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姜六娘发家日常

作者:南极蓝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53章 走路上任

书名:姜六娘发家日常 作者:南极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56

姜二爷要娶继室,最大的问题已不是乐阳公主,而是景和帝和姜二爷自己。

因为姜二爷现在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掌管西城十九坊一市的民政事务,乐阳公主虽贵为皇亲国戚,也不敢再任意妄为,强迫姜二爷。

扫除了这个原本最大的障碍后,姜二爷再娶的路上还戳着一座大山景和帝,这座山让姜老夫人无可奈何。当初姜二爷为了不尚乐阳,进宫面圣时在万岁面前讲过他与王氏感情甚笃,此生不会再娶。这件事康安城尽人皆知,若姜二爷再娶,便是欺君了。

其实这也不是没法子,姜老夫人最是清楚儿子哄人的本事,若他肯花心思,一定能哄得万岁同意他再娶的。可偏生,儿子没有一点这个心思姜老夫人摸着花白的头发,心中一阵难受。

莫说再娶,便是纳妾枫儿都不同意,他宁愿去清平江莫非自己闭上眼之前,看不到儿子有后了

姜老夫人闭上眼,郁闷地长长吐了一口气。再睁开眼时,却见小儿子带笑站在自己面前。他这笑容跟小时候一模一样,怎么眨眼就二十八了呢

“娘,儿去衙门了。”身着官服头戴官帽的姜二爷用完早膳更衣完毕,特地跑来跟母亲说一声,他要出门做事了。

姜老夫人将儿子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驱蚊虫的香囊呢”

“在这里。”姜二爷抬了抬衣袖。

姜老夫人点头,“天气炎热,记得要多喝少,少上火。衙门的事情千头万绪,不是一日能理清的。”

“儿明白。”

“晌午回来用膳吧,娘给你做面条吃。”长子当差的地方在皇城,晌午回不来,小儿子回来就是几步路的事儿,姜老夫人怕他又跟人去吃酒,酒吃多了会伤身的。

“好,儿午时就回来。”本想约同僚一块用午膳的姜二爷应下,带着姜猴儿、姜宝出门。

见雅正夫人的马车停在门外的柿子树下,姜宝上前一步靠近二爷,低声道,“二爷,上次您在城南外溪边歇息时,雅正夫人的马车打路上过,车辙和马腿上都是泥,像是走了远路。”

姜猴儿立刻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雅正夫人父母的忌日就是这个时候,她肯定是跑去祭拜父母了。当年真是惨啊”

“猴儿。”

“二爷您说。”姜猴儿立刻住嘴。

姜二爷一边摇扇一边道,“热。”

“是。”姜猴儿立刻打开伞,为二爷撑起一片阴凉。从会嘉坊向北穿过长寿坊和怀远坊就是西市。西市分九区,居于正中的便是西城兵马司衙门所在。乘车前往太折腾,骑马前往最是合适。但天气炎热,姜二爷不想得胜遭罪,要步行前往。

坊有民居,市有商户,姜二爷一路上打着招呼,遛达着往前走。一刻钟的路,硬是让他走了一个时辰,让衙门的差官一顿好等。不过他们越等越开心,因为衙门大老爷如此拖沓,他们就可以跟着拖沓,日子会像之前一样好混。何乐而不为

姜二爷没让他们白等,他到衙门时,姜宝和姜猴儿手里拎满了瓜果,立刻让众人口舌生津。

大伙拜见新任指挥使后,姜二爷见自己找的两个指挥使、都来齐了,便先为众人引荐了两位副指挥使、一位吏目、一位典使、三位巡街副使,然后向衙内众人言明众人的分工,“以后,民讼审案由副使贺道斌贺大人负责,西市诸事由副使李长存李大人负责,衙中琐事由吏目周其武负责,刑狱由典史瞿伦学负责,七位巡街副使分坊市负责各处风火、沟渠、治安。何处出了差错,本使就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轻者扣银,重者赶出衙门。可听明白了”

“明白”众人响亮应了后,心里开始犯嘀咕:事儿当让别人做了,大人您干啥呢

姜二爷自信无比地道,“本使的差事,就是你们哪个的差事办不了办不成,便报到爷这里来,爷去办。不过你们也别什么事儿多推到爷面前,好好办差的,年底腊赐就足;不好好办差的,年底就拎根棒槌回去爷不管你们是怎么进的衙门背后有谁,在爷这儿,都一样。”

若是旁人,哪怕是京兆尹大人说这话,他们都不信,但姜二爷说这话,他们信。他一介布衣时就能在西市混得风生水起,如今成了西市的老大,摆平西市更是不在话下。

与姜二爷混得很熟的捕快范铁生见姜二爷说腊赐时手划拉了一大圈,便试探着问道,“大人,小人们也有腊赐”

腊赐,乃是腊月时赏赐官员的钱财、布匹、牲畜等。兵马司衙门内,有资格拿腊赐的只有正副指挥使和巡街副使,剩下的胥吏不只俸禄微薄,腊奉等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有。年底时本使会将自己的腊奉拿出一半来,奖励你们。谁能拿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还有,京兆府发下来的各种款项和奖赏,本使绝不揣到自己的钱袋里,余下的钱财咱们也是这个分法。”姜二爷见众人眼中放光,便翘起嘴角问范铁生,“范捕头,你儿子要娶媳妇,房屋彩礼置办好了没”

众人哄笑,范铁生挠了挠日渐稀少快戴撑不起捕快帽的头发,“没。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头做事,小人不求别的,就求年底时大人赐下的腊奉,够小人给我家傻小子赁间像样的屋子生娃就成。”

众人听了这话,想起各自家里的难处,心酸中又升起了期待,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的指挥使大人。

做衙差、捕快、文书等差事的胥吏,家中大多贫困,微薄的俸禄或补贴不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眼看着有品阶的官员们拿着丰厚的俸禄,做着体面清闲的差事,胥吏们心中自然不平,便托公询私,从告状之人、牢中犯人或街市商人身上搜刮钱财。虽然官员们也知情,但他们也知胥吏俸禄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考入衙门做事的胥吏,初时也大都是有些抱负的,若能正经体面地养家糊口,哪个愿意走歪门邪道。

姜二爷收了笑,认真点头,“若你认真办差,够。”

众人闻言,精神气都不一样了。姜二爷很是满意地点头,“日头毒着,大伙把瓜果分分,吃完了好生办差。诸位副使、典史留下,爷有话说。”

冯子瑞笑嘻嘻地问,“大人这瓜果是从哪个摊子上拿的,品相真好。”

姜二爷一本正经道,“如今爷已走马上任,不会再拿摊贩商家一个杏子一块糖,你们的手脚也给爷洗干净了,洗不干净的,爷亲自拿刀给你们剁了”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97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