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云岭乡韵

作者:沐惜羽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54章 走实科技路

书名:云岭乡韵 作者:沐惜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0

云千寻一行紧锣密鼓地在保山市找了一家印刷品厂家,将设计出的“草果益气茶”包装盒委托给他们生产制作。有了设计图纸,很快就出了第一批产品,并全数运到“草果益气茶”的代生产厂家。

留下公司研发团队的一名成员协助代工厂生产,云千寻和其他人员先行返回独龙江。路上,段志强兴奋地向云千寻汇报了草果科技示范种植基地,以及草果资源圃建设的方案。

云千寻边翻看着手机上段志强发来的方案,边听他做具体汇报,听完她思忖了半会儿:“方案做得很好,我支持。建议和热科院、农科院的专家达成合作,最好能申请建一个专家工作站。据科技局的同志介绍,如果建成专家工作站就会有项目经费,用来支持工作站的运营,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段志强点头:“好,那我回去就和袁成鸣院士、还有林婉秋教授联系。然后再去一趟科技局,详细咨询一下专家工作站的申报程序和要求。”

云千寻点点头:“具体的工作交给下面的员工去做,你的任务,关键要先找到合适的建基地和资源圃的地块。”

“这事我琢磨很多年了,已经有了几块很理想的地块,要不回去后云总亲自去现场看看?”

“好。”

一回到独龙江,云千寻就在段志强的带领下,带上几个员工,亲自在几个村漫山遍野地跑,实地查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建种植基地和资源圃。

“段总,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热爱农业,热爱这片土地了,我跑了几天,虽然累一些,但走在山间田野,呼吸着夹带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心情真的很愉快啊!”云千寻擦着额头的汗珠,笑容里写满了惬意。

段志强也跟着灿笑:“没错云总,不过你去了大城市这么多年,很久没有体验这种感觉了吧?”

云千寻笑着点头:“是啊,城市里的人就像蚂蚁一样,只知道低着头拼命往前赶,脑子里除了钱,根本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所以只有焦虑和抑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生存的压力大家都有,不过在农村创业,确实能获得一些野趣。”

“是啊,所以乡村振兴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她放眼朝山坡望去:“我现在也算是个农民了。”

“云总,你这个称呼不准确,现在都流行叫新农人。”

“对对对,看来你短视频刷了不少,哈哈。”云千寻开心地笑着:“新时代的农人,是幸福的新农人,不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刀耕火种,靠天吃饭,只会种卖不起价的玉米,一辈子都填不饱肚子。”

段志强的表情略微比她沉重一些:“是啊,要不是政府大力支持种草果,农民的收入还是会很微薄。我们现在不仅可以种植不同的作物,还可以靠科技提高产量,老百姓的钱袋子才鼓起来了!”

“你的感悟要比我们更深一些。”云千寻感慨地点头:“段副总,这片地很阴凉,湿度也够,很不错啊。”

“对,之前我就来看过,海拔也刚好,这片树林也适合林下种植,是个建示范基地和资源圃的好地方。”

“需要多少亩?”

“五十亩足够了。”

两人正说着,一个老伯卷着裤腿走了过来,云千寻急忙迎上去打招呼:“老伯你好,这是你的地吗?”

老伯点点头:“是。”

“老伯,我们想在这里建一个草果种植基地,你愿意把土地流转给我们吗?”

“种草果?”老伯似乎有些惊讶:“现在的草果已经种得够多了,再种就怕卖不出去喽。”

云千寻笑笑:“我们打算在这里种的草果不是用来卖钱的,是要培育草果苗,最好的草果苗,然后发给老百姓,让全独龙江的草果都长得又大又红。”

老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老伯,如果我们要流转你的地,你打算租多少钱一亩?”

老伯想了想:“这个……最少也要六百五一亩。”

云千寻笑着摆摆手:“贵了老伯,能便宜点吗?”

这时,段志强走过来,给老伯递了一支烟点上:“大叔,我们是乡里专门收购草果的贡果千寻公司,在这里种的好苗子,以后是用来免费发给大家的,你租的价格再便宜一点。”

“哦!你们是贡果千寻公司的?那不早说!你们办事我们信得过,这样吧,五百一亩,怎么样?”

段志强笑了,望着云千寻:“这个价格很不错了。”

“好!那明天我们让人来找你签协议,好吗?”

“可以可以!”

敲定了示范基地和资源圃的位置,云千寻刚回到公司,就接到了袁成鸣院士的电话,他表示同意并支持公司申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云千寻一顿感谢,因为没有院士同意,就无法建院士工作站,只能建一般的专家站,这样国家支持的力度也就完全不同。要知道,全国很多地方都想邀请院士建站,而每位院士只能在全国范围内建三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家工作站。所以,袁成鸣答应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云千寻他们公司,对公司无疑就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大的资源。

有了院士的支持,云千寻立刻安排人员负责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并得到了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

走科技创新之路,企业才是最根本的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活力和水平需要真正提升才行。按照科技部门的指导,云千寻的思路是要打一组组合拳,那就是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招引科技人才、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再和科研院所、院校进一步加深合作。

这些都在按照她的布局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目前,研发方面真金白银地投入了,人才也招聘进来了,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正在加深。

她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觉得在科创型企业的培育,以及科创平台建设方面进度还明显不足,于是亲自去了一趟县里的科技管理部门。

一到县科技管理部门,她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分管业务的余副局长告诉她,贡果千寻公司已经被备案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厅刚刚发布了公示,并且把网上的公示链接发给了她。

点开链接,云千寻看到了名单里自己公司的名字,心里很激动。

“云总,现在你们就可以准备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了。”余副局长说道。

云千寻难掩兴奋:“以前听说高新技术企业,总觉得很高大上,没想到我们自己的企业也可以申报了,真有点像做梦一样。”

余副局长笑了笑:“这就是进步的标志啊。不过,想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公司要成立一年以上,在研发投入、产品收入占比、科技人员配比等等方面也有硬性指标。”

说着,他就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云千寻:“云总,这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南,你拿回去好好研究,有疑问的地方,随时和我们咨询交流。”

“太好了!我一定认真研究,争取早日达到条件。”

“另外,我们科技部门每年都会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导专家组,到时候会来你们公司进行一对一指导,也会请省里的专家一同来。”

“谢谢谢谢!这样我们就更有动力、更有信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