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久病成庸医

作者:莫雨落花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4章 自作孽8

书名:久病成庸医 作者:莫雨落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2

白长舟乐了,不懂就不懂,反正这当爹的是他,由他去放心吧。白长舟看着桌子上的茶杯,快速的拿起来,朝院子里扔了过去,茶杯摔在地上的声音顿时把睡梦中的孩子给惊醒了。

院子里传来了,一声声的哭喊声。

谢匀生气的看着他,问:“你就这么闲吗?”

“你儿子哭了,赶紧去哄哄啊。”白长舟笑着说完就离开了。

谢匀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气的牙痒痒,可是没办法,他还得要回去哄孩子。玉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再说了,他为了表现当爹的一面,特地不让谢夫人帮忙,所以一切只能他们自己来了。

“乖乖啊……不哭不哭……”谢匀将孩子抱在怀里来回晃悠着,看着孩子脸上挂着泪水,嚎啕大哭的样子,他很是心疼。

玉晴抱着另一个孩子,也在轻声的哄着。“刚才好大的声响,我都被吓了,孩子们哭成这样,一时恐怕也哄不好了。”

“是长舟做的。”谢匀说得时候咬牙切齿的,若不是因为孩子的事最大,他肯定要给长舟一个教训的。

“王爷?”玉晴不懂了,这两人关系不是很好吗,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来吓孩子们呢。

“你别想太多,他想见孩子,我不让,他就使坏,这个小心眼的人,下次肯定要好好的教训他一顿。”

玉晴听他这么一说,也是无语,王爷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啊。

“算了,反正孩子们又没事。”

“都被吓坏了,你看看哭成这样。我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谢匀可是记在心上了。

玉晴也没继续劝说,随他爱怎么闹怎么闹,只要他有分寸就行。

玉颖王的人打探消息回来,将牢房中的情况一一说明后,玉颖王皱着眉,他果然不该仁慈的,现在不光让曼青活了下来,还让自己多了一个把柄,看来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继续盯着,若是有变动第一时间来报。”

被关了很久的孟熹微突然被衙差给放了,她感觉到很奇怪,这些天来,除了第一次有人过来询问之外,其他的时候,自己就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没被审讯没被用私刑。

“衙差大人,真的要放我走。”

那衙差掂量着手里的钥匙,色眯眯的看着眼前的人,说:“难不成你是想在这里陪陪我,若是这样,我倒是不介意,你晚些时辰走。”

无耻之徒。

孟熹微嫌弃的看了对方一眼,可还是笑着说:“多谢大人。”

那衙差看着她逃也似的背影笑了笑,这种人就是白送他都不要,不过是吓吓她罢了,只是没想到这人竟然还反过来嫌弃他,真是可笑啊。

他在牢里当衙差这么久什么没见过,这几日深夜里,这间牢房里经常传出来一些不寻常的哼哼声,所有人都知道了,只是因为这里只关了她一个人,所以大家才没有多想罢了。

谁比谁干净,谁比谁高贵,看不起别人的,终将会被他人看不起啊。

孟熹微看着外面的阳光,一瞬间她觉的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好。

“把这些送到王府,切记要告诉王妃,已经按照她的要求,都记录在册了,人也已经放了,让她安心。”

大理寺卿将文件交给一个衙差,让他尽快去办。看到一边的孟熹微,笑了笑说:“王妃如此胸襟,实在是让人钦佩啊。”

孟熹微皱着眉,好好的和自己说这个做什么?不过这里来往的人很多,她还是赶紧离开的好。

“且慢。”大理寺卿走过来,好奇的问:“难道你不想知道,你为何被放出来吗?”

