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

作者:冬日里的暖阳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一章 决战(五)

书名: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 作者:冬日里的暖阳哟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17

“噗…噗…噗,”

随着利器刺入血肉之中的声音,不断在战场上响起,明军的远程火力打击自此宣告结束。

只不过这些明军,并没有如同建奴心中所想的那般溃败,反而是凶残的和他们展开了肉搏战,完全是打破了过往建奴对阵明军的经验。

天见可怜,建奴之所以愿意承受这么巨大的伤亡,那是觉得一旦冲入明军军阵,他们就能够直接获取胜利,哪会想到会是这般场景。

要知道,在抵进之后,明军的火铳也好,火炮也罢,都没有了开火的机会,他们人马合一,占据了太多太多的优势,为什么明军还不崩溃呢?

努卡刺亲眼看到,不光是前排的明军火铳兵,就算是后面的长枪兵,也有不少被他们的战马撞断长枪,人也被撞死。

可这些该死的明人,哪怕是看着袍泽死去,自己也被战马带来的冲击力,震的口吐鲜血,还是不要命的和他们继续死战。

就在努卡刺愤怒的想要跳下马时,被一个长枪兵趁机刺中了胸口处。

在喉咙里嗬嗬两声后,这个在福建,还有广东,屠杀无数汉人的畜牲就此亡命。

建奴冲进阵来,明军怕吗?

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对逼到眼前的死亡,自然会怕,可他们为了心中的坚持,死死地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张五六看到了他前面的一个火铳兵,被建奴的骑兵撞倒在地,还没来得及起身,那个建奴因为被刺死,也连人带马的倒地,把他压在马下。

如果有人过去救援,这个士兵还有可能活下来,可这是残酷的战场,哪怕是亲父子,也不能随意的擅离职守,把自己的位置变成敌方突破口。

所以他们哪怕是同一个百户所的老兄弟,关系还非常的不错,张五六也只能看着。

不能去救他,能为自己这个老兄弟做的,只有多杀几个建奴,为他报仇雪恨。

本来,这个老兄弟是不用死的,不光是他,包括张五六也是如此。

因为他们的年龄都大了,按照规定都是在后面,没有被安排在大军的最前排的机会。

可最后,站在最前排的机会,都被这些年龄大,有了后代的老兵所占据。

虽然嘴上是说,前排给的军饷多,抚恤也翻倍,他们想趁着还能动弹,多立一点功勋,给家里的孩子老婆多弄点钱财土地。

可实际上,他们是觉得自己的命,没有那些年轻士兵的命值钱,他们去死,留下这些年轻人,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来不及多难过,张五六的长枪,也被一个建奴撞上,不过这个建奴的马速已经降了下来,并没有让张五六一命呜呼。

可那沉重的冲击,还是让他被震得虎口撕裂,可张五六只是咬着牙,从那个建奴的尸体上收回枪,然后再猛的刺出。

他们这些长枪兵,和那些火铳兵一样,也是排成了三排,手持近四米的长枪,在建奴的眼前,布置出一道密密麻麻的钢铁长城。

哪怕是建奴那些经过训练的战马,面对明晃晃的枪尖,大多数也选择了降低速度,最后虽然冲撞上去,可冲击力已经不足以把那些长枪折断。

不断有战马被明军的长枪贯穿,有些倒霉的建奴也随着坐骑,一起成为了糖葫芦,人马穿成了一串。

建奴临死的惨叫声,战马发出的最后嘶鸣声,让本就杂乱无章的战场,变得更加狂野。

这时候,无论是建奴,还是明军,整个人都被肾上腺素所掌控,陷入了无尽的亢奋,只想把自己眼前的敌人,统统斩杀。

那些被建奴近身的火铳兵也没有趁机退后躲避,他们在自己的火铳上,插上了一把长长的匕首,加入了战局。

这时后面的建奴才发现,他们本以为的胜利,却成为了他们的另一场噩梦。

被长枪阻挡住冲击势能,这些挥舞着马刀的建奴,兵器长度还没有加上刺刀的火铳长,不断的有骑兵,被明军火铳兵的刺刀捅死。

其实相比于他们的后代,这些两蓝旗的建奴骑兵,表现的已经很优秀了。

在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中,八千满清铁骑,马蹄子还没有冲到那些英法联军的阵前,就被排枪打的丢盔卸甲,仓惶中狼狈而逃。

