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紫薇天帝

作者:白首青山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一十八章 二月府试

书名:紫薇天帝 作者:白首青山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12

大周科举考试除了特许的恩科,时间一般是这样,八月县里举行童子试,次年二月应府试,八月州试,第三年则是二月道试,八月殿试。

如此这般完成后,就会就停考两年,然后再次开考。

如此循环往复,一直下去。

时间这样安排一是因为科举之试至关重大,身为国家抡才大典,监考抓的尤其之紧,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

又兼之应试人员众多,恐生变故混乱,所以将应试时间错开来以便更为安全周到,有条不紊。

二则是为了节约学子时间,方便能够一鼓作气的学子层层而上。

考完这场被录取后若觉得还有余力,可以接着考下一场,而不用再等五年,耗费青春光阴。

毕竟哪怕天资再是横溢,因为时间安排的缘故导致五年只能考一次的话,即便每一关都顺利通过,从名录童生到进士及第也必须得整整花上二十五年的时间。

对于那些天资悟性以及底蕴都足够的学子来说,为了获得那一线上升之机,时光就在苦苦等待之中蹉跎掉了,没有丝毫意义。

因此每一次应试机会对学子们而言都极其珍贵,不会轻易浪费。

对于伏尘来说,道理更是如此。

大劫将至,自是要步步争先,哪能容得了一等就是五年,所以参加二月龙河府试势在必行,不能向后拖延。

故而这些天来,伏尘除了日常的修炼巩固之外,就是深研三坟五典,勤练书法,为二月的府试做准备。

“尘哥儿,你真是要去府试吗”唐福禄穿着墨绿色的宽大长袍,大大的肥臀压在椅子上,圆圆的小脸上眉头微微皱起,像个前世地球上的黑白萌物。

伏尘缓缓放下手中的书籍,抬头笑着说道:“那是当然,时不我待,这时候自然要趁着心气,一鼓作气,向前冲一冲。”

唐福禄点了点头,心里自是明白,伏尘是盖压一县的首元,不像自己只是二十三名的吊车尾,自是有着底气再次往上一博。

其实哪怕实力不足也没有着关系,权当是去见个世面,熟悉熟悉考场。

毕竟府试不比童子试,虽然也都是青睐年轻者,但却没有那么严格的三次不中后不会再取的规矩。

已经证明过自己天资的童生,在各方面都有着隐形的福利,包括科举考试。

唐福禄想到这里,揉了揉脸,心中有些犹豫。

他是个惫懒的人,刚从考试的禁闭中出来,早就想着考完试就先痛痛快快玩两年。

本来都已经和家人说好再积攒学习一下,推脱掉了二月的府试,就等着欢天喜地四处浪,然而现在一听伏尘说要参加下一场,他又有些心动了。

伏尘看着唐福禄脸上阴晴变化不定,微微一笑,心里自是明白他在想什么。

别看自己这位从小的玩伴天性惫懒,但心底却也有着不甘落后的心气与韧性。

若非如此,临近童子试之前,他也就不会被关禁闭学习了。

要知道,他家人对他可是出了名的宠溺,全家就这一个男丁,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只要他真不愿被关着,只要闹一闹,最终还不是会随着他的心意

因此伏尘笑了笑,就激将说道:“怎么,你不准备上场试一试吗”

唐福禄眨了眨小眼睛,托着厚下巴说道:“尘哥儿,我又不是你,希望渺茫啊”

伏尘听了无奈一笑,说道:“辛师也说过,单论天资你是很好了,就是不愿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沉下心来,还是有着不小希望的。”

唐福禄坐在椅子上,左右扭动着身子,苦笑道:“要让我研究美食,我倒是沉得下心来,但面对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说罢,唐福禄迟疑了下,狠狠一咬牙,猛然站起身下定决心说道:“罢了,二月我也去考试,到时候我们一同过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微微停顿了下,看着伏尘点头,唐福禄告辞后大踏步离去,“到时候见。”

唐福禄刚走,后脚就又有人进来,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

“少爷,赤焰马已经安顿好了,就在马厩里。”朱沛阳站在一旁,恭敬说着。

赤焰马是唐福禄方才送来的,它是朱铁崖在赤焰军时的战马,后来朱沛阳生病之后急需银两,就低价将其卖给了唐福禄。

唐福禄原是想着伏尘体虚多病,买下来送给他当代步之用,不过伏尘先前住的老宅房子占地太小,没有着马厩,也就只好先行寄存在唐家。

唐福禄得知伏尘搬家到此之后,今日也就将其一同带了过来。

伏尘嗯了一声,说道:“那好,就放在那里吧,我们走之后就托你爷爷照料它了。”

微微顿了一顿,伏尘心念一动,伸手点了点桌案上的书籍,问道:“你现在也算是我半个书童,愿不愿意和我学习读书写字”

朱沛阳愣了愣,看了眼桌案上摊开着的书籍,顿时只感觉眼前密密麻麻,让人头晕眼花,心烦意燥,实在吃不消。

朱沛阳心情一紧,于是连忙就推托道:“谢过少爷,但我实在不是这块材料,还是算了吧。”

伏尘端坐着,这时只点点头,也不勉强。

过了会儿,朱沛阳自己突然有些垂头丧气,低着头说道:“少爷,你说我是不是特没用啊,除了有点力气,什么都不会。”

伏尘笑着摇头,说道:“只是你的道不在读书明理上罢了,并不代表什么。”

“三坟五典都是先贤所作,内含大道,常人熟读揣摩可开启民慧,积累道性。”

伏尘一边说着,一伸手指了指桌案上堆积的书籍,“我大周基石为科举制,而科举制基石则是这八本经典和其它各类衍生出来的典籍道篇。”

“然而科举制也不是没有着弊端缺处,那就是有一部分人虽然有着不错的天资,但却实在不愿意读书,有着迷障,科举之时就极容易被刷落下来,成为沧海遗珠。”

“因此朝廷为了最大限度的使得野无遗贤,给了这些人另一条出路参军,在一次次的征战杀伐中展现天赋才情,从而博得朝廷的资源倾斜。”

伏尘眯起眼,思量着说到:“这一点,大秦天朝就与我们不同,他们是军功爵制为主,一切以战功说话,用大浪淘沙的残酷方式筛选英才再加以培养。”

“就像得天独厚的巫族一样,虽然大多不好读书,无法自书籍中学习先贤的道理,但其本身却就亲近大道。”

“对他们来说,大道无法自古籍中学习而来,但却更像是呼吸一样的本能,时间一到,自然就能领悟。”

说到这里,伏尘抬起首来,问道:“我这样说,你可明白”

朱沛阳思考了会儿,眼神渐渐明亮起来,“我懂了,那就是三坟五典领悟的通透的人天资必然不差,但三坟五典领悟不好的人也未必天资都不行,只是因为厌恶读书而一时难以显露出来。”

伏尘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不错,虽说科举是正道,最能甄别人才,也最能养蕴大道,但对那些本身不喜钻研经典的人而言,并不适合,也没有着身为标尺的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9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