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阴灵之路

作者:柳明暗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79章 第 79 章

书名:阴灵之路 作者:柳明暗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59

“因为哪怕撇开家世等等其他的东西去, 孟彰你也是可交之人。”

面对孟彰的那个问题, 静默少顷后的王绅回答道。

到这一刻,即便是王绅自己,也不觉有些恍然。

是了,抛开其他的种种表面原因, 真正驱动他先去寻找大兄王璇、后又找上孟彰的理由, 就是这个了。

他打从心里认为,孟彰是个可交之人。

他认为, 哪怕是跟太学里颇有声名的谢尚比起来,在这方面孟彰也是不差的。

既然王绅与他坦诚, 孟彰也没有跟他遮掩。

他收敛了面上惯常带着的笑意, 凝望着对面的小郎君。

“可即便我与你相交, 真要到了我等背后的家族立场、利益相悖时候,你我也必然得割席不是”孟彰问。

王绅沉默了一下,明白了孟彰的意思。

“可是世家子与世家子之间,”他有些不甘心,问, “也是能有过命交情的。”

孟彰颌首, 承认了王绅的说法,但他却也同时询问了王绅一个问题:“但那对结果有影响吗”

王绅哑然。

孟彰笑了开来, 似平常一样。

“王绅,无论如何,我等总也是同窗, 不是吗”

王绅紧抿着唇,不说话。

孟彰对他颌首,抬脚向前走去。

越过王绅时候,孟彰又听到了王绅的问题:“琅琊王氏有琅琊王氏的立场, 我也有我的立场,何况作为琅琊王绅,我本身也代表着琅琊王氏的部分立场。”

“只要我们的立场是一样的,那立场的差异就不可能成为问题。所以”

孟彰停下了脚步。

王绅重又抬起眼睛看定已经往前走出一段距离的孟彰,“你的真正立场,到底是什么”

出自武帝司马檐心腹孟梧一脉的孟彰,他自己并不是循依武帝司马檐的默许,归附于慎太子殿下的吗

孟彰侧了身回来看王绅。

他其实不惊讶这个小郎君能够捕捉到这重信息。毕竟这一次,他并没有多做遮掩;毕竟,这小郎君是琅琊王氏的嫡支。王绅他还不至于愚钝到那般程度。

“你是怎么看待这天下的呢”孟彰问。

“怎么看待”王绅喃喃重复,“这天下”

孟彰先颌首应了,然后就静静等待。

王绅面上困惑与不解越渐深重,到得最后,他也没有抓住灵光破开这层层迷雾,只能对孟彰道:“我不明白。”

这天下,是司马氏的天下,也是诸世家的天下,不是吗

从曹魏时候,魏帝与诸世家望族共议,拟定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以后,这天下,就是皇族与世族共掌的天下了。

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情,不是吗为什么

为什么孟彰要来问他这个问题。

孟彰一时失去了言语的兴致,他回转目光,继续往前走。

王绅往前急走两步:“孟彰,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孟彰走出了这一片被隔断了音声的空间,渐渐走远,只留给背后那王氏小郎君一句话。

“那便待你想明白了再说吧。”

王绅怔怔愣愣地看着,许久没能反应过来。

直到后来,王氏马车的车夫悄然回转,站在他身后,他才恍然回神。

“绅郎君,”车夫察觉到了,躬身低声提醒道,“童子学那边的开课时间快到了,绅郎君你要再不走,就该”

迟了。

王绅回神,随意对那车夫点头,也就走了。

一面走,他一面还在不停地琢磨着几个问题。

孟彰,他问他那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他刚才是不是有点失望了

琅琊王氏的车夫站在后头,遥遥看着嫡支这位小郎君一脚重一脚轻的失神模样,也很有些糊涂。

安阳孟氏的那位小郎君,到底跟他们家的小郎君说了什么了,竟让他们家的小郎君这般地魂不守舍

撇下王绅一路往童子学学舍去,但他才刚刚走入童子学学舍的范围,就在拐角处见到了正等候着他的顾旦。

顾旦见得他,先礼节性地与他一礼,然后便站直了身体。

孟彰颌首回应,但也很有些奇异,便问他道:“你怎地就等在这里了”

顾旦固然是孟彰在太学里的书童,需要为孟彰料理不少杂事,但孟彰习惯了自理,自己随手就能做的事情都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并不需要顾旦来帮忙,所以平常时候,顾旦其实也是比较轻松的。

