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未蓝启示录

作者:木三分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卷:末日 第51章 基地1区

书名:未蓝启示录 作者:木三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33

“进去再说。”易风紧走几步,四个人紧跟大部队。

进了门,易风左顾右看,发现进了一个空旷无比的弧形大厅,大厅靠墙壁位置,放着一排排的立柜,足有几十个,每一个上面都贴着不同的号码。

金属的、玻璃的,木的立柜,什么材料都有。样式有的是文件柜,有的是书橱,有的干脆就是衣柜。

除此之外,大厅里空荡荡的,只在大厅正中间位置,摆放了一条长长的工作台,三个军人端坐在工作台后,看肩章中间的是个少尉,两边的是士官,身后还站着10个端着N95全副武装的士兵。

王崇进门后,立刻把自己那把老64手枪递给董明义,冲老董指了指柜子,自己一个人空着手快步向工作台走了过去,满脸微笑。

董明义立刻张罗着易风四个向写着01A号的金属柜子走了过去,而其他人轻车熟路,早就呼啦啦围了上去。

易风这才知道,这些柜子竟然是寄存枪支的地方,看意思进了基地是不许持枪的。

不过想想也对,肯定里面本来就够乱的了,这种世道之下,基地驻军自然更不放心让一帮挎着枪的家伙在里面乱窜。

所谓入乡随俗,照章办事,四个人老老实实把子弹揣到口袋里,把枪放进了01A的柜子里。

易风一瞅,01B的柜子没人动,那应该是蔡和度一伙人的。

01小队闹分裂,已经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了?

柜子分开编号,过大桥王崇说没人伤亡、全部返回时,军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习以为常了!

再看王崇,也不知道跟那队当兵的说了什么,竟是相谈正欢。

不多时,王崇就匆匆忙忙的走过来,招呼易风四个人过去。

“老王,你怎么又招了一个女的?”

中间的军官审视着站在眼前的四个人,看到易风的时候眼中有些惊讶,似乎没见过脸长成这样的,看到叶天语时,皱了一下眉头,直截了当的问王崇。

“谢排长,你看这不刚好吗,可以跟王翠作伴。”王崇赔着笑脸。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本来就不少人看着你的一帮子老弱妇孺,眼馋你的01小队,现在可好,又弄进来一个累赘。”

姓谢的话难听,但直来直去,似乎人还不错,随手翻出一个本本来。

“说吧,都叫什么名字,身份证拿出来。”

“谢排长,我叫常风,他叫易飞,这是赵天语,那是叶盾,你不知道,我们是来海珠参加军事夏令营的学生,刚从大山里转出来,因为年龄小,还没办身份证。”易风再次老调重弹,一旁的王崇一听他编造身份,虽然不明所以,但也没往心里去。

“现在冬天还没过完,那来的夏令营?”姓谢的排长可比蔡合度明白多了,抬起头反问了一句。

“口误,口误,我见了教官就紧张,都成习惯了。是我说错了,我们哪儿叫冬令营!但这边天暖和,都说是夏令营。”易风心中忍不住敲小鼓。

“瞧把你吓的,北方叫冬令营这事我知道。老王,你是不是被这几个被训练了几天的学生给蒙了,他们能当战士用吗?你可要想清楚了,我真给你登记了,等到你想不要都不行的时候,可别后悔!”

“我不后悔,决不后悔。”王崇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吃亏还是占便宜,自己心里明白着呢!

“好。规矩你也知道,交了枪就去后门体检吧,回头见!”

姓谢的排长在01小队的名头下面添加上了易风四个的名字,之后又拿出一个印章,狠狠地摁在了上面。

“谢排长,谢谢了,咱们回见!”

王崇乐滋滋的领着易风四个直奔大厅的后门,在距离后门不远的地方,大厅里被隔出左右两个房间,上面有男女的区分标志,01小队的人正男女分开,站在了两扇小门前。

而王翠正一手牵着小安安,一边冲叶天语招手。

不久之后,六名军人,挎着枪,打开了小房间的门,三个男兵进了一个房间。三个女兵进了另外一个女士房间。

易风三个一头雾水的随着众人进了房间。

15分钟之后,满脸通红的易风这才跟随众人从房间里出来,而外面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叶天语同样脸红扑扑的。

易风没料到所谓的体检就是脱光了衣服给人看,检查一下有没有抓咬伤。

都是男人,看就看吧,可谁知道进了房间之后,不管是同样光着屁股的01小队队员还是三个负责检验的军人,除了赵盾和常飞,所有人的目光都像刷子一样在易风浑身上下刷过来、刷过去。

三个军人盯着易风不放,还让他像耍猴一样嘣嘣跳,都是被这家伙浑身的红白圆斑吓了一跳,担心他是不是感染者或者有传染病。

而01小队的王崇、侯东一伙则纯粹看希奇!

