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青囊尸衣2鬼壶

作者:鲁班尺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七十四章

书名:青囊尸衣2鬼壶 作者:鲁班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7

香喷喷的炖鲶鱼摆在了东屋的炕桌上,那鱼都是整条烧的,扁平的脑袋,口周生有数条长须,黄滢滢的鱼身上撒了些嫩绿色的葱末,又好看又好吃,那条最大的“女鲶鱼”,就撂在了客家嬷嬷的面前。

“松花江的开江鱼,因为猫了一个冬天,所以味道特别的好,你们在南方是吃不到的。”李地火老爷子躺在炕梢,对嬷嬷和沈才华说道。

“呵呵,这条女鲶鱼是老爷子特意给你的都不让老二吃”葛老二有些不满的说道。

客家嬷嬷微微笑了笑,低下头来用鼻子凑在那条肥大的鲶鱼身上嗅了嗅,果然有种淡淡清爽的肉酯清香。

“这在台湾叫塘虱,味甘性温,补中益阳,强精壮骨,有利小便,疗水肿的功效。”客家嬷嬷点头说道。

李老爷子微笑着不语。

“可是这东西却喜食腐烂的人尸”客家嬷嬷接着说道。

李老爷子的脸色微变。

“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吃过塘虱以后,皮肤上容易生长一些东西,医生称作荨麻疹。”客家嬷嬷似乎并未留意老爷子的表情,自说自的。

李老爷子干咳了两声。

“若是腐烂的人尸有寄生虫的话,便会随着食物链进入了这鱼的体内”客家嬷嬷嘿嘿说道。

李老爷子面色颇显苍白。

“世间上,有些寄生虫可以熬过一百度水温的炖煮,仍然存活在这塘虱的体内。”客家嬷嬷举起了筷子。

李老爷子紧张的瞪大了眼睛。

客家嬷嬷望了沈才华一眼,柔声说道:“才华,记住,通常寄生虫都躲藏在眼睛的后面”话未落音,客家嬷嬷出筷如闪电,挑翻那条“女鲶鱼”的眼珠,然后往内一挖,夹出来一条小如火柴棍般大小的“蠕头蛮”来

那条蠕头蛮蠕动着秃顶的脑袋瓜,身子扭曲,短短的四肢挣扎不已,两只小小的三角眼忿怒的盯着客家嬷嬷。

沈才华看的已是目瞪口呆,嘴里结结巴巴的问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嘟嘟在一旁歪着脑袋仔细的打量着,扒在才华的耳边小声说道:“像是某种不知名的蠕虫。”

此刻,李老爷子已是面如土灰,额头上沁出冷汗。

“哈哈,小虫子,小虫子”葛老二兴奋不已的叨咕着。

“真的是有,有寄生虫”李地火口干舌燥的说道。

客家嬷嬷面无表情的吩咐着:“葛老二,取火来。”

葛老二闻言屁颠屁颠的跑去灶间拿来了一盒火柴,兴致勃勃的擦燃一根,客家嬷嬷夹着那条小虫凑到了火苗上。

“吱”那小虫痛苦的叫了一声,目光瞟向了老爷子。老爷子闭上了眼睛,眼角湿润,脑袋扭过一边,不再搭理了。

客家嬷嬷冷笑着手腕一翻,将小“蠕头蛮”的脑袋放在了新擦燃的火柴上,那虫子痛苦的扭动着身躯,不一会儿,通体就烧焦了,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腐尸的臭味儿。

“李老爷子,我来串门啦。”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村长的说话声音。

“什么味儿,好臭啊。”村长迈进屋门,鼻子嗅了嗅,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烧虫子玩儿呢。”葛老二笑嘻嘻的说道。

村长低头看了看炕桌上的饭菜,咂咂嘴说道:“李老爷子,没整两盅啊”

“想吃就吃呗。”李地火睁开了眼睛,没好气儿的回答道。

客家嬷嬷微微一笑,一语双关的说道:“这鱼可以吃了。”

葛老二迅速的取来了一瓶高粱烧和两只破旧的茶缸子,往里面斟了些酒,然后端起一只缸子,扶老爷子倚靠在了炕柜旁,熟练地喂他喝了一口。

“葛老二炖鱼的手艺还真不是吹的,比那些妇女们可强老了。”村长“咕嘟”一口下去了小半缸子,夹了快鲶鱼肉塞进了嘴里,吧嗒着说道。

“才华,我们出去吃吧。”客家嬷嬷拽着沈才华出了房门,各自拿了个苞米面大饼子回到了西屋里。

“嬷嬷师父,那是条什么虫子”沈才华边啃着大饼子问道。

“蠕头蛮,是一种远古最诡异的生物,一般都在地底下生活,很少跑出来的。”客家嬷嬷解释说道。

“哦”沈才华应了一声,接着问道,“师父,我们今晚要捉的鬼也和蠕头蛮有关么”

