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娱乐家

作者:白王上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九章 明朝那些事

书名:文豪娱乐家 作者:白王上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1

“难道是跟风我的作品”

带着这个心思,宇文相很理所当然的点开了书籍。

第一章: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年造反这个猛。

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看完这一段,宇文相立即便明白自己自作多情了,因为这风格和自己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

“这什么写作手法”

虽然风格不同,但是宇文相这个写历史出身的,隐约从他看到的这段文字之中产生了兴趣。

思索了一番。宇文相最终没想到这是什么写法,于是便接着往下看,希望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切的事情都从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时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农民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干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

他的父亲我们介绍过了,叫朱五四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行文很老道,有些历史知识。”

宇文相一边看着明朝那些事一边在心中暗自评估。

不过很快,宇文相便意识到很严重的一件事,自己竟然没有如最开始那般看不进去网络文学了。

“这本书应该不属于网络文学吧,这个作者来这里写书真是亏才了,不知道能不能挖到我的名下”

在华国,一本书出版的时候,除了印制有原著作者以外,还可以印制合著作者,或者某某名家力荐之类的。

此时宇文相的心思便是把他看到的这本书作者挖到自己名下,然后在出版之时把自己的笔名也冠上了。

之所以产生这种心思,是因为宇文相隐约有种预感,那就是这本明朝那些事可能会火。

华国的出版业,新人作品被冠上名家的名字的,不在少数,因为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书籍的销量,还能提升书籍创作者的名气,一箭双雕的好事,没人不会去拒绝的。

“待会给我看看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的作者,看能不能联系到。”

宇文相给他的助手发了一条短信,然后继续看明朝那些事正文。

王晨是祁明的铁杆书迷了,祁明的每一本书他都不会错过。

听闻祁明会在晚上大早坐在电脑前刷新起纵的网页。

到了八点之后,王晨突然发现起纵搞得这个猜作者活动,当即便一下子兴趣十足。

“我这双火眼金睛,启明先生的书籍还能逃得了让它逃了,我还是什么铁杆”

心里这么想着,王晨手握着鼠标开始翻书库。

“这本情节一般,肯定不是”

“故事情节一般,不是”

“好虽好,但是启明先生的水平肯定不会这样。”

“这本虽然有偏向传统文学的文风,但是应该不是。”

一连看了几十本书,王晨不停的在心里对看过的书籍作评价。

“明朝那些事这书名有意思,这好像和最近大火的传统文学明龙有些撞车啊。”

看到明朝那些事书名,王晨便点击了观看。

“有意思”

一看到开头,王晨一下子便来了兴致。

“把朱元璋的一生用这种形式来写,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算是创新吗”

“登记户口本的人一定会眼花,这个作者说话好风趣。”

“这书是正史啊,而且是用诙谐语气来描述的正史,我喜欢”

“不错,真心不错。”

浏览到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王晨一下子便被吸引了,一度忘记了继续寻找祁明书籍的念头。

“在看一点,在看一点我就出去。”

这么想着,王晨把明朝那些事加入了书架,接着继续往下看。

朱重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为,他要吃饭。

在此时,朱重八的梦想是好好的活下去,到十六岁的时候,托村口的吴老太作媒,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儿女的名字可能是朱三二、或者朱四零,等到朱三二等人大了,就让他们去地主刘小德家放牛

“笑死我了,这写作手法,也是没谁了,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儿女的名字可能是朱三二、或者朱四零,这本书的作者现实生活中肯定是个逗逼,绝对是。”

王晨此时一下子忘记了这两天工作室产生的不愉快,全身心的进入了明朝那些事的阅读当中。

这就是十六岁时的朱重八对未来生活的幸福向往。

此时的中国,正在极其腐败的元王朝的统治下,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认为在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们甚至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都杀掉,然后把土地用来放牧,从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能用来收钱。

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怕了吧,那我不出去还不行吗不干事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钱,要收“撒花钱”,服了吧。

于是,在这个马上民族统治中国六十余年后,他们的国家机器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不堪重负的骆驼,只等那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很快就到了

“真的假的”

看到文中描述,王晨不禁表示怀疑,虽然元朝的所作所为,王晨知道一些,但是像他此时看到的这么恐怖的,他还是头一次知道。

思来想去,为了验证真伪,王晨动用了千歌搜索。

一番搜索之下,王晨服了,因为他所看到的文中关于元朝所收取的税收,都是真的。

“马丹,这元朝怪不得灭亡,啥都不干还要缴纳撒花钱”

嘴里骂着,王晨却忍不住继续往下看,同时这也无声增加了王晨期待看到朱元璋推翻元朝的心情。

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他给中国带来了两个灾难,同时也给元挖了一个墓坑,并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他想的很周到,还为元准备了一个填土的人:朱重八。

当然朱重个重要的任务。

这一年,他十七岁。

很快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到他的身上,但同时,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在等待着他,只有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历经苦难,投入火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成为光芒万丈的神鸟。

朱重八,来吧,命运之神正在等待着你

一口气看完了明朝那些事第一章,王晨此时心头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

“看书能增加历史知识,而且都是真实的,这真是独此一家啊,这本书的作者真是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3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