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孤大明朱厚照,开局怒抢衍圣公!

作者:荀焱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1章:官场潜规则都不懂,不整你整谁?

书名:孤大明朱厚照,开局怒抢衍圣公! 作者:荀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42

谢迁的信来得非常快,这边安东卫遭遇倭寇的事情刚汇报上去,谢迁那边就急吼吼的把信送过来。

内容只有一句话。

“立刻马上回曲阜,否则我亲自过去接你。”

朱厚照可不敢让谢迁来,好不容易糊弄那老头帮自己保密,他要是来了,自己没在圣人灵前念论语,反而偷偷跑出去的事情就暴露了。

知道呆不下去了,朱厚照也只能回曲阜,临行的时候他把事情交给了张永,交代他务必要加紧盐场的建设,争取早点开门挣钱。

然后朱厚照就喜滋滋的骑着毛驴,带着自己缴获的战利品,回曲阜了。

那个刘家比想象中的富有,从其家中共计抄出了20万两银子。

朱厚照履行的承诺,拿出了1万两银子,奖励给了那些缴获倭寇头颅的青壮们。

死的每家给了20两补助,不是朱厚照不舍得给更多,而是这种没有了顶梁柱,孤儿寡母的家庭,钱多了反而不一定是好事。

为了补偿这些为他作战死去的家庭,朱厚照除了20两银子的补助之外,还承诺元宝商会每年会给这些家庭,补助一定的粮食和生活物品,直到家里的孩子成年,并且孩子如果愿意读书,也可以免费入学。

安东卫所那边,他又掏了将近2万两银子,给所有士兵补齐了以前的军饷,并且还预发了一年。

这让士兵们感动不已,一个个拍着胸脯发誓,以后只听太子殿下的命令。

对此朱厚照只是呵呵一笑。

卫所官兵的战斗力也就那样,说实话,如果不是没人用,他真看不上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总比没有强,就算不让这些官兵去打仗,做做后勤,干些体力活还是没问题。

曲阜,孔家,前院大堂。

杨一清手捧着案卷,大步的走进了内堂,“谢学士,下官觉得这案子还有些蹊跷。”

正写着安东卫奏报的谢迁,眉头微微一皱,放下手中毛笔,盯着杨一清,“杨御史,前几日安东卫遭受倭寇袭击,被殿下派过去查案的张永,配合安东卫千户张宇,全歼了倭寇。”

“此乃一场大捷,是近几十年来,海边清剿倭寇少有的大胜。”

“但下面卫所经常弄虚作假你也是知道的,所以我想让你过去一趟,看看是否是真。”

杨一清微愣片刻,举了举手中的卷宗,“可是谢学士,孔家之事”

没等他话说完,谢迁压了压手,“孔家之事有我在,你还不放心吗。如今孔家遭遇劫难,天下百姓正人心惶惶,如果安东卫此场大捷为真,可挽回朝廷一些声誉,同样也可以振奋全国军民抗倭之心。”

盯着微笑看着他的谢迁,杨一清张了张嘴,最后低头应“是”

看着放下卷宗转身离去的杨一清,谢迁手指轻敲着桌面,思索了片刻,眼神微微一凝,低头继续提笔写奏报。

时过片刻,谢迁的贴身护卫走了进来。

“老爷,陈郎中求见”

“让他进来吧。”谢迁头也没抬回了一句。

很快,一名官员走了进来。

“下官刑部郎中陈起,拜见谢学士。”

“怎么样了。”

谢迁依旧没抬头,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还不值得他正眼相看。

“回学士,山东盐商们得知孔家被劫,心中大为悲痛。”

“又得知孔家现在已经无粮可食,纷纷慷慨解囊,共捐赠白银50万两,资助孔家渡过此难”

谢迁手中的笔微微停了一下,“山东私盐泛滥成灾,已有动摇国本之相,皇上对此非常关心,此次孔家遭遇劫难又与盐商有关,可见部分盐商猖狂到什么地步。”

