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倒斗

作者:餮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99章 龙生九子

书名:倒斗 作者:餮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5

第一百九十九章龙生九子

大家伙收拾完东西就又开始寻找爰剑的悬棺了,就在这个时候孙江河悄悄的对孙峰说道,峰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走出这里面的出口就在湖里。

而且妖僧爰剑的悬棺,也应该就在这里,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至于具体位置,我看就在这片湖泊里面的,某一个地方。

这个时候铃木先生没有问,所以孙江河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雨过天晴,天地之间又是一片阳春白雪的景象,众人如同像是在山水画中漫步。

但是这个地方的地形就是一个火山口,四周都是雪山,中间是一片湖泊,大家伙围绕着湖边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好在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倒是没怎么觉得累,另外一个也是这里的路况,大多数都比较平坦,许多地方都还可以看出来,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但是也有特别险要地段,那就是穿山越岭的栈道,通过陡峭的悬崖峭壁之上,而且这些栈道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甚至是雷击,却依然还可以使用。

这些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的路,也有在石崖上凿成台级,形成攀援上下的梯子崖,还有在陡岩上凿成的隧道或半隧道。

因为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大家伙走到这里,必须面壁贴腹,屏气挪步,才能一次通过。

在通过栈道以后,铃木先生一边掏出手绢擦汗,一边询问孙江河这是一条什么路,怎么就这么难走,这样的路段真是难以想象,当时的人是用什么方法修建的。

孙江河随即说道,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中国在战国时即已修建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直到目前为止,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仍有类似的栈道,供人、畜通行。

孙峰听了父亲的话,又补充说到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不过栈道现在的含义比较广泛,如园林里富有情趣的楼梯状的木质道路,即称为木栈道。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这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

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

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叫栈道。

同时为了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建起房亭,这就是阁亦称栈阁,相连贯的称呼,就叫栈阁之道,简称为栈道。

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四川,就修筑了栈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到西汉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谠洛道和子午道四条通蜀的栈道。

栈道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或凿山为道,或修桥渡水,或依山傍崖构筑用木柱,支撑于危岩深壑之上的木构道路。

孙江河和孙峰父子俩对眼前的栈道,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些有关于栈道的知识点,让众人听得是张口结舌。

可是这依山傍水修建的环山路,到头来也只是一个大圆圈,大家伙是怎么走也只是围绕着,中间这片碧波荡漾的大湖转悠。

最后还是铃木先生忍不住说道,孙先生要我说此处虽好,但是这里终究不是我们久居之所,目前当务之急还是早点找到,爰剑的主墓室才是。

要不然这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就如意这里的天气一样,阴晴冷暖变幻无常,要我看这里表面上看,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感觉是一片祥和之气。

可是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风云诡变,到处都是凶险异常,所以依我之见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找到悬棺,然后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才是王道。

孙峰听见铃木先生突然提到悬棺这两个字,马上警觉的问到,咱们可是第一次到这里,铃木先生怎么就知道,爰剑下葬的方式是悬棺呢。

听见孙峰这么说,铃木先生也知道自己一时心急说漏了嘴,马上改口说道都是道听途说罢了,要说我怎么知道,其实还不如说我,什么情况都不知道才对。

孙江河这个时候也不想,和铃木先生玩语言游戏了,所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诸位刚才都沿着这条路走了一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大伙发现什么端倪了吗。

众人听见孙江河这么问,都一时间蒙圈了,要说有什么端倪那就是眼前的栈道,修在悬崖绝壁之上,倒是有鬼斧神工之妙,其他的端倪可是没看出来。

不过要说这心细如发到头来,在细微之处还得是女人的心思,这时候一边的唐红突然回答道,端倪倒是有就是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在这一路之上每隔等同的距离,就有一根直径一米粗的盘龙石柱,而且每根石柱上都有一根,碗口粗的铁索链延伸到湖里。

而且在这个环形山路上,这种石柱正好有八根,而且每根石柱上都刻着一爻,同时还是按照八卦的顺序,有序排列组合的。

我觉得这八根盘龙石柱的存在,在这个地方出现,绝对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一定是有某种,未知的力量或者是用途的。

孙江河听了自己未来准儿媳妇的分析,禁不住高兴的点点头,说了一句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就叫慧眼识珠啊。

根据我的判断这八根盘龙石柱,就是找到爰剑悬棺的关键所在,要知道爰剑可是一个密宗泰斗,要不是他杀心太重,最后遁入魔道,落得一个万劫不复,那么以他的修为说不定,早就已经是一代宗师了。

要知道密宗讲究的就是阴阳调和,所以自从咱们一来到他的陵寝,无论是在地表的行宫,还是在地下的墓室,到处都是阴阳互生之势。

更有甚者还是阴中有阳,阳中生阴,同时你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八根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一尊石兽共计八尊。

要知道这龙生九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和螭吻。

囚牛,是龙和牛的儿子,也是九子中的老大。

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

老二睚眦是龙和豺狼的儿子,豺身龙首。

古代史书记载睚眦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刀环、刀柄、龙吞口经常雕刻睚眦的形象。

老三则是嘲风,是龙和鸟的儿子,为鳞虫之长,平生好险又好望,常以其形状作为殿角的装饰。

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龙的第四个儿子蒲牢,是和蛤蟆生的。

传说蒲牢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形象。

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鲸,所以遇鲸则鸣。

排行第五的狻猊,是龙和狮子生的,形状也像狮子。

狻猊喜欢静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多用狻猊装饰。

第六个龙子赑屃,又名霸下,是龙和乌龟生的,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于驮负碑础。

传说赑屃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

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浚河道,为治水做出了贡献。

龙七子狴犴,是龙和老虎生的儿子,又名宪章。

狴犴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虎头形的装饰就是其形象。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第八个龙子负屃,传说是龙和龙生的儿子,因此长得最像龙,负屃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传说中,负屃十分爱好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

第九个龙子螭吻,口润嗓粗而好吞,是龙和鱼生的,常见于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中。

螭吻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龙头鱼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辟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04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