像晨早太学书童得在童子学外等候童子学生员到来这样的事情,孟彰和顾旦商量着都给免了。

是以冷不丁在童子学学舍外头看见顾旦,孟彰也是真的奇异。

“可是有事”他问。

顾旦对他道:“并不是我,是史磊史先生。”

“史磊史先生”孟彰也有些恍然了,“可是史磊史先生离开的时间确定下来了”

近日事情有些多,孟彰险些都要将这件事给忘了。

顾旦点头,不等孟彰来问,先就给出了答案。

“就在今日下午。”

“今日下午”孟彰沉吟着点头,似乎也已经有了决定。

顾旦细看他,但想了想,也没有再多问,只看了一眼孟彰的身后,转换过话头。

“你刚才是碰见谁了吗”

孟彰看他一眼。

顾旦回望他,眉眼平和,跟他道:“才刚,琅琊王氏那位小郎君在这太学里的书童特意与我示好了。”

孟彰摇摇头:“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

顾旦笑了笑,也道:“如此么。”

孟彰忽然问他:“你不太喜欢他”

顾旦坦然摇头:“都无甚交集,何来不太喜欢之说”

孟彰问:“那”

顾旦想了想,对孟彰道:“那小郎君不愧是琅琊王氏嫡支里养出来的,自我。”

自我

孟彰咀嚼着这个词。

自我,严格来说没有褒贬之意,它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可将顾旦整一句话给听完,这“自我”两个字,就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

孟彰摇摇头,将这件事情轻松放下。

“你先回去吧。”孟彰对顾旦道。

顾旦点点头,没有多问,直接就转身走入了童子学里,往学舍的西厢房而去。

孟彰则另寻了道路,往另一个院子去。

当他叩响虚掩的房门时候,罗学监正在案前细看着一份卷宗。

听得叩门声,罗学监抬头,唤道:“进来吧。”

孟彰这才推开门扉走了进去。

见得是他,罗学监似乎并不意外,只问他道:“孟彰,你找我有事”

孟彰颌首,问:“学监,我听说史磊史先生今日就要离开童子学”

罗学监点头,随手放下卷宗。

“你听说了”他问,然后回答孟彰的问题,“是这样的没错。史先生说他已经有些等不及了,正好新的先生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便允了他。”

孟彰看定罗学监,问:“不知史先生准备什么时候走呢我能否送他一送”

罗学监听得孟彰的这个请求,目光也定定看住孟彰,似乎想要从孟彰眼里、身上看出些什么来一样。

半饷后,罗学监率先收回了目光。

“史先生本是准备在未时整离开学府的,他原说要悄悄地走,没想惊动太多人。不过你的话”他想了想,才回答孟彰道,“应该是可以的。”

“到时候,你随我一起来就是了。”

孟彰面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他抬手,对罗学监一礼:“多谢学监。”

罗学监摇摇头:“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顿了一顿,他更提醒孟彰道:“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学舍里去了,若不然,就该迟了。”

孟彰再一礼,便要退出这一处正房。

罗学监想起了什么,叫住了将将走到门槛前的孟彰,对他道:“你回学里以后,也问一问学舍里的其他生员们,看他们可也有意要送史先生一程的倘若有,你们便一起来。”

立在门边处垂手静听的孟彰应了一声。

看着重新虚虚掩上的门扉,罗学监出神一阵,才收回目光。

“这心思细且多的小郎君。”

因着顾旦、罗学监两厢接连的耽搁,晚走的王绅居然还是抢在孟彰面前,先迈入了童子学学舍的门槛。

乍然见得那处仍自空荡荡的坐席,才刚回过神来的王绅又有些愣。

是以他也没有看见,在他走入童子学学舍的那一刻,坐在他两侧位置的谢礼与庾筱悄无声息地对视了一眼。

“看王绅这副样子”庾筱给谢礼传音道,“他大概还是失败了。”

谢礼是一点不惊讶,他给庾筱回音:“我早说了,孟彰那小郎君就是个软硬不吃的性子,不是我们先与他坦诚,他就能够如我们所愿真正接纳我等的。”

越过王绅,庾筱直接看向了谢礼,再传音道:“那你说说,我等该怎么办”

谢礼一时沉默。

庾筱看得,也有些心急:“你们家不是已经出了两个能给孟彰交好的郎君了吗”

虽然都只是旁支,而不是嫡支。

“孟彰与谢远结交的那会儿,你可也在场呢你真的就什么都看不出来”

