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奸臣之妹

作者:长沟落月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四十九章

书名:奸臣之妹 作者:长沟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奸臣之妹 !

李令婉正在跟李惟元说着自己心中的担忧。她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些困扰她的事只怕她是如何的想都想不到解决之道的。但放着旁边李惟元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人不用实在是太浪费了。于是她就蹙着眉头,同李惟元说着:“我看今儿我父亲对兰姨娘的那副态度,他心中实在是极为的欢喜她啊。但他又不欢喜我娘,哥哥,怎么办,我怕后面他会为了兰姨娘

休弃了我娘啊。”

李惟元看了她一眼。

她虽然是用试探的态度说出这番话来的,可面上的神情,还有那肯定的语气都让他看得出来,只怕李修柏休弃了周氏的事往后必然是会发生的。

既然她能知道他往后会做宰相,那她知道往后周氏会被李修柏休弃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不过现下……“不会,”他很肯定的说着,“三叔不是个傻子,一回京就要休弃自己的发妻,扶了自己的妾室上位。而且礼记有云,有所娶无所归,不去。若三叔此时能做出休弃三婶的事

来,他必然会被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弹劾,官职都要丢掉。但就我今天对他的观察来看,他是个极在乎官位的人,所以他暂且绝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来。”

所谓的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也就是说,娶的时候娘家有人,但是后来娘家没人了,这种情况之下丈夫不得休弃妻子。

李令婉晓得李惟元心细如发,见他这番话说的这样的肯定,她心中就略略的放了些心。

但她又想着,孙兰漪的父亲很快的就会被起复的啊,依着老太太那攀高踩低的性子,那必然是会想方设法的让周氏下去,扶了孙兰漪做李修柏的正妻的。不过随后她又想着,没有关系,她可以让周氏有儿子的。有个儿子傍身,那周氏在这李府的地位就能稳固一些。而且孙兰漪那边,她能不能想个什么法子让她同永欢侯见个面?只要她同永欢侯见了面,也许就会发生一些事也说不定,那样就能成功的解除周氏现下和往后的危机了。毕竟原书里孙兰漪和永欢侯都只是配角中的配角,所以她

并没有花费很多的笔墨去写他们的事,不过是寥寥的提了几句而已,真是白瞎了永欢侯这个人物。但是现下不一样啊,她完全的可以将永欢侯利用起来。

算起来永欢侯和他侄儿现下也该进京了……

想到这里,李令婉忽然就觉得精神振奋了起来。

她就说嘛,作为原书的作者,这整个世界的缔造者,她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金手指哒。

李惟元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她。

橘黄色的灯光影里,她面莹如玉,娇美不可言说。也不晓得她是想到了什么,蹙着的眉头忽然就松了开来,唇角又带了一丝笑意,瞧着越发的明媚照人了。

李惟元移开了自己的目光。

看着这样的李令婉,他总是会觉得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情愫。但他也晓得,这种情愫不该是他有的。

她是他的妹妹,他是她的兄长,他只能像兄长爱护妹妹那样的爱护她。

而李令婉现下想通了这件事,只觉得雨销云霁,一天的愁闷和担忧都没有了。

又见外面天都黑透了,她就从木榻上起身,开口同李惟元告辞。

今儿她可是在李惟元的这木榻上窝了一整个下午了,晚饭也在这里吃的,现下可该回去了。

李惟元也没有留她,只是亲自提了一盏灯笼要送她。

李令婉不肯:“你送了我,待会你又要自己回来。现下外面下着雪,风又大,你自己一个人回来,我不放心。”

李惟元心中感动的同时,又说着她:“你只知道外面下着雪,风又大,我回来的时候你会不放心我,怎么就不想想你现下这样回去我会不放心你呢?”李令婉总是说不过李惟元的。于是当下她也就没有坚持,就让李惟元送她回去。不过临出门的时候她还是叫了谨言一起,这样待会儿李惟元回来的时候总不是一个人,身

边还有个谨言。

待李惟元送了李令婉回到怡和院之后,他便同谨言一块回来。

风雪较先前越发的急了,打的栽种在墙边的竹子萧萧的一片响。

谨言打了灯笼在前面给他照着路,忽然就听到他冷淡的跟这风雪一样的声音徐徐的响起:“以后若三姑娘再来,拒之门外。”

