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钢铁皇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八十三章 表面上的一统

书名:钢铁皇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9

天气一日日冷了下来,草木上的露水渐渐换成了白霜,眼见漫长的冬季又要来临。

长安的战报昨日通过驿站传到了青州,赵王被俘的消息一时间激起千层浪。

百姓们欢呼雀跃,不仅是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同时他们也在期盼儿子和丈夫能从远方归来。

官员们思考的自然比百姓们多得多,赵王被俘,这四分五裂的大渝国再次凝聚成了一块,基本上来说大渝国从表面上完成了一统。

而这种统一的形势比萧文轩在的时候更为强力,毕竟魏王,燕王,梁王都死了,这赵王最终也难逃一死。

如此一来,这剩下的藩王只有楚王,淮南王,雍王,汝阳王和蜀王。

在大臣们眼中这些藩王中除了楚王能称得上一个威胁,其他藩王已经不足为虑。

“皇上,大军在外消耗甚巨,如今战事进展顺利,只需留下罗宏一部进攻赵地便可,余下的军队当早日返回各自驻地。”

议政殿上,庞玉坤朗声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西征这段时间在外征战的大军几乎将府库掏了空,现在萧铭真切地体会到所谓的战争真的是在打钱。

除此之外,此次战事他征调了三十九万壮丁运输粮草和弹药,这些壮丁也是需要吃喝用度的。

而因为他们参与战事,今年各州粮食的生产也多少受到了影响。

家中没了壮丁,这造成很多百姓只能缩减耕种的土地,甚至有些百姓家只能荒废了土地。

不过这只是此次北方战争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最让萧铭头疼的是曾经的燕地,梁地,以及郓州以西的皇家土地。

这些被攻占的城池不仅无法为他带来任何赋税,三王的掠夺和战争造成这些地区的百姓流离失所,各州县任职的刺史反倒向他上折子要求调拨银子和钱粮救济灾民。

以前青州府库相对来说还是富裕的,但是现在将统治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方之后,倒是真的如同水入大海。

”准奏“萧铭吐出两个字,“除了牛犇之外,让淮南王和雍王的军队也返回各自的封国,否则朕的府库都要被他们吃垮了。“

众臣闻言俱都露出无奈的笑容,这次雍王和淮南王在战事上表现的很积极,这让朝廷十分满意。

只是此次这两只军队远征的粮草却都是朝廷在承担,雍王自不必说,雍地现在穷的叮当响,若是没有钱粮,他的士兵恐怕早就哗变了。

这淮南王在进攻颍州的时候倒是自费钱粮,只是向长安的进发之后便要求朝廷提供粮草。

淮南王倒不是乘机勒索,这淮南国本就是二等封国,人才和财力有限,颍州距离淮南王很近,粮草能够供应的上,但是远征长安他却无法一直维持粮草供应。

总体来说,他是战争前半段自给,居庸关之战后便吃上了朝廷的。

一下多出近乎二十万的军队吃饭,这对青州的府库自然是沉重的压力,毕竟为了购买各种矿产资源制造枪械弹药,他也花了大量的银子。

同时,北方被打烂了,北方的生意链条也断了,这让商会的盈利减少很多。

现在商会利润的维持基本都是依靠同楚王和荷兰人的贸易。

说了让军队撤回的事情,庞玉坤继续说道:”皇上,此次牛将军一路势如破竹,这攻下上州便有七个,中州十五个,下州三十六个,州下的县共计一百六十三个,这么多的州县需要的大小官员数目巨大,青州目前已经没有足够的官员派往这些地方。”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萧铭的军队打下这么多土地,接着便面临管理的问题。

他说道:“如庞首辅所说,现在青州的确没有这么多官员,现在急需一批有经验的官员为朕管理这些地方,恢复民生,而且朕得到消息,蛮族已经从高丽撤军,接下来蛮族必然会对长城一线的关隘发动袭击,若是因为缺乏官员导致戍边军队无法及时得到补给,这对大渝国来说将是灾难,如今大渝国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皇上,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这长安城中可是有不少官员的,而且在牛将军进攻各州县的时候同样有不少当地豪族襄助,这些豪族中每每有在州县任职的族人,只要皇上能够任用他们,这些州县的管理便不是问题。“

”朕自然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这些官员和豪族能信得过吗“在收到战报的时候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发现任用各州县的旧官员是唯一的办法。

现在他终于理解为什么三国时期曹操打东吴的时候,那些谋臣一个个喊着投降了。

因为他们十分清楚,换个主子,这个主子依然需要他们帮助管理攻占的土地。

只是即便如此,这官员也要选一选,挑一挑,尽量将优秀的官员留下,让秉性不良的官吏滚回家。

“皇上,下官在长安之时对大渝国各地的官员俱都有些了解,下官愿意担当此任为皇上挑选能用的官员。”斐济积极地说道。

庞玉坤见状,忽然笑了起来:”斐阁老一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怎么对这官员任用之事如此上心了。“

”庞首辅此言差矣,为皇上分忧乃是人臣本分而已。“斐济笑眯眯地说道。

庞玉坤心中警惕,这官员的任用是极为敏感的一件事,若是让斐济大权独揽,恐怕他又会为自己聚集一大堆官员。

现在这保守派的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眼见越来越大,他是越来越不安,于是他对萧铭说道:”皇上,斐阁老年事已高,有些事情恐怕力不从心,下官愿意为斐阁老分担此事。“

萧铭的眼睛在二人身上来回巡视了一圈,他说道:“既然如此,这选拔任用官员之事便由你们共同拟定,定下之后再交给朕审阅。”

“是,皇上。”二人同声说道。

顿了一下,萧铭继续说道:“有感本次藩王之乱,朕决心学习强秦变法以强国,而官员是执行新政的重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394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