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道飘渺

作者:一行白鹭上青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章 学徒考核

书名:大道飘渺 作者:一行白鹭上青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5

夕月过去。

李默收拾好行囊,关上了房门,来到了村东头的石梯小路,赵思蔓则从院子里伸出头,看到李默后蹑手蹑脚走了出来。

“小默哥,你要去镇上了吗?”

“嗯,你怎么穿得这么少,冷不冷?”

一边说着,李默一边掏出杂粮饭,与赵思蔓坐在石阶上一起分享。

赵思蔓坐在李默身边,轻声安慰道:“不冷,周姨的事,你不要太难过了,所有人都知道,她一直都以你为骄傲。”

李默点了点头,示意小蔓多吃些。

紧接着李默注意到小蔓的嘴唇发紫,身体在不断颤抖,稍稍犹豫后,他将自己的旧皮衣分出一些,温柔地盖在了小蔓的身上。

赵思蔓的身体顿时僵住。

她不再抖动,脸颊几乎快要埋进自己的双膝里,不敢再看李默。

然而美好的时光很快便被赵家院落里扯嗓子的声音打破。

“小蔓!”

这是赵思蔓三婶的声音,她的身体顿时颤抖起来,慌张起身道:“小默哥,我要回去了。”

“好。”

李默也同样起身。

如今李默已经有成年男人的身高,只是身子骨略显单薄,皮肤还显得细腻,面庞稍显稚嫩。

“过几天就要花朝节了,你去庙里吗,我们一起!”

赵思蔓闻言,稍稍停下脚步,脸红到了脖子根,吞吞吐吐道:“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过去。”

“好。”

李默见赵思蔓回家后,这才继续赶路,前往华安镇。

银子是中原各国的通用货币。

在此之下各国还有自己的铜币,也称铜板儿、铜子儿,大子儿。

所谓一吊钱,就是一千枚铜板,或者一千文钱,但这些铜板只能在乾国境内流通。

在银子之上,还有金粒、锦缎之类的高价值通用货币,或者横跨几大国的商行,发行了所谓交子,也被称为银票。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

普通的五口之家,即使是省吃俭用,一年至少也需要三十两银子的收入,才能够勉强维持日常生计,也就是每人每年至少要花销六两银子。

李默现在只是济民堂学徒,每月只有三百文钱的收入,连维持生计都不够。

但此次结业考核他若能够出师,在济民堂谋得一份儿正经差事,每月便至少能有一吊钱收入,再加上年底的赏钱,一年到头除了日常花销外,保守算来还能存上六七两银子。

再加上周梅留下了的银子、铜板,李默只需要再工作两三年,便能凑齐迎娶赵思蔓的聘礼,过上自己的小日子了。

想到此,他的心中不由得憧憬起来。

“不合格。”

随着张大夫的冷漠声音,正在接受年终考核的蒋茗顿时脸色苍白,随即缓缓低下头,站在了一旁。

这意味着他还要再当一年的学徒,或者去当采药人。

接下来是张立民。

他虽然是张大夫的远房亲戚,但张大夫却从来没有因此网开一面,始终一视同仁,这次考核同样如此。

仅仅小半炷香时间后,连续三次回答磕绊的张立民,同样被张大夫罚下。

这次考核没有戒尺惩戒,但对于每个人而言,却都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顿时觉得以前的打手惩罚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

王盼更是不用多说。

仅仅片刻,在张大夫的冷哼声中,他便羞红着脸低头站在了一旁。

最后四人都看向了李默。

李默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前。

“从那边草药中找出赤芍,说出它的药性、药理、药方、病忌。”

“是。”

李默很快便从库房的草药中,找出了赤芍。

虽然库房中有多种草药与之相像,但李默还是一眼便看出其中不同,自信走回,并按照张大夫的要求,介绍起了有关于赤芍的药性、药理、药方、病忌。

张大夫对此没有多言,而是继续让李默在库房中寻找下一株草药。

就这样。

李默按照对方要求,连续从库房中寻找出十几株草药,并准确说出这些草药的特性。

直到李默再次从库房中取出了一株新的草药,张大夫突然冷声斥责道:“这并非荆芥,看来你也还需要再学一年,放回去吧。”

王盼闻言,叹了一口气。

张立民、蒋茗则是松了一口气。

李默看向手中的草药,微微皱眉后斩钉截铁道:“老师,这就是荆芥。”

“嗯?”

张大夫闻言,拿起戒尺,冷脸喝斥道:“怎么,你是说老夫看错了?”

