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七零,疯批大小姐带亿万物资下乡

作者:漓沫沫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61章给宋家人带礼物

书名:七零,疯批大小姐带亿万物资下乡 作者:漓沫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46

第361章给宋家人带礼物

“她不讲武德跟我抢我东西,我才不和她客气呢。”

“嗯,别人欺负咱们,咱们确实不能以德报怨,就得以牙还牙。”陈念对于姜姝的做法表示支持。

将衣服卖给秦雨的售货员凑上前来,满脸歉意的给姜姝道歉,“同志,真不好意思,那件衣服本来是你看上的,我该卖给你的,但是那位女同志我不敢得罪,不然我的工作可能都保不住,还请你见谅。”

姜姝没有对售货员怀恨在心,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没事,不过一件衣服而已,她喜欢让给她就是喽。”

听到姜姝的言语,售货员感激的看了她一眼,难得遇上这种大度的顾客。

“同志,虽然那件衣服被抢走了,但我们这儿还有差不多款式的衣服,您再挑挑看看?”

姜姝也是一样的想法,衣服多的很,她长得好看,穿啥都好看,再选一件也不见得比上一件差。

姜姝很快又看上了一件淡绿色的针织衫,穿上身同样非常好看。

姜姝给自己选好衣服,随后又给宋保国和田翠娥一人也选了一套。

省城这边的衣服款式很好看,到时候老两口穿着肯定倍有面子。

姜姝其实还挺喜欢看田翠娥出去显摆的。

买好衣服,姜姝又挑了两条丝巾,打算送给陈招娣和王金花。

好不容易来省城一趟,还是给家里人带点小礼物回去。

虽然姜姝不是很喜欢王金花,可有时候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应付一下的,毕竟都是妯娌,关系不用闹得太僵。

丝巾不是很贵,几块钱的东西,送了就送了。

陈念给自己挑了好几套衣服,还买了好几个发卡和头花。

省城这边的化妆品她也买了些,货品都比县城的好很多。

除了给自己买,陈念还不忘给妈妈和嫂嫂们都买了些。

姜姝觉得百货大楼的头花很好看,便给家里的侄女一人也带了一个。

小丫头们如果见到她送的头花,估计会很开心的吧。

姜姝和陈念在百货大楼采购了一通,买完大包小包的东西,又去周边逛了一下,差不多到晚饭的时间,两人才回到招待所。

此时的陈父已经去省机械厂报到完毕了。

见陈念和姜姝终于回来了,便带着他们去吃晚饭。

吃过晚饭,时间不早了,七十年代没什么夜生活,姜姝和陈念早早就休息了。

两人走了一下午,姜姝体质好,还不怎么觉得累,而陈念的双腿快走废了,疼的不得了。

躺到招待所的床上,很快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陈父便带着姜姝去了省机械厂。

机械制造属于重工业,重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省机械厂在省内的地位非常不一般。

多少人想争取一个机械厂的工作名额都难如登天,相比较其他工作单位,这里的福利待遇算屈指可数的。

因为姜姝是小型农业耕种机和农业收割机的设计者,省机械厂的厂长对她很是尊敬。

和姜姝聊的不多,除了称赞几句姜姝年轻有为之外,还顺便表达了自己希望姜姝能再接再厉,继续加把劲,设计出更加经济好用的农机,为辽省的农业发展做贡献。

姜姝自然也配合着应声,要是真的有什么需要她的地方,姜姝肯定是义不容辞,她愿意做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哪里。

现如今国家发展水平落后国际那么多,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科技太落后。

只要科技能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肯定就能跟着水涨船高,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和省机械厂的厂长见完面之后,姜姝下午又给省机械厂的员工上了一堂简单的机械制造课,大家都听的很认真。

忙碌的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等第三天,姜姝可算清闲了下来,又和陈念继续逛了一趟省城。

第四天,任务完成以后,司机开车带着姜姝和陈念返回县城,至于陈父,则是直接留在省机械厂任职。

姜姝看着开车晃晃悠悠的司机师傅,忍不住问道,“师傅,这车速估计只有五六十码吧?能开的再快一点么?”

安丰县和省城大概一百多里的路程,按照五六十码的速度,刚好两个小时就能回去。

要是速度快一些,开个八十一百的,时间能大幅缩短,姜姝是个急性子,不喜欢在车里慢悠悠的晃。

听到姜姝的询问,司机师傅解释道,“这车最多只能开六十,可不能再快了。”

姜姝惊诧道,“最快只能六十?也太慢了吧?”

说到这事儿,司机师傅便同姜姝聊了起来,现在国内轿车的速度就是这个德行。

他们机械厂给配的车还是新车,这要是那种老旧的车,速度会更慢。

现在国内造车的水平技术很低,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而且现在国内造车供应非常紧缺,和买其他东西一样,都是按指标来的。

如果没有购车指标,有钱也买不了。

姜姝听到司机师傅的话,倒是想起来了,这个年代的造车技术远远比不得后世。

可是这极限六十码的车速确实太低了,跟后世的电瓶车差不多。

姜姝琢磨着,要不要查找些资料,对造车技术加以改进,将车速给提上去,这样无疑能让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起来,继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不过省机械厂主营的业务不是造车这一块,辽省算是国家的重工业区,有专门的造车厂。

机械厂如果能和造车厂达成合作,申请一条自己的造车线,也不是不可以。

这事儿姜姝暂时还不着急,从长计议,以后慢慢来。

司机师傅很贴心,一直将姜姝送到红星生产队的家门口。

姜姝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东西下来。

除了给宋家人买了东西,姜姝还带了不少营养品滋补品给牛棚的长辈们补身体。

另外她还买了些学习用品,等开学以后,免费捐赠给学校,让学校奖励给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6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