不过他们也只是好点,虽然冲到了阵前,却也没有看到任何赢得胜利的可能性。

贴身肉搏虽然给明军也带来了损失,可建奴的伤亡人数,也在不断的成倍增加。

后方压阵的莽古尔泰与阿敏,并不知晓前锋的困局,在看到在他们儿子带领下,那些骑兵勇敢无畏的冲进了明军阵中。

击掌庆贺之后,也带着两蓝旗剩下的人马加入进去战局,想要一举击溃明军的前军。

那些冲到阵前的建奴,看自己战马冲锋的势头,已经被明军拦下,直接翻身下马,和明军展开步战。

毕竟和蒙古人比起来,他们更多的像是骑马步兵,在马下的战斗力,比是骑兵时还要强出不少。

只是这时候,他们感受到了后世清军的绝望,自己的马刀还没有碰到明军,就被刺刀捅进了胸口。

往日里能够保护他们的盔甲,在明军的刺刀面前,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一切自然是要归功于大明的皇帝朱由检,他这几年虽说没有什么大动作,可在自己的皇宫与皇庄中,研制出来了不少好东西。

喜欢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军如今使用的燧发枪和火炮,都是他带领那些明末科学达人们研制出来的。

制造这些武器用的钢材,也经他带人升级过,所以卡座刺刀这种取代了长枪兵的划时代武器,提前了二三十年问世。

说起来朱由检在后世落魄,也不是没有好处,最少他现在用到的知识,都是在困顿潦倒,只能用白日梦麻痹自己时学来的。

那时候的朱由检,对未来没有什么期望,整日里幻想着,想着自己如果穿越了,会如何如何。

所以看了无数的穿越小说和各种资料,虽然在后世没有什么用,可在如今,却大大提升了明军的战斗力。

他学的知识,还不光是科技上的,在人生最后的几年,他已经穷的用不起手机。

每日只能靠着翻看朋友当初送给他的几本书,来打发空暇时间,这些书中,就有建国后的三大神书。

只是因为穿越后,他的实力还不够,不敢做出太大的变革,要不然大明早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也快了,这一战之后,只要能够让建奴铩羽而归,朱由检就能积攒到足够的威望,心中的那些想法,也不会只是落于纸面。

靠着皇帝搞出来的精良武器,明军在战斗中越发的勇猛,和建奴的精锐杀的难分难解。

虽然距离太近,后续过来支援的明军,也不能使用燧发枪,对建奴进行远程打击,可靠着刺刀,也挑的建奴人仰马翻。

随着双方不断的加码,越来越多的士兵在激战中死去,两军交战的那一块土地都被鲜血沁成了血泥。

到此刻,明军前面几排的士兵,早已是伤亡殆尽,后续补充来的士兵,也换了好几茬。

张五六这次依旧被命运眷顾,虽然挨了几刀,可既没有被砍中要害,也没有缺胳膊少腿。

他还刺死了三个建奴,靠着这功绩,最少也能给家里再弄三十亩地。

“主子,”

作为防守方的明军伤亡都如此之大,进攻方的建奴更是死伤惨重。

固尔玛珲身边最后的一个亲卫,用手抓住刺入他胸膛的刺刀,吐着血望了他的主子一眼后,也是不甘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而固尔玛珲这位镶蓝旗的法理继承人,此刻正高高的挂在一把长枪上,死的不能再死。

