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卫当差,开局签到风神腿

作者:东方孤龙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85章 :朕的这个女儿真有这么厉害?

书名:锦衣卫当差,开局签到风神腿 作者:东方孤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46

第285章 :朕的这个女儿真有这么厉害?

虎贲卫,皇帝的近卫军,是精锐中的精锐。

最普通的虎贲卫士兵,武功至少也在后天三重境以上。

作为虎贲卫的副都统,从二品武官,唐锋更是一位九品巅峰宗师。

都统尉迟宇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这家伙也不先看看情形,就先跳出来表态做什么?

万一皇上并不想出兵,你这不是忤逆了圣意?

皇帝在朝会上抛出问题,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要征徇臣子们的意见,而是让臣子们主动说出皇帝想要意见。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做得好,是皇帝圣明;做得不好,也是大臣们来背锅。

聪明的臣子能敏锐的揣摩圣意,在没有揣摩出圣意之前通常不会胡乱表态。

现在满朝文武都一言不发,并非他们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是在圣意不明确之前,他们不想乱出头,免得触了皇帝的霉头。

现在的局势太复杂,谁也不清楚宣德帝心中到底想不想出兵。

如果宣德帝确实拿不定主意,再看齐王和汉王,诸葛丞相他们的意见再说。

宣德帝对唐锋这个武夫的表态不置可否,他目光看向齐王:“齐王觉得此事该如何应对?”

换作是昨日,齐王定然会主战,且会尽量争夺统帅之位。毕竟,单单是攻打安南国,那是十拿十稳的一场战争,如此开疆拓土的机会岂能不争取?

可现在,倭国与天竺国暗中勾结,站在安南国的背后,极有可能布好兵力,张开口袋等着大楚军队往里钻,此时若是带兵去攻打安南国,只怕凶多吉少。

齐王一揖道:“儿臣以为,不如先派使臣前往安南国,明里质问安南国为何侵扰大楚边境,实则暗中探查安南国的虚实,再做出对应之策。”

齐王的这番话其实就是暂时不开战,摸清安南国虚实再说,算是一种稳妥的对应办法。

无论宣德帝心中想不想打,齐王的意见都行得通,可见这个回答是滴水不漏。

但是,却缺乏主见和亮点。

宣德帝面无表情,又看向汉王:“汉王有何对策?”

汉王的想法其实与齐王一样,不过现在话都让齐王说了,他若是再重复一遍难免显得自己完全没主见了。

他沉思了一下,说道:“儿臣以为派遣使臣前往安南国也未必能打探出虚实来,反而会让周边邻国认为我大楚软弱可欺,实非上策。”

宣德帝坐在龙椅上微微颔首,问道:“汉王有何上策?”

群臣都看在眼中,心中已经了然。

陛下主战。

汉王也注意到了自己父皇的颔首,心中暗喜,接着说道:“儿臣认为,可派遣大军前往邕州边境,施加威压,敲打一下安南国,如此一来,既可以震慑安南国,又可试探一下天竺国和倭国的反应。”

不得不说,汉王提出来的这个对策比起齐王提出的派遣使者确实要更好,派遣使者有一种求和的意味。

泱泱天朝上国,被一个蕃属国侵扰了,不敢发兵讨伐,只派使臣去质问,这多少给人一种挨了打反而去求饶的感觉。

大殿之中,超过一半的大臣都交头点头,只有齐王党的官员面色有些难堪。

方才他们还觉得齐王的回答滴水不漏,现在汉王的建议一出,高下立判。

宣德帝捻须点头,看向群臣:“谁愿领兵前往邕州?”

大殿众臣皆都你看我,我看你,无一人出列。

这些大臣大部份都是齐王和汉王党,如今西南局势复杂,汉王和齐王都不愿意冒险领兵前去邕州这种蛮荒之地。

倘若天竺国和倭国在安南国边境设下重兵,楚军恐怕就要被包饺子了。

见无人应答,宣德帝眉头微皱,看向齐王和汉王,他希望这两个皇子敢于站出来担此重任。

然而,这两位皇子却都低垂着头,装袭作哑。

正在此时,丞相诸葛长青举笏出列:“臣向陛下举荐一人,可担此大任!”

“哦?”宣德帝目光从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身上移开,看向诸葛长青,“丞相举荐的是何人?”

诸葛长青一字一顿道:“平阳公主。”

此言一出,大殿一众文武百官皆都面面相觑。

这位平阳公主的才华,众文武百官都早有耳闻,可她终究是一个女人,一个从未带过兵的女人。

真的能担此讨伐安南国的大任?

齐王与汉王也是微微一愣,旋即,二人却感到一阵轻松。

若是九妹可担征讨安南国之任,倒省得父皇总盯着他们两个了。

九妹兵败与他们无关,九妹若是胜了,纵然扫平安南国,那又何妨,她终究是个女人,威胁不到他们两人争夺储君之位。

宣德帝的脸上也露出愕然之色。

他方才还以为诸葛长青想要说的人是兵部的哪位大臣,或者镇守边关的哪位大将。

万万没想到,诸葛丞相推荐的人竟是他宣德帝的宝贝女儿。

对于这位宝贝女儿,宣德帝向来十分喜爱,常感叹项青阳可惜不是皇子,否则定要立她为储君。

不过六年之前,凌波仙姑来到皇宫之后,宣德帝便每日在清霄宫与凌波仙姑沉迷于双修,从此几乎不见平阳。

此刻听到诸葛长青说出平阳公主的名字,宣德帝不由一阵恍惚,他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位曾经最喜欢的宝贝女儿。

出神了几秒,宣德帝微微摇头:“平阳虽然自小聪慧,但带兵打仗不是儿戏,她一个女人恐难当此大任!”

诸葛青云道:“陛下可听说过妇好之名?”

宣德帝微微点头:“这个朕自然知道,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一位名留千古的女战神。”

他微微一顿,笑道:“丞相不会认为平阳公主能成为第二个妇好吧?”

诸葛青云道:“平阳公主能否成为第二个妇好,这个臣不敢说,但公主精通兵法,文韬武略,巾帼不让须眉,臣认为她足以担当讨伐安南国大军统帅一职。”

宣德帝有些半信半疑:“平阳真的精通兵法?”

对于这个女儿,她十四岁之后他就几乎没有见过几次面了,虽然小时候很是聪慧,但宣德帝还是难以相信平阳公主竟然精通兵法。

诸葛青云道:“陛下觉得臣是那种溜须拍马之徒吗?”

宣德帝呵呵一笑:“丞相风骨高洁,谁人不知?如此说来,朕的这个女儿确实有些才能。”

随后对安福道:“宣平阳公主到太和殿议事。”

安福躬身一揖:“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