客家嬷嬷赞许的目光望着才华,说道:“嗯,不错,孺子可教,对了,师父教你的人身36要穴记住了么”

“记住了。”沈才华回答道。

“背给师父听听。”客家嬷嬷吩咐道。

“是,师父,”沈才华咽下最后一块大饼子,开始背诵道,“人身36要穴,分为死、晕、哑、麻各九穴。死穴有天灵、气门、当门、脐门、下阴、脑海、天隙、背粱、脊心九个;晕穴是太阳、闻听、腮角、玄机、将台、期门、章门、尾龙、涌泉;哑穴也是九个,肩井、哑门、凤眼、入洞、凤尾、精促、笑腰、腕脉和太冲。”

“不错,麻穴呢”客家嬷嬷由衷的赞许道。

“九个麻穴分别是,巨骨、天柱、臂儒、曲池、虎口、白海、委中、筑宾和公孙穴。”沈才华一口气的背诵了人体36要穴,这是习武之人最基础的知识。

“师父考考你,背粱和脊心两个死穴位于何处”嬷嬷微笑着说道。

“背粱穴,头颈后脊骨上数第七节,脊心位于腰脊骨由下上数第七节,都是人体神经中枢,也是脊节最薄弱之处,两穴称之为上七下七。”

“那么笑腰哑穴呢”嬷嬷再问道。

沈才华张口即答:“笑腰穴位于后背下肋骨末端,即人体的软腰部,肾脏位。”

“才华真的是绝顶聪明啊。”嘟嘟摇头晃脑的奉承说道。

“才华,以上死暈啞麻36要穴,乃是人身致命要害,如被击中,重死轻伤,日后万万大意不得,切记。”客家嬷嬷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知道了,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去捉鬼呢”沈才华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的问道。

“今晚子时,师父捉了两条小蠕头蛮,大家伙还在后面呢。”客家嬷嬷若有所思的说道。

是夜,月色清凉如水,妖窝铺屯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沈才华合衣躺在炕上,尽管连日来的旅途颠簸令其有些疲惫不堪,但此刻他的心情却是亢奋之极,半夜里去捉鬼,这种事情简直是太刺激了。

盼呀盼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着,最后终于等到了亥末时分。

客家嬷嬷翻身站在炕上,轻轻的拉开了贴着窗户纸的上扇木格窗,然后悄声对沈才华说道:“时辰已到,我们可以走了。”说罢一手抄起了小才华,身子一纵,悄无声息的从窗口径直窜了出去。

“我也去。”嘟嘟轻拍翅膀跟随着飞出,静静地盘旋在半空中。

妖窝铺是个不大的屯子,总共只有几十户人家,此刻人们早都已经熟睡了,可以隐约的听到那些土房之内传出来一阵阵轻微的鼾声。

来到了屯子中央的场院之上,客家嬷嬷放下了沈才华,开始讲解捉鬼的步骤:“蠕头蛮肯定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它通常会隐匿在人的身体里,并经常在夜半子时控制宿主出来活动,不易被人发觉。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沈才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客家嬷嬷微微一笑,道:“就是打呼噜的鼾声,它为了掩饰自己的存在,尽量装做与人的鼾声相似,如果仔细听,就完全可以分辨得出来。”

嬷嬷想培养沈才华的阅历与应变能力,所以讲的尽可能通俗明了。

“蠕头蛮的鼾声是什么样子的”沈才华好奇的问道。

“人打呼噜是气流通过咽部软组织所振动而发出的响声,频率相同,因此很有节奏感,而蠕头蛮则不然,它控制着宿主发出鼾声,其音参差不齐,有时还会骤然间停下,用以观察周围的动静,然后再继续的发出鼾声,只要我们留心,则是不难分辨的。”客家嬷嬷详尽的解释道。

“那我们要挨家挨户的去偷听么”沈才华疑惑道。

“不错。”客家嬷嬷点点头。

“有的人家里有狗,听到动静是会叫的。”沈才华提醒道。

“所以师父要教你祝由神功第三式行尸走肉,可以让那些狗统统闭嘴。”客家嬷嬷自信的说道。

“大狗小狗都不叫了么”沈才华半信半疑。

“当然,首先,你得先记住咒语,曱曵曶曷书曺曻朁”客家嬷嬷清晰的念出了行尸走肉的巫咒。

沈才华听罢随即复述了一边,丝毫不差。

客家嬷嬷满意的点点头,心道,这孩子真的是一点就通,可比那个何五行强的太多了。接着,她讲述了“肢舞”的手法要领,小才华一一记下,脑海的记忆深处仿佛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行动了。”客家嬷嬷满意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7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