死去的建奴高层不光是他一个,许多在历史上靠杀戮汉人,被满清朝廷授予爵位的大人物,也是无声无息的在这死去。

而他的另一位堂兄弟文顾,更是早他一步,被几个明军用刺刀捅死。

迈扎礼和他带来的四个甲喇,如今还活着的不足三分之一,见到这情形,哪怕是眼睛都红了的莽古尔泰也冷静下来,与阿敏带着残部撤退。

在他们撤退时,明军的火炮与子弹,又对两蓝旗进行了一波收割。

到最后,两蓝旗真正活着脱离战斗的部队,已经不足六个甲喇,兵员可以说是减少了一半。

看破阵无望,莽古尔泰与阿敏也不再强攻,改为了骚扰牵制,期待着左右翼那边能取得突破。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面临困局的不只是他们两蓝旗,多尔衮率领的正红旗与汉军,对上秦良玉的防守的左翼,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作为最晚到京师整训的部队,而且因为兵种的缘故,左翼算是最薄弱的一部。

不过实力不如其他的明军,可他们的统帅,却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位,凭借着战功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

她训练出来的白杆兵,虽说最擅长的是山地战,可依靠着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的长兵器,依旧是让多尔衮,像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对于秦良玉的白杆兵,多尔衮早有印象,这是一支腐朽的明军中,少有的敢战之兵。

浑河血战时,白杆兵哪怕是被建奴的大军包围,也丝毫不乱,如同戚家军一样,战剩最后一人,给建奴带来了巨大伤亡,成为了建奴心中少有的阴影。

只是迫于黄太吉的压力,再加上正红旗不是自己的,多尔衮也是硬着头皮,对秦良玉的左翼军阵,发动了数次猛攻。

左翼明军在建奴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哪怕战力有所提升,可也是损失惨重。

游击左良玉战死当场,猛将贺人龙也是身负重伤,一身素袍的秦良玉,浑身都被鲜血染红。

有好几次,建奴都突破了明军防御,可就在军阵摇摇欲坠之时,那些明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残酷的战斗,没有把这些明军击溃,反而是把多尔衮手下的汉军,基本上拼个精光。

看损失太大,一些正红旗的将官开始对多尔衮的将令,进行阳奉阴违,出工但是不再如同开始时那样出力。

毕竟多尔衮不是正红旗的主子,不可能像是指挥两白旗一般,那样的得心应手。

看事不可为,多尔衮也不再强求,懒得去给黄太吉告状,学着两蓝旗的两位哥哥,开始了摸鱼。

这时候,建奴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阿济格率领镶红旗与蒙古军身上。

如果说双方的前军战场,是残酷的血肉磨坊,那么右翼的战场,则是骑兵间的对决。

明军的右翼,统帅是曹文诏,这位明末勇将一直效命在辽东,是明军中少有的骑将。

他的两个副手,虎大威与猛如虎,都是塞外归来的降卒出身,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靠的就是一身的骑射功夫。

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得知,大明虽然也缺马,却远不如宋朝那般严重,宋朝是真的没有一处养马地。

在原本的已己之变中,黄太吉在京师的南苑的皇家园林中,就获取了大量的马匹,可以分给全军,大明战马得数量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这两年多,曹文诏带着猛如虎与虎大威,在崇祯皇帝的支持下,抽调了进京明军中的全部骑兵,其中不少都是一些将官的家丁,战斗力相当的彪悍。

在杀了一些刺头,淘汰掉一些病弱后,曹文诏对他们经过进行了疯狂的训练。

虽然比不上从小就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但是碰上建奴,差距也并不大。

朱由检为了稳妥,还给他们配备了新式的马枪,临阵后是不可能再装填弹丸,可也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况且这些骑兵最厉害的,并不是骑射有多精湛,而是他们一直磨合的阵型。

欧洲最为流行的骑兵墙式冲锋,这一战术说不上多高明,可却能保证,交战时没有了逃兵。

这样的阵容对上蒙古骑兵,可以说是天克,哪怕加上阿济格的正红旗,建奴方面也不占优。

在前军和左翼拼杀的时候,右翼的双方部队,也展开了明金两方,最大一次的骑兵对决。

喜欢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