说着说着,庾筱想到了什么,看向谢礼的目光有些疏淡。

“还是说,你根本就是不想告诉我,告诉我庾氏反正你陈留谢氏已经算是跟孟彰搭上线了,哪怕只得谢尚、谢礼两个,你们也完全不用着急的,不是吗”

谢礼听着庾筱的话,很有些无奈。

“我谢氏没有这个意思”

庾筱只凝望着他,并不说话。

但光看庾筱的目光,谢礼就知道,这一次不拿出一个说法来,怕是他们两家就该落下些嫌隙了。

沉吟一阵,谢礼与庾筱道:“这两日时间里,我远族兄曾三次出府访友。”

庾筱集中精神。

她知道,这一次谢礼是真的拿出些东西来了。

“那个谢远两日时间里三次出府访友”

谢礼悄然颌首。

庾筱心中念头不住转动,很快问谢礼:“谢远他拜访的都有谁”

既然已经开了个头,接下来的事情,谢礼也不会遮掩。

便是他要遮掩,也不可能遮掩得住。

颖川庾氏自有手段,他们先前没有留意到远族兄的反常,一是因为谢远乃陈留谢氏郎君,倘若不先知会一声陈留谢氏直接窥探他的踪迹,那便是他们颖川庾氏对陈留谢氏的挑衅;二也是因为他们着实没有太将远族兄放在眼里。

谢礼暗叹一声,给庾筱道出了三个名字:“石青、沈书、张覃。”

“石青、沈书和张覃”庾筱重复着这三个名字,很快恍然,“帝都洛阳中的诸多符道大家中的三个”

谢礼微微颌首。

庾筱看着谢礼的眼中带出了几分异色。

她是真的没有想到,不过区区一个谢远,居然能有此人脉,直接勾连帝都洛阳中的三个符道大家

但弄清楚了归弄清楚了,真正的关键,庾筱还是没能想明白。

“谢远,他去找那三个符道大家干什么请他们制符”

谢礼闭着嘴,不说话。

庾筱重又抬起目光觑了他一眼,没甚好气,直接道:“你就只能告诉我庾氏这些”

谢礼这回倒是点头了。

庾筱一时气结,狠狠瞪了谢礼一眼。

待她回转目光时候,却冷不丁撞上了正皱眉凝望着他们两个的王绅。

庾筱心跳骤然失律。

稳住心神后,她自然而然地回望王绅,给王绅传音:“你在看什么”

王绅若有所思,只是他并不回答,反问庾筱道:“你们是在传话”

庾筱与谢礼对视一眼,再看向王绅时候,却见王绅正凝望着他们,神色间隐隐透着些执拗。

怕是没那么容易将事情给揭过去了。

庾筱与谢礼目光一个碰撞,随后各自收回。

“我们是在交换彼此的情报。”庾筱给王绅回音。

“情报”王绅想到了什么,一时脱口而出道,“我也要加入。”

“可以。”谢礼道,“但我们彼此交换的情报,得对等。”

庾筱也点头。

王绅就道:“自然。”

谢礼抢先一步,将才刚他说予庾筱的话给王绅重复了一遍。

庾筱侧头看他,目光奇异,谢礼只作不见,神色甚为自然。

庾筱撇了撇嘴,但还是开始琢磨起自己该拿出个什么样的情报来。

王绅这会儿却没有留心谢礼、庾筱两人之间的眉眼来往,他目光发怔,心神间一个个念头流转碰撞。

有什么东西,在那念头的碰撞与交汇间呼之欲出。

谢远、符道大家、天下

怔愣许久,王绅忽然往庾筱、谢礼处提出了一个问题:“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谢礼、庾筱齐齐一愣,对视一眼后,庾筱先回答王绅道:“没有啊。这天下,不还是仍然维持着表面上的稳定吗纵有暗流,也都只拘在暗处里呢。”

庾筱一面说话,一面望向谢礼,想要得到谢礼的附和。

但谢礼没有回应她,连一个眼神都没有。

他眉眼低垂,似乎是想要在记忆里搜刮到什么关键的东西。

王绅也察觉到了,他看也不看庾筱,目光定定看住谢礼。

在庾筱、王绅两人的目光注视下,谢礼的脸色不见缓和,反倒越发的沉凝。

可这沉凝,与早先时候的困惑沉思是不同的。庾筱和王绅看得清清楚楚。

“你想到了什么,阿礼”王绅急问道。

庾筱虽没有出声,但面上眼底也尽是催促之色。

谢礼不说话,先看了王绅和庾筱一眼。

王绅也好,庾筱也罢,都在顷刻间领会了谢礼的意思。

庾筱直接就道:“你放心,我会拿出等价的东西来的。”

