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作者:花猫警长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434章 苏翰的核聚变设想

书名: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作者:花猫警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3

谷顺安道:“苏总其实我并不是反对您说的q值超过五十的设想,但我认为以现在全球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积累,只怕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核聚变从提出到现在一百年了,也不过达到现在的成绩。想要有所提升,我认为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应该是材料和底层构架的问题了。

除非我们能在底层构架上有颠覆性的创新

不然只怕很难超过现在的成绩。”

罗达道:“谷副工说的我也同意。我认为咱们应该在星龙六号装置上继续优化下去。如果咱们能在能耗或者热转换效率上有所提升,那么达到二十以上q值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实从核聚变的底层设计考虑,只要生产出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小,这就已经是成功的核聚变了。所以我也认为现在咱们应该更加务实一点

不要纠结于q值的大小。

关键还是要看功率

如果我们能制作出更大的核聚变装置,那么未来就算在功率上挑战三峡电站,也不是不可能的。大家说是吧”

“我同意聚变发电关键还是发电。只要聚变堆的提醒足够大,q值哪怕小一点,我认为也没什么问题。咱们现在应该制造一台更大的星龙装置才对。”

“我也是这么看的”

“还有我”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支持。

谁也不是傻瓜。

核聚变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除非有全新的核聚变路线。

不然很难有大的提升。

更何况是提升到五十这种不可思议的高度。

与其放在这种虚无缥缈的目标上。

不如务实一点制造一台足够大,甚至可以挑战iter的聚变堆更为重要。

苏翰道:“你们说的我不反对但你们的目标和我并不一样。其实我从一开始涉足核聚变领域的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必须完成q值五十以上核聚变装置。而且对于核聚变我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稳定输出。

现在绝大的多数的技术,包括我们的星龙装置,是没有办法完成稳定输出的。

中子溢出造成内壁材料嬗变,位置几乎是不可控的,有了问题就要停机检查,更换内壁。

就算机器人不怕内壁辐射,但替换下来的有辐射的材料又要怎么解决呢

就算勉强建成了实验堆。

一年能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工作已经是不错了。

扣去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

这种核聚变就真是我们想要的且成功的核聚变”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下来

不得不说现在核聚变面临的问题还有一大堆。

就算按照现有思路也制造出了聚变装置。

想要长期稳定运行。

难度也是难比登天。

起码和有效稳定的聚变概念,还相去甚远。

苏翰道:“按照现在的标准。一个500h的聚变堆,能年产十亿度电就顶天了。这还不包括维护其系统,付出的海量人力物力。去掉了这些维护成本,所谓的成功的核聚变,最后甚至都能够倒贴钱

这种水平的核聚变怎么可能叫成功的核聚变呢

在我看来成功的核聚变,应该是那种用极低的人力成本和原物料成本,且可以长时间稳态运行的核聚变。

不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核聚变技术,都不叫成功的核聚变技术。

如果我们现在停下了研发的脚步,止步不前,那么之前我们积累的经验和创新动力,很快会付诸东流。

我们现在所谓的成功,依旧是建立在以前陈旧,僵化的核聚变技术基础之上的。

这种所谓的进步也好意思叫进步

既然我们已经在六种核聚变路线上都有了不错的成绩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第七条第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呢

改变是一个时代的前提是改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众人也承认苏翰说的对。

但问题是这种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关键是没有研发方向才是真格的。

毕竟能够测试的路线,他们已经都测试过了。

谷顺安道:“苏总您在核聚变领域的天分,比我们都要高的多,不知道您对核聚变下一阶段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设想没有”

其实众人这会都知道了。

苏翰在核聚变领域内的水平要远超他们。

因为星龙六号装置就是苏翰亲自带队设计的。

既然苏翰现在还坚持完成全新的聚变装置。

那就是说苏翰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才对。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执着于想要达到更新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我当然有我的设想了。我设想的可控核聚变第一,是能够长时间稳态运行。起码每年检修的时间,应该不超过运行时间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众人听到这都是心头一惊

这岂不是代表运行十一个月。

检修一个多月吗

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

一年下来的有效发电时间绝对是惊人的。

但问题这不可能吧

因为氘氚聚变是有中子逸出的。

而且这种逸出是完全不可控的。

只要内壁嬗变就要更换检修,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长期稳态运行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第二、这个装置聚变的时候,应该是绿色无污染,并且不会引起内壁包层嬗变。装置内壁能够维持稳定运行,无维护,无辐射。相信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了。这个聚变装置起码应该能够引发氘和氦三聚变水平。”

罗达闻言急忙道:“可氘和氦三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吧可能要十几亿,甚至二十几亿度。”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氘和氦三聚变更加绿色无污染。

但问题是引发氘和氦三聚变反应截面更小。

所以温度门槛更高。

眼下唯一能做到这种高温的就是球形装置。

但问题是球形装置控制力低下,稳定性太差,根本不适合作为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路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7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