最终脸皮厚如易风者也终于有顶不住的时候,红了!

显然,叶天语进行的也是相同的检查,她脸皮薄,也红了!

易风别别扭扭的从大厅后门出来,王翠、叶天语几个已经侯在外面,边走边整理牛仔服的侯东嬉皮笑脸的跑到王翠的身边,用手捂着嘴在王翠的耳旁嘀咕,还不时冲着走来的易风挤眉弄眼。

易风狠狠瞪了混小子一眼,灰溜溜的快步前行。

然后发现,前面竟然还有最后一道闸机,刷脸过关的闸机,机场那种,而且是双显的,双向显示。闸机对面持枪武装士兵一样能看到屏幕显示,甚至能提示在逃人员、非法入境等。

“完蛋,难怪自己刚才说没办身份证时,军人理都不理。”自作聪明的易风傻眼了。

赵盾开始挠头,常飞和天语等着易风拿主意,刚才易风直接报的假名,他编瞎话也要把这事儿给圆回来,接下来就全看他怎么编了。

反正不能抢夺枪支、袭击哨兵、叛军叛国、暴动造反,然后从海珠潜逃。

易风疯狂烧脑。

机场、闸机,机场、闸机,鸡场、炸鸡、、、、

脑壳都快烧坏了。

啊哦,上一次去机场,是去自由岛,被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当成国际刑警押解的囚犯那次。

自己是有身份的,不光自己,四个人都有。

后来四个人其实算偷渡回来的,毕竟终究是没通过海关查验的。

自己没被军队征召,没有逃兵的担忧,可以先试一试闸机能刷出什么来。

“等我通知。”

易风下定决心,大步向前,这时候千万不能踌躇不前、犹豫心虚,更容易被重点关注。

走到闸机前,易风看着刷脸界面,别人一刷而过,他的刷脸界面显示刷新了三次,以至于对面士兵都握紧了手里的枪。

易风努力保持着面色平静不变形,心里其实已经七上八下。

这算是毁容了吗?

“请通行。”期待已久的声音,以及自己出国时的照片、身份信息显示。

易风快步向前,竟发现对面同样盯着显示器的士兵向自己行了个持枪礼。

点头示意,过闸机,有点莫名其妙。

“能用!”易风回头,向常飞打手势。

常飞随之过来,一刷而过。

易风没走远,做等人模样,于是就看到士兵这一侧的显示内容。

“公务人员。”

常飞也是出国时的身份信息,没想到监控屏显示的备注信息,竟然是这四个字。

易风顿感海阔天空了。

叶天语、赵盾紧随其后,同样一刷而过。

同样的四个字“公务人员。”

感谢军校,感谢外公,感谢阿姨。

而湾仔基地指挥中心的核心区域,主要的军事首长,都收到一条预警系统的信息通知,内容是:

“总部任务单位人员进入。”

………

“历史证明,失去信仰、失去法则,在有限资源下,人性泯灭的速度要比养成快得多!”大灾难的幸存者如此说。

大巴车已被人开到离基地门口50米远的一个巴士站,一个持枪的士兵守在车门口,见王崇大步走过来,冲王崇他们挥了挥手,径自离开了。

赵盾蹬蹬蹬的冲上车,一看车厢里的东西还在,笑的直咧嘴。

王崇等大家都上了车,这才启动了车,沿着基地内的主干道继续向前直走。

“侯东,你不是地头蛇吗,来给我说说!”易风一伸手把侯东扯过来,指了指车窗外。

“我吹牛的,不当真的。”侯东这时候老实多了,刚才看易风热闹,心态有点飘。

大巴沿主干道行驶了500多米,就看到人来人往的施工现场,一群穿着五花八门的青壮年幸存者正忙着在主干道的路两边挖掘一条沟渠,大巴车经过时,易风等人都在看这条忙碌的深沟。

目测宽度约10米,深度约5米,长度一直向外延伸,感觉是要横向贯穿整个基地防卫区。

“干啥用的?”易风问

“不知道,只要挖沟完成一定土石方的,食物配给量会给多一些。”侯东继续道:

“这样的沟渠,后面还有两条在挖。”