王绅也点头。

谢礼轻舒一口气,但神色却仍未见放松。

“你们可曾留意过近来的天时”

“天时”庾筱皱眉,不明白他们说的这些事情怎么又跟天时拐到一起去了。

谢礼轻声传音,看着正缓步从外头走进来的小郎君:“近来的天时不对,少雨,有干旱之象。”

庾筱仍是有些不耐烦,但王绅却像是听到了洪钟巨响,须臾间将一切事情串联起来。

“原来”他低低叹着,“是这样。”

庾筱偏头看了看将她撇下的王绅,慢慢地将目光挪向谢礼。

谢礼就给她说得更明白一些。

“近来天时不对,少雨,有干旱之象。为了缓解灾情、保证田间地头里的产出,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起云符、行雨符这一类符箓的消耗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远族兄他这两日接连拜访三位符道大家,为的大抵就是这件事”

谢礼点得这样透彻,庾筱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她目光看定缓步往自己坐席那边去的孟彰,很有些怔忪。

“谢远跟他是在做这些事”她传音道,似乎是在询问,但似乎,也仅仅只是道出一个事实罢了。

谢礼不点头也不摇头。

他知道,此时的庾筱并不需要他来肯定什么。

孟彰越过了王绅、谢礼和庾筱这一列,在自己的坐席上坐下。

庾筱沉默少顷,看向了王绅。

谢礼也将目光转了过去。

王绅片刻无言,将方才孟彰与他的对话给谢礼、庾筱两人说道了出来。

谢礼甚有诚意,王绅也不愿占他的便宜,索性便将这件事给拿出来了。

“所以,我等的猜测竟是真的,孟彰他”

“在皇族司马氏的诸位郎君之外,另有立场。”

天下

这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敏感的字词。

皇族与世家俱都在这天下之中,但皇族与世家,又都侵蚀着这天下。

孟彰立于天地这一侧,并不意味着他会得到天下各方的支持。

恰恰相反,这天下的各方势力,大抵都会是孟彰的阻碍。

“我们要阻止他吗”庾筱先问,但不等谢礼与王绅的目光投注过来,她自己先摇头了,“只从我自己来说,我竟然不想阻止他。”

王绅、谢礼也是一阵沉默。

学舍外头,先生已经从东厢房那边出来了,正往他们这边走。

庾筱看了一眼外头,收回目光的同时,快速与王绅、谢礼传音道:“我闻说,昨日里孟彰往安阳孟氏族中传话,说希望安阳孟氏族里禁绝五石散。”

王绅、谢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奇异。

颖川庾氏这是

将自己的手伸到安阳孟氏族里了

一面跟孟彰示好,一面却这样挑衅安阳孟氏、挑衅孟彰,颖川庾氏到底是想怎样

只一眼,庾筱就明白王绅、谢礼两个在想的什么。

她狠狠等了两个小郎君一眼,给她的家族辩解道:“我们不是从安阳孟氏听到的消息,我们是在安阳温氏那里听来的。”

“安阳温氏”王绅低低道,若有所思,“你们颖川庾氏在盯着贾氏一族”

庾筱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盯着贾氏一族的目光还少了吗你们家也不一样的动作”

大家都一个样子,谁能清清白白站在高处俯视旁人

王绅、谢礼只笑,不说话。

庾筱想了想,显然觉得这个消息不太够份量,便又加了一码。

“安阳孟氏族里,拒绝了孟彰的提议。”

王绅与谢礼脸色微动,但又很快稳定下来。

“家族庞大,便会有不同的声音。”他道,“安阳孟氏族里,该也有明眼人才对。”

真当五石散是什么仙药了吗哪一个都离不开它

庾筱不说话。

谢礼却道:“五石散在安阳孟氏族里应该不只是一副玩乐时候用的秘药才对。”

