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科技异端

作者:一桶布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25 精疲力竭

书名:科技异端 作者:一桶布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26

周敬学也是刚刚才注意到宁清已经开始写论文的。相对于其他组来说,这个进度明显快了许多。甚至哪怕是大学生的小组,这个时候大概也还在机房里处理建模问题才对,不过周敬学已经接受了宁清不是一般学生这个事实,甚至隐隐有了些不同一般的期待。

现在他唯一后悔的就是罗老师两次想给他推荐宁清,他都没有在意。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宁清这一组不是走的兴趣班统一报名,而是自行报名。这多少让周敬学此时有些懊恼。

更麻烦的还是宁清带着的两个组员了。

这次的建模区域赛其实就相当于国际赛的预演,评审之后,有实力能拿国奖的队伍还要经过一次答辩,选中后就有机会参加国赛,如果在国赛中有所斩获,就直接能拿到国奖。

然后主办方会邀请国家高等教育司跟永汉数学学会的专家从被评定为国一的队伍中,挑选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特训,最后组成两到三支队伍,参加明年的国际赛。

国际赛周敬学是没想过的,因为国际赛不分高中组跟大学组,都是统一的题库。往年也没哪个高中生被选中参加国际赛的。学校的目标其实也就是希望能有队伍在区域赛中脱颖而出,能拿到高中组的国奖。

只要能拿到国奖,哪怕只是个三等奖,对于双语一中来说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当然这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整个海州市总计227所高中,目前也只有静雅跟卓越拿到过国奖,其中静雅中学最好成绩是拿到高中组国二的成绩,还有好几个小组拿到过国三的成绩,卓越中学则在去年拿到了国一的好成绩。

如果操作得好,让宁清跟着火箭班那些建模兴趣班的孩子一起组队,说不得今年双语一中又能拿到几个保送名额。因为按照有关的政策,高中组拿了国赛一等奖前二十的队伍成员,都有机会拿到永汉共和国顶级高校的保送名额。

再不济也有机会跟顶级高校提前签约,一般来说签约后只要分数超过了当年一本线就能直接上顶级高校。要知道这可是那些顶级高校额外的保送名额,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这些名额极为宝贵。

这种情况下,周岩跟刘晓涵就显得碍眼了,纯纯是浪费名额。

真的,这个时候周敬学后槽牙都快咬碎了。尤其是当看到宁清只用了二十分钟便写完论文摘要之后。摘要可以说是竞赛论文最为精华的部分,在周敬学看来宁清的论文摘要写得可圈可点。最重要的是,完全符合竞赛论文的格式要求,只用了一页,就将要表达的东西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只看这篇摘要,要说宁清这是第一次写论文,周敬学是绝对不信的。

恰好此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周敬学应了声。

随后办公室门被推开,半个脑袋探了进来:“周老师,我们组的电脑好像出问题了,做数据计算的时候总是提示软件自检错误的弹窗,电脑重启了好几次,都是一样。”

周敬学抬头一看,报告问题的正是他很看好的一个小组成员秦茜茜。

这大概也是国内竞赛要区分大学组跟高中组的原因了,高中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是差了些。

“好的,我过去看看。”

跟着秦茜茜走向他们的讨论室,路过宁清这一组的讨论室时,周敬学下意识的侧头看了眼房门上的编号,隔着虚掩的房门似乎还能听到里面传出的键盘敲击声“哒哒”声

突然很想推门进去看看,但理论上来说这个时候除非学生碰到了什么问题,否则作为辅导老师不该没事去打搅竞赛过程。

强行压制下心头突然涌起的冲动后,周敬学开口问了句:“对了,你认识宁清吗”

“认识啊,高一上半学期我们还是同桌过一段时间。”秦茜茜下意识答道。

“哦那挺好的嗯如果这次竞赛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可以挑吃饭的时候去找宁清讨论讨论,说不定能有些收获呢。”周敬学看似随口给了句意见,但落入秦茜茜的耳中,却近乎在明示些什么。

“啊周老师,他”

“咳咳,我就随便说说,数学建模这种事情,集思广益嘛。”周敬学笑了笑,颇有深意的说道。

这一刻秦茜茜突然想到那天宁清说的话:“如果这次竞赛你有什么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话,可以找我。我会尽力帮你。”一时间突然感觉有些惘然。周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秦茜茜,你觉得这里我们应该用曲线拟合法还是控制变量法”

“啊什么”

“咳咳,秦茜茜怎么换了电脑之后你就一直魂不守舍的我们进度已经有些落后了,听说他们已经有小组都完成建模了。”

“对不起,让我重新看看”

周四,竞赛第三天,下午。

绝大部分小组此刻都已经开始撰写论文了,整个竞赛区,不管是专门的机房,还是讨论室里,气氛都显得颇为紧张。这个时候在走廊上经常能碰到蓬头垢面的孩子们。

竞赛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不管题目做得如何,论文跟程序都打包后在明天早上十点前提交。

对于现在才开始动笔写论文的小组来说,接下来的时间必须争分夺秒,甚至可能需要熬夜了。对于其他小组来说,前两天熬夜的大都是做模型写程序的同学,从现在开始,论文写作已经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时不时的能听到从各个讨论室有各种提问跟回答的声音。

宁清组这边今天却安静了下来。论文已经完成,此时交给刘晓涵逐字逐句的阅读。倒不是指望这位音乐大人能给出什么意见,宁清纯粹是让刘晓涵帮着看检查一番有没有错别字。

检查完之后,把已经准备好大代码复制到附录部分,最后转化成pdf文档就能直接提交了。

说起来轻松,其实宁清也感觉这两天精神消耗还是很大的,这种高强度的竞赛的确会把人折腾得不行,想到那些今天晚上可能还要熬夜的孩子们,宁清愈发觉得这种竞赛在高中阶段开始比拼,着实是不人道的。

救救孩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6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