果然,大巴车又继续前行500多米,1000米时,看到了第二道、第三道沟渠。

后两道沟渠应该是已挖掘成型,看不到有人员在沟渠内施工,但在第二道沟渠旁边,看到有士兵在铺设与沟渠平行的金属导轨,而第三道沟渠已经铺设完成,是两条金属轨道。

整个基地靠前区域,像切蛋糕一样,被三道沟渠切了三刀,三刀过后再行500米,沿着主干道开始上高架桥。

易风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景象,依托高架桥,两侧竟建起了一座超过5米高的水泥墙,高架桥下方,刚好是戒备森严的出入口。

沿主干道上了高架桥相当于翻过了水泥墙的墙头,而高架桥本身又成为士兵巡逻以及连通水泥墙顶部警戒通道的枢纽。

高架桥长约800多米,很快大巴车行到最高点,易风从车窗向外居高而望。

没想到眼前能看到的这片区域,从右侧远处山岗到左侧海岔子的水道,外围全是5米多高的水泥墙,其工程迅速堪称奇迹。

不仅如此,高架桥所在的宽度近1000米区域,竟然从山岗到水岸又用4米左右的横亘水泥墙,单独隔离出一片区域,高架桥右侧到山岗部分,其间看到有烟囱在冒烟,有人在切割金属,有人在焊接,火花四射;高架桥左侧到水岸的部分,是整齐的驻军营房。

“侯东,这是什么地方?”

“靠山岗一侧,这是工区,钢管、围栏生产加工,1区幸存者的食物、水源保障等;靠水岸一侧,是军队营房,他们施行单独的后勤保障。”

“1区幸存者?1区在哪里?”易风问。

“再往前,我们下了桥,过了这道矮一点的水泥墙,其实就算进入1区了,基地称为安置1区。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架桥下面这一片,其实被称为警备1区。”

说话间,大巴车逐渐下高架,4米多高的水泥墙从视觉上越来越近,也越来越高。等下了高架桥,主干道两侧又竖起了铁丝网围栏,用来隔开主干道与道路两侧的区域。

易风四人也知道进入安置1区了,因为道路两侧原本的草坪上、空地上、被夷为平地的香蕉林、拆掉围墙的工业区、停车场,到处都是绿色的简易帐篷。

空旷的、面积大的区域,纵横有序,帐篷成片安置,规划进出、防雨排水通道。。

狭窄的、不规则的区域,则用帆布、大棚塑料借着周边支撑物、地势便利搭建。

大巴车沿着铁丝网通道,持续向前,左右两侧少有人进出走动,反而是一些孩子,听到大巴车的声响,一个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趴着铁丝网向大巴车观望,还有不少把小手从网孔里伸出来,呼喊着、祈求着。

“给点吃的吧?有吃的吗?”

“怎么只见孩子?”易风问。

“有体力的,有一技之长的,都去工区、山上、沟渠等地方做工去了。没法做工的,多休息,减少运动量,保存体力,节省粮食。”

老董头接口道。

易风看着四处奔跑追逐的大小孩子,又问:

“没食物?”

“有,但不干活配给很少,几十万人被困在这儿,这些孩子还能跑能喊,基地的首长已经很不容易了。”开车的王崇叹口气。

“是啊,孕妇和三岁以内的母亲,都是按一个半人的量配给。即便这样,担惊受怕、缺医少药,也免不了天天死人。”老董头也边说边摇头。

“配给物资从哪里来的?”赵盾问道。

01小队车上的物资,门口士兵一点没动,很是惊喜。毕竟01小队就是饿的不行了,才主动出去冒险的,按此推论,基地里物资自然十分匮乏稀缺。

“不知道,应该是军队上面统一调配的,经常看到有运输船到码头。然后警备1区的工区,就会集中制作和分发配给,这个活儿老赖去干过。”说话的何阿姨与赵盾座位比较临近。

“怎么分发,会不会分配不均?会不会一拥而上?”易风扭头,看向老赖。

“不会,这个就要说科技先进了,我都从没想过,熬好的米粥倒进一个大桶里,然后大桶被自动升起,装在一台类似特大号自动咖啡机那样的设备上,所有人排好队,刷一次脸,机器自动识别、自动匹配定额,然后释放应得定额的食物量和饮用水。不用担心分配不均,也没法疯抢或重复领取。”

“这么先进!”易风忽然感觉有一丝念头飞过,但没抓住。

“是啊,设备就在工区与安置1区分界的那道隔离墙上,专门留的窗口,有100多台,安置2区,差不多也有100多台。”老赖听何阿姨提到他了,自然也要说两句。

“那你怎么没继续干了?”赵盾对后勤有经验,老赖相当于干食堂,理论上比01小队危险系数低啊。

“开始,他们问谁会做饭,我说我会做,然后他们看我的体格形象,把我当厨师了,就要了我。后来发现,我不是大厨,就把我开除了,可惜了!”老赖一脸惋惜状,把大家一下子逗乐了。