“是因为安阳孟氏族里有人想要站队了”谢礼问。

说话时候,他目光也看向了庾筱。

坐在谢礼、王绅、庾筱后头的孟彰抬眼,看向了前方的三个小郎君、小女郎。

他们说话都已经说了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够

不是孟彰要多管闲事,而是他想得明白,这三位小郎君、小女郎现在正讨论的,该是与他相关的那些事情。

刚刚从上面走过来的时候,这三人看向他的目光实在是有些怪异,孟彰想装傻都不能。

察觉到从后面投来的目光,谢礼、王绅、庾筱三人最后交换一个目光,各自收敛了心神。

上首的先生也堪堪在教案前站定。

他目光扫视而下,在谢礼、王绅、庾筱身上多停了一停。

谢礼、王绅、庾筱更是坐得笔直。

先生收回目光:“今日,我与你等宣讲的,是如今这天下的修行局势。”

孟彰也坐直了身体。

上首的先生目光扫过各位童子学生员,面色不改,只继续道:“如今这天下的修行格局,按正邪分理,有正道、旁门、邪魔之别。”

“如你等所知,这天下正道中,有两道。”

“道门与儒家。”

孟彰听着,在心里暗暗接了一句。

还有佛门。

随后他又快速暗自补充,只是佛门还没有正式向中原所在拓张。他们的地盘在天竺,在西域。

“道门、儒家俱是正道之属。道门在野,儒家在朝,彼此间虽有协作,但也算泾渭分明。”

孟彰听着这话,心里也有更多的信息涌出,为这句话做注解与补充。

道门与儒家

虽同属正道,守持自身的道与理,但道门与儒家之间,也不是完全的和睦友好。它们之间自战国时代起,就一直在较量。

在秦时,始皇焚书,烧尽方士传承,自此道门的力量被大幅度削减,不得不退隐于野,观望儒家与法家、杂家、纵横家等的斗法与争锋。

各家争渡,到汉时,有董仲舒献书,才有儒家大兴。乃至后来,朝堂之上,彻底成了儒家的天下。

法家、杂家、纵横家、史家等等各家传承败落,不得不退隐,与原本的道家混杂成一,汇作一道,称“道”。

是以,战国时候的道家,与此时的道家,实际上已经大不相同了。

是以,此时的道家体系甚为混杂,医、相、山、卜昔日诸子各家的东西,也成了道家的一脉。

“旁门,与昔年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大有关联”

孟彰脑海中有一页页纸张翻转,显出其上记录着的诸多信息。

能被道家所吸纳的诸子百家的东西,都是百家中的精髓,百家中的旁支不被道家所接受,自然就流落在道家之外,成了正道之外的旁门。

正道、旁门之外的邪魔,其实也与道门很有些相似。

不过道门吸纳的是诸子百家中的精髓,而邪魔一道吸纳过去的,却是诸子百家中的污浊。

孟彰心神略停一停,给他自己反驳道。

也不能完全就说是污浊,只能说那些被邪魔一道吸纳过去的,是不被这方天地正统所接纳的那一部分。

世间万物俱都分化阴阳两边,阳者为正,阴者为反;正者与世道相合,阴者与世道相悖。但合符世道的,并不就都是正确的;就似相悖于世道的,也并不就全都是错误的。

当然,在邪魔中,因为他们的修士百无禁忌、纵情唯我、无有拘束,他们做下的事情相比起正道、旁门来,就时常会更恶毒、更狠戾。

而不论是在何时,世人总是更渴求稳定

邪魔里的人大多手段血腥、狠戾,自然拖累得整个邪魔道脉都被世人所排斥、恨毒,没甚好说的。

孟彰将那发散的心神收回,继续听上首的先生讲解。

“正道中,儒家、道家各有法脉之别。”

“儒家,虽不太明显,但就理念上来说,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等等”

儒家的法脉

孟彰听得很认真。毕竟他对儒家的法脉其实没有多少了解,就先生现在提到的这些个儒家法脉派别,他也是听先生说起才记下的。

但想来也确实能够理解,孔子当年有三千学生,即便俱都跟随孔子学儒,但怎么可能没有各自的见解与想法

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派别传承,孟彰真是一点不觉得稀奇。

“道家之中如今的道家法脉里,大体分为五大法脉。”

先生的目光落到了太上道李睦、元始道明宸、灵宝道林灵、北辰阁白星和瑶池花萦身上。

孟彰还注意到这先生的目光在坐于北辰阁白星、瑶池花萦这一列的酆都石喜身上停了停。

他暗自挑眉。

看来,太学或者说童子学里的先生们,也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酆都的意义。

倒也是,倘若他们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来自酆都的石喜也不可能与北辰阁白星、瑶池的花萦这两个人同坐。

“太上道、元始道、灵宝道,齐称三清,据说都是传承自道门的始祖老子先贤。”