孟熹微不想理他,绕过他就要离开。

“王妃可真是个大好人啊,若是以后有机会见着了,记得要好好的叩谢王妃啊。”大理寺卿见人慌慌张张的离开,忍不住好笑,离开只是暂时的,他们会有再见面的时候。

孟熹微前脚离开,后面就有马车从大理寺出来。

曼青被衙差带出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是放了自己,没想到,才出了牢房,就见有人给自己上了枷锁,然后给送上了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的给送到了刑部大牢。

这次,可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衙差把曼青带到牢房里后,将他脖子上的枷锁给打开,然后将门给关上出去了。

永安王,你说话不算话。

曼青很是愤恨,可是现在已经没办法了,人已经被关在这里了。

曼青很是后悔,为何当初没有坚持和永安王讨价还价,就算谈不拢,最起码也会被留在大理寺,而不是在这个危险重重的地方啊。

可是,他忘了,他没有办法,也不能从白长舟那得到任何一点的好处。他说与不说,惩罚都被安排好了。

白长舟解决完事情后,心情很好,回到院子里,看到坐在沉沉身边的沉珍都不觉得碍眼,反倒是笑着走过去在沉沉的右手边坐下,将人拉倒自己的怀里,笑着问:“这是在说什么,怎么高兴。”

余沉沉好奇的看了他一眼,这个情况有些奇怪啊。

“在和沉沉说西北的事……”

沉珍笑着说:“我们沉家,在那边可是个大家族,光族谱都能堆满一间屋子……”

白长舟认真的听着沉珍的话,时不时的应和着,看起来一副很融洽的样子。

早朝结束后,谢大人特地请求要见皇上一面。虽然不知道谢匀是打什么主意,但是看在他让自己抱两个大孙子份上,还是答应带他过来了。

宫人点点头,然后去请示皇上。

白新舟听了觉得有些奇怪,这谢匀和长舟关系倒是不错,有事要见自己,也应该通过长舟那说一声啊,为何要让谢大人来出面,难道是不能把长舟说出来的重要事情吗?

“让他们进来吧。”

宫人领了话,然后将谢大人和谢匀请了进来。

谢大人其实是很不愿意进来的,本来就是找机会让谢匀能见到皇上,他就能功成身退了,可是现在好了,他被迫不得不见驾。

“谢匀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臣参见皇上……”

白新舟看了跪在地上的人,把手上的奏折写完,然后走了过来,说:“这么大张旗鼓的来见朕,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没事,只是陪同小儿一起来的,不如臣先告退,好让皇上与小儿好好交谈。”谢大人把官场的门道都摸得特别熟悉,能不惹事,坚决不惹。

白新舟笑了,看向谢匀,问:“你可同意,让你爹出去。”

谢匀无奈的叹着气说:“他只是草民见皇上的一道桥梁,现在已经见到皇上了,这桥梁要不要也无所谓了。”

“谢大人,你可听见了。”

“是是是……臣告退。”谢大人虽然脸上是高兴的,可是心里却气的不行,这小子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啊,等回去了,自己肯定要他好看。

看着人离开后,白新舟笑着说:“起来吧。”

白新舟走到一边坐下,谢匀站起来也跟着过去了。白新舟倒了两杯茶,说:“坐下说吧。”

谢匀拱手谢过,然后坐在白新舟的对面,将带来的东西拿出来,说:“皇上,此次来,是为了金侯府一事。”

白新舟拿起来看了看,说:“你这调查的时间可不短啊。”

谢匀知道他的意思,回答:“确实时间不短。”

“当初,金聪云求娶玉晴之后,我就在调查金侯府的事了,只是当初人微言轻,再加上玉晴还在侯府中,顾忌很多。如果玉晴已经在我的身后了,我自然无需顾忌了。”

白新舟笑着说:“京中的世家子弟之间盛传你谢匀有一个喜欢却无法求娶的姑娘,只是没想到那人是玉晴郡主,不过幸运的是,最后还是被你娶了回去。”

“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当年时机不对,被金聪云抢先了,可是他自己不懂得珍惜,老天都看不下去要给他惩罚,这是他咎由自取的。”

“姑且不论,你的这些证据的真假性,单说金侯爷一事。”