谨言忙恭敬的应承了下来。

他如何敢再让李令嬿进大少爷的小院子呢?今儿若不是李令婉求情,那他可真要因为那件事在风雪地里跪一个时辰了。

李修柏从杨氏的世安堂回来之后便径直的来了漪兰院。

这漪兰院原也不叫漪兰院,是李修柏即将回京之前,特地的写了封书信回来,让改了叫这个院名的,其涵义自然可想而知。

孙兰漪正坐在西次间的临窗木榻上,面前放着一张鸡翅木束腰小炕桌,上面放了一张围棋盘,她手里拈了一颗棋子,正在自己跟自己对弈。

她手中的棋子是琉璃制的,白色。而她的手指莹白,竟是不输那颗棋子。

听丫鬟通报说李修柏过来了,她面上略带惊讶的抬头看了过来。

她以为他们今儿第一天回来,怎么说李修柏都该去周氏那里的。

但她迅速的掩下了面上的惊讶,将手中的棋子放到了棋篓里,然后起身迎了过来,伸手去接李修柏解下来的黑色貂皮鹤氅,又亲自挂到了旁侧的衣架子上。

“这样的事又何必要你自己亲自来做?”李修柏看着她,语气温和,“让小丫鬟来做就好了。”

孙兰漪面上淡淡的笑:“这是妾身应该做的。”

李修柏看着她这副荣辱不惊,好似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浅笑,禁不住的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都这么多年了,她对他依然还是这样淡淡的。既说不上冷淡,可也说不上热情。到底还是,不在意罢了。不过李修柏面上也没有显出什么来。目光又看到了炕桌上放着的围棋盘,上面两边已经各下了十几颗黑白棋子了,于是他就走到炕桌的一边坐了,又开口让孙兰漪过去:“

我们来对弈一盘。”

孙兰漪没有说话,只是走到李修柏的对面坐了,然后伸手从旁边的棋篓里拈了一颗白子放到了棋盘上。

李修柏随后也伸手拈了一颗黑子,略思索片刻,然后放到了棋盘上。

孙兰漪于棋这上面是极擅长的,李修柏原是下不过她,不过孙兰漪有心相让,所以现下面上看起来也算是旗鼓相当。

但孙兰漪还是觉得这样的对弈无趣的很,还不如自己跟自己对弈。然后她脑中止不住的就想起了那个人。说起来自己的棋艺还是那个人教的呢。不过就算他教了她那么多年,但到底她的棋艺还是大大的不如他,每每与他下棋的时候总要让他让她许多子,可就算这样,她依然

还是会输。

那个人啊,她就在心里叹息着,其实这么多年没见,她都已经想不起他的相貌来了,可就算这样,她依然还是记得那个人看着她时面上清雅平和的微笑。

她这样想着,难免就走神了。不过她手中拈了颗棋子,又微垂着头,李修柏也只以为她这是在思索棋局而已。

过了好一会,孙兰漪才将手中的棋子放到了棋盘上。耳中忽然听得李修柏的声音在说着:“你父亲的事,我已是让人打探过了。皇上亲自下的旨意替你父亲平反,又亲口遣人去那云南蛮荒之地将你父亲接回来。兰漪,等年后

你父亲回了京城,想必他不但会被重新起复,连官职都能再往上升一升的。”“官职升不升的有什么打紧?”因着一早就已经听李修柏说过她父亲已经被平反的事,所以孙兰漪现下心中对此事也不怎么震惊,神色言辞之间依然是淡淡的,“宦海起伏,

有什么可留恋的?我只愿我父亲和我一家人都安安稳稳的,至好是归隐田园,那比什么都要好。”这样的话李修柏就有些接不上来了。片刻之后他才继续的说着:“我听得同僚们说,这次王大人倒台,你父亲被平反,倒是要多亏了永欢侯。怎么,兰漪,这永欢侯以前同

你父亲是相识的么?不如他为何要在这中间这样的出力?”听到永欢侯这三个字,孙兰漪心中猛然的就一紧,拈着棋子的手都在发着微微的发着颤。但很快的她就敛下了面上所有的异色,低头垂眸的说着:“他与我父亲,略有来往

。”

但李修柏已经将她刚刚面上的异色悉数看在了眼中。

他心中也是震惊的。这些年中,他鲜少见过孙兰漪在他面前失态的样子,怎么现下他不过稍微的提一提永欢侯,她面上就有这样的神色了?又想起曾听得同僚们提起,这永欢侯年少便继承了爵位,相貌又生的清隽,实乃一个美男子,现下看孙兰漪面上的这抹异色,想必以往她同这永欢侯必然是相识的。且只