“荆芥,又名樟脑草、巴毛,可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治疗感冒、头疼、荨麻、风疹……”

李默手持草药,将其药理、药性,一一背出,其中更是加入了许多独特的见解,这让一旁的张立民、蒋茗不由得面露怀疑之色,也让张大夫原本冷漠的脸庞渐渐舒缓,最后化为了笑容。

直至李默一口气说完自己所有的见解后,张大夫再也抑制不住愉悦的心情。

“不错,不错,不错!”

他一连说了三个不错后,放下手中的戒尺,提笔写字,最后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将信封交给李默。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张栋梁的弟子了,拿着这封推荐信,你可以在安北郡七十余家济民堂的任何一家,担当游方郎中职位,以此在行医过程中积累口碑见识,也可随时向我请教,当然最好是先跟随前堂有经验的师兄们去各村寨学习,日后在长期医病救人的过程中若无差池,便可成为济民堂的主诊大夫了。”

蒋茗、张立民、王盼闻言,顿时动容。

这意味着张大夫给予了李默最高评价。

李默闻言,当即激动跪拜。

“师傅!”

“起来吧。”

张大夫笑得合不拢嘴,在后院抚须踱步,开始了为人师表的谆谆教诲。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游方郎中的收入虽然不高,但胜在积累阅历,你现在年纪尚小,在行医的过程中,难免会被人轻视,切不可动气,也不可争强斗狠,一定要谨守医德,循序渐进,救人为本,悬壶济世。”

“是。”

接下来,李默顺利成为了济民堂记录在册的游方郎中,每月可得一吊钱,之后每年一次考核,由主诊大夫评审,只要没有太大差池,收入也将逐年水涨船高,直至成为新的主诊大夫。

李默当天便搬出了四人共住的偏房,有了自己的单间住所。

不过如今李默虽然获得了张大夫的推荐信,成为了济民堂登记在册的游方郎中,却并不意味着他马上就能够单独行医了,一般还需要半年左右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他只能跟在其他游方郎中的身后,最多给出一些参考意见而已。

这算是积累江湖经验和人脉见闻的实习过程。

“太好了。”

李默躺在床上,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

他一方面感觉充满了不真实,终于可以独立了,另一方面又不免思念起了母亲,如果母亲也看到这一幕该多好。

接下来李默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

“不是三十两银子,而是三十五两银子,其中三十两银子作为聘礼,另外五两银子要用来大办宴席,明媒正娶小蔓!”

第二天。

李默起床洗漱后,来到了前堂。

此刻这里除了四位主诊大夫外,还有七位游方郎中。

但李默却知道,华安镇济民堂的游方郎中远不止这些,只是有些人常年在偏远地区行医,往往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有些人已经离开了百安县境内,在外悬壶济世,尤其是曲河镇那边,常年缺人手。

“我来介绍一下。”

张大夫示意李默上前,向众人郑重介绍。

“从昨日起,李默已经正式拜在老夫门下,成为济民堂登记在册的游方郎中了,接下来半年左右的时间,他会跟在你们身边积累经验,你们切莫要戏耍,要善待于他,早日可独当一面。”

“是。”

众人恭敬回应后,张大夫拍了拍李默的肩膀,示意李默主动上前与众人熟络,自己则走向了后院。

“诸位师兄,在下李默,家住山北村,日后请多多指教。”

其实这些人都认识李默,平时他们没少去后院看热闹。

尤其是李默、王盼被打的环节,前堂的这些师兄们肯定是不会错过,算是每月两次的例行娱乐节目,只是不知道名字而已。

“哈哈,李默师弟,我叫丁解,论草药医术的话,我在这里也许算不上什么,但若论江湖功夫,行走经验,治疗跌打损伤,这里没人能在我之上!”

一个看起来近四十岁的大胡子男人,爽朗地回应道。

他穿着青灰色长褂,腰间挂着一个葫芦,身后背着一把伞,身材孔武有力,若不是出现在济民堂,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位郎中。

“李默师弟,我叫左术,最擅长治疗富贵病,镇上的掌柜、员外,我都把过脉,以后你在镇上遇到什么麻烦,可以随时来找我。”

左术看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岁左右,衣衫整洁,白白净净,斯斯文文,手里拿着一本医书,风度翩翩。

李默心中不由得想到,对方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位浪子。

“李默师弟,我叫王奔……”

李默很快便和在场的游方郎中师兄们熟识。

华安镇济民堂虽然由四位主诊大夫主事,但已经来到济民堂两年的李默却知道,整个安北郡足足有七十余家济民堂,华安镇济民堂只是众多分号之一而已,这些医馆背后的真正东家,乃是牧州的某个大人物,当初他之所以在华安镇建立济民堂,乃是受到乾国通知的援边安民政策影响,属于脱贫救助。

这里的通知,是乾国扶贫官职的称呼。

华安镇类似的商铺还有不少,许多都是亏本的买卖,甚至连乡约衙门都是在援边政策下完成的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9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