孟彰暗垂了眼。

他并不吃惊,一点也不。

因为这样的惊讶在他翻看过道门几大法脉的记载以后,就已经出现过了。现在的话

孟彰自己早就都给消化干净了。

太上道、元始道、灵宝道,在孟彰上一世的神话传说中,该是三位天尊的传承,可是在这一方天地里,却全都出自老子一人。

他老人家一气化三清,三清传三大法脉,便有了太上道、元始道和灵宝道。

是以在这方天地里,道门这三清法脉虽然也常有嫌隙,但在大体上,却都还保持着同进退的步调。

也所以,即便北辰阁和瑶池合力,也难以将三清道脉的位置掀翻。

三清道脉,仍旧镇压着整个道门。

“在三清道脉之外,北辰阁的法脉传自昊天上帝。昊天者,乃天之帝君也,为北辰之星;瑶池派的法脉则传自瑶池圣母。瑶池,想来你们也都知晓,那是瑶池圣母的居所”

即便已经接连点出了道门的五大法脉,李睦、明宸、林灵、白星、花萦、石喜那六人中,独独缺了石喜所在的酆都未曾得到只言片语的提及,可这童子学学舍里,从先生到生员,甚至是石喜自己,竟都全无异色。

孟彰暗赞一声,收回目光。

“旁门”

“旁门所以为旁门,乃是因为他们的修士所修持的道法不合正统、不成条理和体系,多有疏漏,参差不齐”

“但是。”那先生端正了神色,目光沉沉扫视着下方的小郎君和小女郎。

“这并不意味着旁门里的修士们就不需要小心,不代表着你们能够随意轻视他们。”

先生正色道:“你等若是看过这阴世天地中的各方,就清楚了”

“出身正道,备受正道各家法脉看重、青睐的正道子弟们,足有四成,是栽在了那些旁门修士手中的。相比起五成的邪魔外道和一成的同道之外,这个比例一点也不差。”

“你们俱都是聪明人,该明白这个比例所透露出来的关键。”

孟彰沉心听着。

先生继续道:“你们落在这里,都是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了。我不希望什么时候,再看到你们在这里又死一次。”

“在这里死去的人”

先生不说话了。

整个童子学学舍里静寂无比,落针可闻。

孟彰没有去看先生,却自发将这句话给补完了。

在阴世天地里死去的人,就是魂飞魄散,连转生的机会都没有了。

先生细看过下首各位童子学生员的神色,确定他们都牢牢记下了这一点,才继续往下言说。

一一简述过旁门与邪魔之外,先生便将一切收拢,讲解起这方天地间的修行演变过程。

“人族初生时候,蒙昧混沌,对天地万象虽有认知,却多揣度、多猜想、多畏惧,是以彼时的人族,又因部落的缘故,多有图腾。”

“图腾乃为神祗之初,也是修行之初。”

“图腾神得天之精、地之灵,再受人之气,渐渐体悟天地权柄,踏上修行之道。”

“彼时人族部落中,有天生灵性卓绝者,得图腾神喜爱,能沟通图腾神,借图腾神之力调用天地万象之气,乃为部落生存做护持”

“彼时的祭师,又称巫师,乃是我人族真正的修行之始。”

“巫师、祭师侍奉图腾神,随图腾神学习,渐渐养精、养气、炼气,踏上修行的道路。”

“人族部落壮大,渐渐便有战争。战争之中,败者亡,胜者强。到后来,便起王朝,兴教化”

“我人族诸子百家,其实也有收敛上古或近古时代的巫师传承,养气、养精、炼气,乃有人族传承”

孟彰听着这些过往,也有些心炫神迷。

直到先生已经宣告课程结束,他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但学舍里的动静到底传入了他的耳中。

孟彰站起身,快步走到教案侧旁立定,转身面对童子学里的各位小郎君小女郎。

“诸位同窗,烦请留步。”

童子学学舍里的各位小郎君小女郎也就都停下了动作,抬眼看向前方的孟彰。

“学监告诉我,史磊史先生将会在今日下午未时整,离开学府。我托请他领我一道为史先生送行,学监已然应允。”

孟彰迎着各位小郎君小女郎的目光:“学监着我询问诸位,诸位可也有意为史先生送行”

学舍里的各位小郎君小女郎一时尽都静默。

王绅先开口问道:“可是史先生要开始编书了”

就现下着个童子学学舍里,他、谢礼、庾筱不先开口,旁的人免不了会有些疑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1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