怕他们之间的关系还不浅。

李修柏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起来。但他也晓得,便是他再如何的追问孙兰漪这事都是追问不出什么来的。

这些年中他也不是没有问过孙兰漪她以前的事,但每次他问了,孙兰漪就只是笑,一个字都不说。她不想说的事,就绝不会告诉他一个字。

李修柏就觉得心中像是塞了一团吸饱了水的棉花,酸胀的他十分的难受。

他将手里的棋子扔回了棋篓,看着孙兰漪就说道:“晚了,安歇了吧。”

孙兰漪没有动:“今儿第一天回京,老爷该去太太那里才是。”

她倒是惯会将他往旁的女子那里推。这些年中一直都是这样。

李修柏心中就越发的有了气:“今晚我就歇在你这里,哪儿也不去。”

孙兰漪目光扫了他一眼,见他面色已经完全的沉了下来,晓得他心中这是动了气。

她也不想触他的气头,所以她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吩咐丫鬟打了水来给李修柏洗漱,随后两个人宽衣上了床。

因着李修柏心中有气的缘故,所以床第之间的动作便粗鲁了些,但孙兰漪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咬牙蹙眉的受了。次日一早她伺候李修柏起床,又送他出了院门——李修柏虽然接了吏部的调令才回来,但具体官职尚且未定,所以势必要去各处打点一番,好给自己争取个更好的官位—

—随后她就回来坐在榻上发呆。

昨晚她听李修柏提到了永欢侯,等睡着了,她就梦到了他。梦里水雾缭绕,那个人在隔水之岸,容貌被朦胧水雾遮挡了,她看不分明。她只能听到他温润的声音在一声声的唤着她:“兰儿,你在哪里?为何这么些年我都一直找不见

你?”

心中止不住的就觉得酸涩,但是无能为力。都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她也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她和他之间终究是有缘无分了。

正想着,听到院子里有丫鬟在叫姑娘,少爷,她瞬间就回过了神来。

已经有丫鬟打起了碧纱橱上吊着的五彩盘花软帘,就见李令嬿和李惟华姐弟两个走了进来。

看到他们姐弟两,孙兰漪的面上总算是有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伸手拉了李惟华到自己身边坐了,见他身上穿着酡红色绣五彩团花纹样的棉袍,外面没有罩斗篷,就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关切的问他:“华儿,你冷不冷?”

李惟华今年才三岁,生的虎头虎脑的。闻言他就摇了摇头,说着:“娘,我不冷。”

孙兰漪摸着他脸的动作一顿,随后她就慢慢的说道:“华儿,记住了,往后你再不能叫我娘了,要叫我姨娘,明不明白?”

李惟华显然是不明白的。他就皱了一张小脸,抬头不解的问着:“娘,你明明就是我娘,不是我姨娘,为什么往后我要叫你姨娘?”

孙兰漪就有些哭笑不得。但她还是耐心的同他解释着:“这个姨娘不是娘的姐妹的意思,而是你另外对娘的一种称呼。”

又叮嘱着他:“再有,往后看到太太了,要叫她大娘,记住了吗?”

“哦。”李惟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孙兰漪就拍了拍他的手,夸了他一句:“华儿最聪明了。”

随后她看着坐在炕桌另一边的李令嬿,问她:“昨儿我同你说的,要亲自将那些杭州带来的土仪都送到你的兄弟姐妹各处,你可都送过去了?”

李令嬿就点头:“嗯,我都亲自送过去了。”

“可怎么我听得说,你只亲自送了几个嫡出的兄弟姐妹和你大哥,二房庶出的娟姐儿你就只是让丫鬟送过去了?”

李令嬿就低了头不说话。

孙兰漪就说着她:“你这是什么缘故?想必是你心里想着,娟姐儿只是个庶出的,你心里不大瞧得上她,所以就让丫鬟代劳了?”

李令嬿继续低了头不说话。孙兰漪见她这个样子,心中就有些不落忍。但随后她还是轻叹了一口气,轻声的说着:“可是嬿儿,你现下也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儿罢了,你又有什么可瞧不上娟姐儿的呢?

