道旁与这伙人有过一次交手,对方以为十拿九稳,自报家门来自鹰扬府军中的虎豹大营。

与寻常兵卒不同。

他们全通武艺,最差的都有匡晖那样的水准。

几乎可以断定,这些人是从夫子山一路追过来的。

得亏从雍丘溜得快,否则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才将他们甩脱,周奕不想再被追上。

万一有更厉害的高手前来,那可就不妙了。

一念至此,周奕向路边的田埂靠了靠,朝着一位正在摆弄犁铧的汉子问道:

“老兄,敢问扶乐城怎么走?”

那汉子头也不抬:“顺着这条道直走便是。”

“可有近路。”

“没什么近路,只有一条道,往前四里地有一条河,近些时候下雨河里涨水,左边水深淹死过人,你可往右边渡河。”

这时他抬头撇了周奕一眼:

“你们江湖人若喜欢吃酒的话,过前面这个弯,两里地不到,那边有个小店,他家的酒不错。不过,千万别在店里闹事,这小店来头不小。”

“多谢。”

周奕瞧见汉子身旁有两个脏兮兮的娃娃好奇打量他,笑着招手:“来。”

那两娃竟不怕生走了过来。

周奕从包中拿出两块饧,又叫做饴糖,就是以谷物熬出来的麦芽糖。

这是他过圉城时买的。

“少吃点,甜得很,小心把牙甜掉了。”

两个娃娃开心极了,连道“不怕甜不怕甜”,周奕干脆把几大块糖全给了他们,惹得两个小孩欢呼雀跃。

自己含着一小块,满口香甜,朝汉子指的方向走。

那汉子的表情一直是不咸不淡,这会儿冲着周奕的背影咧嘴一笑,又开始摆弄犁铧去。

周奕顺路走不过半里,忽然闻到酒香阵阵。

那汉子没说假话。

他快步弯过山坳,立时见一酒肆踞于岩畔,前方是一块阔地,搭着棚子。

檐角悬着一杆酒旗,上书“大鹏居”三字。

山风一吹鼓得酒旗哗啦啦作响,正应和草棚下的热闹景象。

里间坐了八九桌,少的两人,多则五六个。

道旁杨树边拴着马,留有商队马夫在看车,却盯着酒肆直流口水。

可是东家谨慎不让喝酒。

驾马车的又不是坐马车的,喝酒醉驾掉下山崖如何是好?

周奕才朝酒肆前一站,那草棚下一阵异动,瞬间站起三人!

三双厉目,直直盯在他身上。

周奕一眼扫过,心道不妙。

正是之前与他在圉城交手的几人。

没想到他们从船上下来又换了马,竟然跑到自己前面去了。

三人旁边的三匹壮马打了个响鼻,右边高个汉子登时冷哼道:“小子,这次看你往哪跑!”

周奕瞧出了一丝不对劲。

按照常理来说,这三人应该立马动手,可却只是看着,无有动作。

想到那田间汉子的话,恍然大悟。

这时再看酒旗上“大鹏居”三字,直接寻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虎豹大营的三位高手见状,立时气势汹汹走来,其中一人拔出长刀!

“作甚么?”

这时,店铺柜台高椅正擦着杯盏的老掌柜冷冷发问。

虎豹大营中一人道:“掌柜的,不是我们不给面子,这小子杀了我们一个弟兄,此等仇恨怎能忍耐!”

周围人歪头看戏。

周奕大觉奇怪,虎豹大营的人忽然收敛了很多。

就算是在这奇怪的客店,可也不至于将他们军中的口头称谓都隐藏了。

“伙计,来酒,这里最好的酒。”

有人帮忙,周奕反倒坐定要酒。

“好勒~!”

伙计朝客店内部大喊:“最好的酒,荥阳土窟春一坛!”

虎豹大营的三人望着那掌柜,只见那老翁毫不客气道:“杀你弟兄干本店什么事?就算杀你全家,你也不能在此闹事,否则就是不给鹏爷面子。”

那三人听罢,气急却不发作,反倒收起兵刃,与周奕同坐一座。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一道的。

这鹏爷是谁?

等伙计将酒抱来,周奕打听了一下:“在下孤陋寡闻,不知鹏爷是...?”

伙计把酒坛一放:

“鹏爷自然是我们的帮主陶光祖。”

周奕哦了一声,黄河帮帮主!

天下间八帮十会中的第一大帮,在黄河生根立足数百年,威震黄河流域。

这位帮主的外号,便是“大鹏”。

此人不仅武功极高,交友更是广泛,在长安城,各路人物都要卖他个面子。

便是李阀中不少人物,也对他极为拉拢。

虎豹大营是宇文阀的人,恐怕也不愿得罪这位。

听说这位大鹏极为好赌,在赌桌上一掷千金。

没成想,又是酒中老餮。

“这荥阳土窟春是鹏爷最爱,你既然是酒中客,一定要记得,此酒远远胜过乌程之箸下春!”

周奕好奇了:“这两种酒我都有听闻,却不知道有这种说法。”

伙计摆出理所当然的表情:

“那你就更该记清了。鹏爷说过,黄安是最不懂酒的人,乌程之箸下春虽也是名酒,却因其受秽,弱了荥阳土窟春七八头!不,是弱了十头都不止!”

伙计说罢哈哈大笑。

客店外不少人听得有趣,也跟着笑了起来。

黄安...

周奕一寻思想了起来。

这黄安乃是太行帮大龙头,与陶光祖正是死对头。

好家伙,他开这酒店,莫不是为了较劲?

伙计将坛口揭开,前边贴着红纸,上有“荥阳土窟春”五字。

给周奕满满倒上一碗。

“恁慢用。”

周奕伸手朝酒坛一拍,又道:“不忙,麻烦给这三位也添一碗吧。”

虎豹大营中间那汉子神色严峻:“你想做什么?”

伙计添上三只碗,依次倒满,端到那三人面前,之后转身就走。

只要他们不打架,其他管不着。

周奕这才回道:

“三位多饮几碗,这时喝了酒暖暖气血,待会出门,我动手将你们杀了,那时血是热的,不觉得疼。”

“哈哈哈哈!!”

听罢,虎豹大营中间那汉子一阵狂笑。

他端起碗来,一口而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5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