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纹是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命之轮释放出最为精纯的原始精气,每一道神纹都像是一道神铁链,缭绕在苦海上空。”
“修士通过修行法门,可将神纹祭成各种形状的器,如笔墨纸砚、刀枪棍棒等,只要你能想象出,任何物体都可祭成器,而这些祭成的器,也就是修士口中的本命武器,会随着修士一同蜕变”
“因而修士祭炼何种器,在修行途中就尤为重要。”
“有了具体形状的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附带器本身的特性,例如飞刀、匕首等,就会具有极强的穿刺作用。”
“而经过祭炼后的神纹,也会比原始神纹更有威力,因而当修士真正踏上修行路后,都会把不少时间跟心思放在祭炼器上。”
“你们都已踏上了修行之路,该考虑今后的修行道路了。”
“祭炼之器,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不同,最终祭成后的威力,也不尽相同。”
“从古至今有修士选择将自己的器,祭成鼎塔钟书等复杂玄奥之物,也有将自己的器,祭成刀剑枪斧等常见之物的,修行万古,世间的万事万物几乎都被祭成器过。”
“因而你们不用有任何担心。”
“长老,那简单常见之器跟复杂玄奥之器,两者之间难道就没区别吗”有少年起身问道。
“有”汪长老迟疑了一下,又道:“但也可以说没有。”
“你们应是考虑到了,简单的器物跟复杂的器物,祭成器的难度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在修行初期,两者的确有明显差异,越是复杂的器,相对威能越大,但随着修士的不断祭炼,器内部其实是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变化。”
“即器物内部会交织出道理”
“从过往经验来看,越是复杂繁琐的器,内部织出道理的希望越大,而越是简单的器,内部越不容易交织出道理,但若是算上初期耗费的时间,又都以交织出道理为最后宗旨的话,两者其实并无太多不同。”
“只有先易后难,先难后易的区别。”
“毕竟道无高低”
“但我在此也就多叮嘱几句。”
“祭炼何器看似并无悬殊,但世上蕴含道理的器,少之又少,而这种内部交织有道理的兵器,修士一般称为帝兵,这是只有帝、皇这般无上存在才能祭成的器,寻常修士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
“尔等莫要好高骛远。”
“越是复杂的器,越难成型,花费无尽精力与时间,都不见得能锤炼出一个轮廓,只是白白蹉跎岁月,一切都要量力而行。”
“或许祭炼简单的器,后期想交织出道理,相对是要困难一些,但简单的器成型会更早,也能更快提升战力,而且在体内蕴养时间相对会更长,某种程度而言,这其实未尝不是在提高交织出道理的几率。”
“其中取舍,尔等自若。”
汪长老没有再劝。
苏长青端坐在地,对此是深以为然。
他其实在苦海境时,听了外门执事讲解后,就去锤炼了自己的器。
他选择祭炼的器是瓶
当时,他对祭器了解不深,加上自己拥有妙手空空瓶,因而并没做它想,直接照妙手空空瓶的模样,把苦海上方神纹祭炼了,只不过他的本命瓶,经过六年祭炼,才堪堪有个瓶子雏形,不足寸许。
但他已很满意了。
因为至少还是有个样子了,比最开始一团青泥好多了。
正是因为经历过祭炼的艰难,他才对汪长老的劝告感同身受,他祭炼的器还算不上多复杂,就已将他累的半死,若是去祭鼎塔书这些,他都不敢想,祭成会耗费多少时间跟精力。
汪长老停顿稍许,继续讲了起来。
“轮海秘藏有苦海、命泉、神桥、彼岸四大境界,每个境界都可以祭炼一器,但每个境界祭炼的器都需相同,修士身处不同境界,对器的看法认知会有不同,因而祭炼出的器其实也不尽相同。”
“道经记载,世上强大的器莫不是四大境界祭炼出的器合一而成。”
“但并非真的必须要祭炼四个器。”
“只不过四器合一,会让修士在器物融合时,多生出一些感悟,让修士对器有更深理解,使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威力也会更大。”
“此外,当你们祭成器后,就可以御物了,也就是以器御器,用器来控制与驾驭各种武器,相对而言,你御的器跟你祭的器越相近,能发挥出的威力也会越大。”
“但并不绝对”
“初期祭炼成的器还是很脆弱的,修为低微时,跟人发生争执,不要轻易祭出自己的本命器,若是本命器被毁,重新锤炼也要耗费不少时间跟精力。”
“”
汪长老继续就器讲了不少。
苏长青等人听得很认真,他虽在外门听过类似的,但外门执事的见识,自然是比不过内门长老,而且外门的讲解很粗糙,只是简单提了几句,让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修行上,而今听了汪长老的指导,方知器竟有如此多妙用。
也是大有所获
又半个时辰过去,汪长老早已不言,只不过这次并未飞走,而是依旧停留在这里。
灵崖下众人竟皆垂首沉吟,在脑海中思考着长老所讲,不时点头,不时摇头,不时蹙眉,有时还会露出困惑不解之色。
神态不一。
良久。
众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汪长老微微额首,淡淡道:“一个月的传道已结束,今后修行之路就只能你们自己走了,这一月来,你们或许对修行还有诸多困惑不解,现在都可提出来,我若能解答,都会为你们具答。”
一语落下。
四周气氛略显低落。
汪长老给他们传道了一个月,一向尽职尽责,他们也对汪长老很是尊敬,眼下听到传道授课结束了,心中也是有些感伤。
苏长青面色平静。
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修行是条孤独的路,汪长老作为引路人,已经做的够多了。
修士一旦正式走上修行路,就必须靠自己了,圣地只会提供玄法与部分资源,至于传法与解答疑惑等,只能自己来灵崖峰寻求解疑。
毕竟长老们也要修行,甚至若非圣地强行安排,大多数长老不会来传道解惑。
没有了入门保护,这些刚踏上修行路的弟子,今后来灵崖峰会遇上什么样的长老,会不会真对他们如实解惑,就没有人知道了,
而这本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感伤是短暂的,很快,就有一健壮少年站了起来,万大山道:“长老,你第一次传道时,说过树有树轮,人同样有生命之轮,想要知道树轮,其实把树砍倒,数下年轮就知道了,但我过去在大山里,却听过另一种说法。”
“就是当树被长久冰封时,年轮并不会随之增长。”
“那人是不是同样也可以”
“如果人也可以,那是不是意味着,有人能靠冰封,让原本只能活百岁的自己,活上千年、万年,只要生命之轮不崩溃,人就能以这种方式永远存活下去那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个世上其实是有活过万年,甚至数万年的古人存在的”
“请长老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