“你为此次刑部代表,绝不能放过这些违法乱纪的不法之徒,一定要将他们查个底朝天,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刑部郎中陈起,微微琢磨了一下这话,心中便明白,谢学士是对这些盐商捐赠的数量不满,决定再敲打敲打。

“下官明白。”

抬手放下毛笔,谢迁看着桌子上的一盆花卉,静静等待着墨迹干透。

孔家的损失肯定是要补齐的,身为内阁学士,朝廷穷到什么样,谢迁心中有数。

不是朝廷有多么害怕孔家或者多么圣母,而是这其中牵扯朱厚照,朝廷那边也不想,搞得大家都不痛快。

所以他需要一批人,把这些空缺给填补上,而他挑的目标,就是山东盐商。

既然这场案子跟盐商有关,那这帮盐商就要负这个责任。

他也没有去找那些盐商谈这事,而是直接让随行的刑部人员放出消息,要彻查山东私盐和孔家之事,等这帮盐商们乱起来了,然后又宣布,因为一些事情耽误,暂时停止调查。

然还没等那帮盐商们松口气,谢迁下达了调查的命令。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来来回回,命令下达了三四次。

盐商中也是有能人的,又或许是受到了他人指点,知道朝廷这是打算让他们花钱免灾了。

然而他们给的这个数量不够,就这点钱,根本就不够把孔家给打发的。

朝廷是不打算出这钱的,所以只能让这些盐商们继续出血了。

谢迁不是没想过直接动手查抄,可盐商那庞大的利益网,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虽身为内阁学士,可面对那庞大的盐商利益网,也无能为力呀。

除此之外,除了嫌钱少之外,谢迁选择继续查的原因,是这些盐商给钱的方式不对。

你们这边捐赠了,那朝廷不是还要去找孔家丢失的那些钱。

这样一来,朝廷不但得不到孔家的感恩,反而还要损失一笔钱,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哪有这样办事的,一点规矩都不懂,活该被人整。

其实盐商最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一个背锅侠,把钱放到里面,然后朝廷去捉拿凶手,正好发现了孔家丢失的银钱。

这样凶手抓到了,钱也找回来了,朝廷这边在安抚安抚孔家,随便给个一点两点东西,这事就算完美的结束了。

如此一来,除了死几个倒霉蛋,孔家死几个人之外,天下士子们满意了,朝廷也安心了,孔家收到了补偿也满足了,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惜这些盐商脑子还是差了点,没有参悟到这深层次的含义,只能再次挨轮了。

“汪汪汪汪汪”

奏本墨迹微干,谢谦刚收起来准备喊人送回京师,却被门外一阵狗叫和一个太监的娇呼,堵住了他要喊人的话

“哎呀干爹,你慢点,儿子我都要摔倒了”

听到这娘里娘气的声音,谢迁额头冒出一排黑线。

他就想不明白了,世间怎会有如此之人,竟然没有脸皮的认一条狗当干爹。

一阵脚步声从外面冲进来,谢迁黑着脸抬头看去,就见守在圣人灵庙外的刘瑾,被一条大黄狗带着,踉踉跄跄的冲了进来。

“你不在殿下旁边守着,又来干嘛。”

谢迁黑着脸,忍住抬脚踹过去的冲动,咬着牙不耐烦的看着正安抚自家干爹的刘瑾。

此时的刘瑾,还不是以后的那个立皇帝,面对谢迁这个大学士,自然没有什么嚣张气焰。

他一边伸手搂住要乱跑的干爹,一边赔笑的对谢迁道:“谢学士,殿下召您觐见”

听到这话,原本脸色不好的谢迁猛变为了喜色,同时伸手拍了拍胸口,狠狠的舒了口气。

“我的小祖宗啊,您终于回来了。”

ps:晚上有些事情提前更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630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