白新舟喝着茶无奈的说:“那可是我大吴的开国祖宗特别恩赐的,你让朕现在为了你的一己私欲,置祖宗的信誉于何地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必先祖皇上那时也没想到,他所谓的恩赐,竟然让金家成为蛀虫,一直在蚕食着大吴的国库。”

谢匀将里面的一张纸条抽出来,指着上面的吃穿用度,说:“若是把侯爷爵位拿回来,那这些可都会归还国库了,西北的将士,南方的水患,皇上何愁没银子安抚。”

白新舟大笑着,果然是个人才。

“你说的很有道理,朕自然也能想到,可是金侯爷为人八面玲珑没有做过任何错事,如何让他同意呢。”

“皇上若是信得过我,可以交给草民来做。”谢匀来见他,就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只要皇上同意,他就可以放手大胆的去做,若是有人有怨言,也会忌惮他头上的人。

“所以……”白新舟好奇的看着他。

谢匀跪在地上,说:“草民只想得到皇上一句诺言,请皇上恩准草民去彻查此事,就算不是为了国库,就当是为了我的私欲。”

白新舟很满意的点着头,很少有人能把私欲说的这么直接。不过这事对他来说,只有利,毕竟金侯爷没有在朝堂上拉帮结派,而且他金家这些年来累积的财富也不少了。

“行,朕就应了你的要求。”

白新舟笑着说,然后给他写了一个手谕,让他去处理这件事,若是有人阻拦了,这手谕可保他无事。

谢大人在外面等的很是冻手脚,只能在原地来回走着。终于见谢匀从里面出来了,他走了上去,问:“可以回去了吗?”

谢匀看着他冻的通红的鼻子,疑惑的问:“你为什么不去马车里,非要在外面等着。”活像个傻子似的。

“我……”谢大人很是生气,没有理他,气呼呼的往前走,这还不是担心他嘛,真是没良心。

不知道又在生什么气。

谢匀很是无奈,大步的赶了上去,拉着人就往马车里走:“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照顾自己。”

“赶紧回去……要是冻伤寒了,是不是又得要怪我啊。”

“我的身体好着呢。”谢大人嘟囔着,说:“一天到晚净整些麻烦事,我跟你说,只这一次啊,下次要是想找皇上,你能想到办法就去见,想不到办法,你就算说是要闯皇宫,我都不给你支招了。”

谢匀也是无语了,这是当爹说得话吗?

他是不要命了吗?还闯皇宫。也只有他爹这种脑子的人,才能想出这样的馊主意。

孟熹微回到家后,安顿好两个孩子就让人去玉颖王府打听曼青的下落了。

可是还没等人去打听,就有人主动告诉孟熹微曼青的事情。

孟熹微很是害怕,她能从大理寺活着走出来,那是因为余沉沉要报复自己,她不会让自己死的太过简单。

可是这和曼青有什么关系,为何一定要牵连他呢。

孟熹微在曼青的房间里发疯似的吼叫着 ,本来这些事情都已经让她快疯了,现在好了,一切都完了。

孟熹微坐在地上哭泣着,到底是为什么啊,若是因为当年的那些事情,她已经受够惩罚了,真的。

这些年来,她守着曼青,过着被曼青娘亲嫌弃的生活,早就没了往日的骄纵了。

曼青为了考科举,整日里只知道读书,孟熹微为了支持他,偷偷的当了不少的嫁妆,她除了一副体面的首饰外,其他的都是些便宜货。

当年她嘲笑余沉沉的时候,就特别嫌弃这人顶着御史二小姐的名头,却穿的极其穷酸。可是现在穿的穷酸的是自己,而她一跃成为王妃,穿金戴银,不同往日了。

家人不亲近,婆家不待见,还有谁能比她更可悲吗?

可是这些够吗?

余沉沉的回答:当然是不够的。你以为的可悲只是你以为,别人经历的一切,你都没经历过,所以这会想的可悲实在是太片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8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