李令嬿的心中便骤然的一抽,交握在一起的双手也紧紧的绞了起来。片刻之后她才抬起头来,看着孙兰漪说着:“娘,我不明白,若以往因着外祖父的缘故,你不敢争取什么,但现下外祖父的罪名已经被平反了,又被皇上召回了京,想必皇上因着那些年错怪了外祖父的缘故,心里多少会有些愧疚之意,外祖父往后的官职必然会比以前的还高,这样你还不敢争取什么?昨儿你也看到了,那个周氏,瞧着就木

讷的很,娘家又没人,她哪里能比得上你呢?再有那李令婉,她……”

一语未了,早已被孙兰漪轻斥着:“住口。”

李令嬿就抿了唇,不再说话。不过心中到底还是觉得委屈的,就低下了头去,不再看孙兰漪。

孙兰漪看着她好一会,然后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她心中是复杂的。一方面,谁会愿意自己的子女是庶出的呢?而且她的女儿各方面还是这样的出色,可就因着她庶出的缘故,哪怕李修柏心中再疼爱她,可往后在商谈亲事上面总是要差一些。她是个做娘的,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有一个好归宿。但另一方面,她前些年所受的那些教养让她做不出为了一己之私就害了旁人的事出来

周氏她,也实在是可怜。李修柏这个人,在对待周氏和她女儿的事上面也实在是让人心寒。

所以孙兰漪便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让丫鬟摆了早膳来。

方才李修柏急着出门去见自己的同年,所以早膳也没有用,不过是随意的吃了几块糕点,喝了一杯茶就走了。

李令嬿见孙兰漪没有说话,晓得她心中多少是被自己的那些话给打动了的,于是她止不住的就心中暗喜,但面上也没表现出什么来,只是规规矩矩的在榻上坐了。

过来摆饭的是孙兰漪身边的大丫鬟鸣月,现年十八岁的年纪,生了一张鹅蛋脸,虽非十分容貌,但也很有些动人之处。

孙兰漪母子三人围着炕桌用了早饭,随后又在说了很长一会儿话,孙兰漪才让丫鬟婆子分别送了他们两人回去。

不比在杭州的时候,他们母子三个人都住在前后院里,现下回了李府,李令嬿和李惟华都有了自己的院子,彼此离得也远。

李令嬿现下住的院子叫着蒹葭苑,极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但里面的景色也极是清幽。

见她回来,早有小丫鬟打起了门口的帘子请她进去了。随后等她在西次间的临窗木榻上坐下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有小丫鬟用填漆小茶盘奉了茶过来。

她接过,慢慢的喝了一口茶,随后就将手里的盖碗放到了炕桌上,叫自己的大丫鬟青桐过来,问着:“昨儿我没亲自给李令娟送东西的事是谁告诉了我娘?”

青桐摇头,面带惶恐的回答着:“奴婢不知。”

“好生的查一查。”李令嬿鼻中轻哼了一声,“等查了出来,随意的寻个什么由头撵了出去。再有,往后有关我的任何事都不能让我娘知道。”青桐应了一声是,正要走,又听得李令嬿在叫她:“待会你亲自拿了几百钱,去厨房里找到管事的,告诉她,往后但凡是我吃的饭菜都不要放酱油。再有,菜要少放油,糕

点也要少放糖。”

吃了酱油肤色就容易黑,多油多糖则容易胖,这些她自然都是不想的。

青桐恭声的答应了,随后才掀帘子出去了。李令嬿随后就倚靠着身后的大迎枕,闭着双眼开始休息。

连着在路上赶了这许多日的路,昨儿虽然休息了一晚,可现下到底还是觉得身上乏的很,人都没有什么精神。

不过次日一早她就起来了。

她已是晓得了老太太请了先生给李府里的小一辈教学的事,所以昨日她就特地的去向老太太言明了自己也想要入学的事。

老太太对此自然是高兴的,她喜欢好学的孩子,所以当下她便允了。而因着文学先生家中有些事,已是暂且向老太太请辞回了家,年前便不来上课了,所以今儿上午姑娘们的课程便改为了礼仪课和刺绣课。而等到李令嬿到了那处充作课堂

的小院时,却发现李令婉,李令娇和李令娟三个人都已经在那里了。这几年中,李令婉,李令娇和李令娟三人已是被喜嬷嬷的魔鬼教育给吓的丝毫不敢大意了。故每每遇到她的礼仪课,三个人都会起的比平常要早一些,就是怕万一喜嬷嬷哪一日来得比她们早了,那不定的就要受什么惩罚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27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