车辆继续向前,出现了楼房,但显然眼下的住户都已经不是原来房子的主人,一座座四五层的民宅中,偶尔探出一张营养不良的脸。

易风有些怀疑,这些建筑如此超载超容,究竟安置了多少人,以至于狭小的阳台上都有人安了家,一旦出现异常,只怕无处可逃。

然后易风就发现了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阳台上都绑着一捆绳索,而且后面出现的高楼大厦,也只有7楼之下有人影晃动,更高层完全是无人居住状态,因为没见到绳索。

“绳索是用来索降?”易风问侯东,侯东竖起大拇指。

“高层不让住人?”赵盾指一指一片帐篷海道。

“让住没人住。一是没电,上下楼消耗体力,超过六层就费劲了,二是太高、索降容易摔死,三是住平地容易找工作、领配给,四是治安不好,一般是大家族或有势力的能抱团,才敢住。”

大巴车一直向前,两旁铁丝网栅栏跟着的孩子,换了一波又一波。

叶天语看看车上的物资,又看了看易风,看看王翠、王崇等人,默不作声。

大家沉默着看着车外的光景,看着成片的帐篷海,看着楼层偶然打开的窗户,看着偶尔列队经过的巡逻士兵,最后都一闪而过。

大巴车继续向前,终于帐篷海变得稀疏起来,主干道两侧也渐渐变得空旷,当然这种空旷是相对而言,实际上越往后越呈现出这片区域原本的风貌。

左边出现一座工厂,招牌上写着“富豪造船厂”,里面未完工的船体、相关的设备、大型组件仍是之前下班的模样,只是里面巨大的穹顶工棚内,停满了轮式装甲车、坦克,乃至雷达车和对空高炮。

与之相邻不远,原本是个加油站,如今已经被大幅扩建,将旁边原本属于学校的操场围墙推平后,操场里停满了尺寸不一的油罐车。

“我们也执行过搜索油罐车的任务。”王翠见天语的目光正看向那片操场。

“哦,有动静。”叶天语轻轻说了一句,易风三个人都听到了,警惕的看向那片油罐车。

叶天语左手卷成筒状,右手伸一个手指,做轻轻敲击左手状,易风三人了然,某个罐体有异常。

易风看向船厂里的装甲车,轻轻摇头,而天语三人轻轻点头。

此刻的道路右侧,触目所及全是一片一片的太阳能光伏板,离地均在3米左右,一直延展到山体上。

以至于易风四人惊讶于它的规模,竟难以分辨这是过去就有的,还是湾仔幸存者基地的军方新建的。

侯东见四个人都在关注光伏板,主动介绍道:

“山坡上的是原来有的,其余是基地新建的,新建的部分一半是去别的山头拆回来的,一小部分是搜粮队四处运回来的,还有一部分之部队提供的。”

“部队储备这个?”易风随口道。

“应该也不算吧,听说是部队从爱琴岛上拆来的,爱琴岛之前一直在搞岛屿开发建设,有大量的基础建设物资,是吧,王叔?”侯东不敢确定,问题回到了王崇。

“听说是爱琴岛上的建设物资,因为规划要开发爱琴岛,之前不停的有混凝土车、砂石木料,各类基建材料的大车,川流不息。岛上之前甚至还有一个临时水泥制备厂,一个钢管加工厂,否则哪来那么多水泥砖、围这么大面积的水泥墙,还有咱们手里的钢管,都是直接跟部队领取的。”

“好吧。”易风看看车座椅下的钢管,暂时相信了。

至少易风的一个疑问有了答案,01小队这些尺寸几乎一致的钢管,刃口开的也是规格工艺相近,不是什么人能拿块磨刀石磨出来,甚至随意改造成型的。更像批量生产的标准件,之前经过工区基本确定了加工问题,现在也解答了来料问题。

车辆继续前行,右侧仍然是大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左侧靠海岔子的一边,出现了一个简易码头,几艘挖沙船停靠在码头上,几辆带金属盖板的泥头车也正停在码头水泥路上。

这应该就是王崇说的负责外运垃圾的挖沙船了。

继续向前,大巴车远远又看到了高达5米横贯基地和主干道的水泥墙。

看来真有一个临时水泥厂,眼前再次出现的水泥墙足以说明一切。

大巴车慢慢接近水泥墙,最终停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1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