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末粮王张济

作者:起手摸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章 书生轻议冢中人

书名:汉末粮王张济 作者:起手摸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28

张济见那人颇有点文人侠客之风,瞬间怀疑自己来错了朝代。难不成李白也穿了?

但那人不是侠客行。

司马徽和庞统长谈之后,亦留意来者,他转而点头致意。

“元直兴致大起,看来又悟出了新文章。”

徐庶徐元直!

张济眼冒金光,来大鱼了。

徐庶少时练剑行侠仗义,替人出头惹了官司跑路。而后弃武从文,四处求学。

但毕竟剑术在身,常常拿出来回味,特别是想出好文,亦或得到精妙点子,他便顺势施展一番,周身更加畅快。

且张济记得后世传闻徐庶实则未死而去一岛上隐居,几百年后岛上有人看见一老者就是徐庶,猜测徐庶悟出了长生之道。

如今徐庶衣着道袍,还真有点修仙悟道的意思。

“水镜先生又在教导后生了。”

徐庶上前打量三人,对王粲只是一撇,对庞统观之上下,而对张济则仔细端详,脸上露出异色。

司马徽笑言:“元直又行面相之法了?”

“略懂。”

“哦?那元直说说看,此三人如何?”

张济凑上前来听听徐庶有何高见。

王粲和庞统也翘首以盼等着评价。

徐庶先言王粲:“冠冕之才,但也仅此而已。”

冠冕之才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可如何又来仅此而已?

王粲显然不服气,司马徽、庞统亦有点不解。

只有张济噗嗤一乐,这个徐庶还真有点算命的本事,让他说准了。

王粲写文章确实一流,不然也不可能成建安七子之首,但也仅仅是写文章出名,其他方面并不突出。

徐庶又言庞统:“经纬之才,然终究只可用五斗。”

也就是说庞统不能用到极致,顶多发挥一半的才华。

这话可以当做褒奖,亦可理解为贬义,遂庞统也在细细琢磨。

张济不笑了,莫不是庞统在他手下也要落凤?

不然徐庶为何此言?

轮到张济本人,徐庶斟酌再三,先摇了摇头。

这姿势让本就心有不满,又对张济敬慕的王粲有了怨言:“山野之人胡乱言语,你不知眼前这位是何等人?”

庞统赶忙打断:“仲宣休要恼怒。既是胡言不必放在心上。我等才华如何彰显,终究需要我等自己为之。”

“不错,你们二人状貌不扬,但满腹才华,未来路如何,岂是我三言两语就能左右?唯独眼前这位?”徐庶摸了摸胡子。

幸好他不是贾诩,否则张济怀疑他要拔剑杀人了。

张济故意言道:“怎么?莫非我才华最次?”

“是非不好,而不敢言也。”

“徐元直但说无妨。我是个粗人,什么丑话没听过?”

“既如此,我便直言。我观阁下甚是奇怪,似冢中之人。”

王粲勃然大怒:“山野浪人,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我家张济将军乃慧眼真英雄,岂容你言辞羞辱?”

庞统亦吓了一跳,即便想过徐庶胡言,但能胡言到这种程度着实意料之外。

思王粲动手肯定打不过带剑的,以免新搭档吃亏,他赶忙摁住王粲。

再看张济,虽心中有些不爽,可徐庶所言不假,他就没有过于生气。

冢中之人?不就是死了被埋的人吗。

他张济应该死了,只是机缘造化又重活了一回。

徐庶能看透这一点,莫非已经参悟道义?

遂不仅不恼,他反而大笑:“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徐庶此刻才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凉州军阀:“好一句冢中笑尔书生气,原来阁下是骠骑将军。是我唐突了。”

“元直能识人面相,不如继续说说看。”

还说?

虽然徐庶耍剑,但对面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只好摆手作罢。

但张济不依了,徐庶评价三人句句在理,此子必须拿下。

“不发一言也就罢了。但欲言又止可不是徐元直的风格。”

和心中预期不同,徐庶见张济平心静气甚有涵养,又似乎对自己略有知晓,当下想多加沟通。只是有些言辞不好为外人道。

张济识得眼色,示意借一步言谈。

两人挪步不远处。

王粲怒气未消,不得张济命又不敢贸然上前,这会没心情再听司马徽和庞统谈天论地,他自己踱步左右,散散心去了。

那头,徐庶先抱拳致歉:“方才非辱将军,而依面相说罢了。将军面色神气确实有些奇怪,我揣摩不透,只能略窥一二。”

“所以你只窥见了我乃冢中之人?”

“那倒不是。”

“元直还窥到了什么?”

“我游历时曾遇见一散修之人,跟随学了点奇门异术。如阵法,风水,兵道,诡谈。参天机识面相亦有皮毛。将军之面相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我窥将军似非当世人,又似书中人。”

非当世人?

张济确实从未来穿越而来,并非这个时代人。

而书中人?

汉末张济有史书记载,可谓书中人。

徐庶真能参透天机?

张济叹为观止:“元直能否细说?”

“非我不想,而是能力不足。将军之事需一真正有大能者窥之。我仅推算,亦有四句赠与将军。”

“洗耳恭听。”

“来时容易归时难,王霸大业血成行。真命所归怎无德?莫违天道斩断肠。其中深意将军自揣度,我不便多言。”

句句惊心,句句扎心。

徐庶确实看出了点什么,只是也如他所言,他能力不足,到此为止。

四句表面意思虽好理解,可是否有深意?恐另寻高人解答。

徐元直大才,亦对张济了解,日后机缘命数或许需要他相助,更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张济急不可待:“吾愿请元直常伴左右,时刻提点。”

“将军厚爱,再下惶恐。”

惶恐?你那是看不上老张,还在等大耳贼否?

看我再放大招!

张济不兜圈子:“知元直乃是孝子,我即刻命人将元直之母接去,让元直可时常侍奉尊母。元直自不必来回奔波。”

“啊?将军使不得。”

徐庶没想到张济一出手就是这一招,简直把阴险刻在脑门。

而且,难道忘了刚刚的四句赠言?

张济哪管得了那么多:“使得使得。我与元直一见如故。若元直不从,即便天涯海角我寻元直,亦寻元直之母。”

不要脸!

赤裸裸的威胁!

徐庶真想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你说你好好的跟这种军阀费那么多话干嘛。这不就把自己卖了吗。

方才还意气风发,这会愁眉苦脸,徐庶不好拒绝又不能赞同,啪的一下,手腕又被张济死死抓住。

“将军这是作甚?”

“走,元直随我一起寻诸葛亮去。我听说他住草庐,草庐怕火否?”

“将军又想干嘛?”

徐庶欲哭无泪,这是真招惹马匪了啊。

喜欢汉末粮王张济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汉末粮王张济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