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迷雾围城

作者:匪我思存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6节(2)

书名:迷雾围城 作者:匪我思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6

秦桑道:“你错了,他如果真顾念夫妻一场,不会让我一个人回来。如果他真知道你要做什么,如果他是故意半路下车,就不会让我一个人回来符远。”

易连慎笑道:“傻子,正因为他喜欢你,所以才放你一个人回来。因为他晓得你独个儿回来,我不会拿你怎么样。而他呢,却要去说服一众叔伯将领,那些人岂是好相与的,况且牵涉到我们兄弟闹家务,有些人势必杀了他来向我邀功,毕竟他是我同胞兄弟,我不便杀他,所以替我下手,是再好不过的忠心之表。他独个冒这偌大的风险也就罢了,何必还要拖上你万一他真的事成,可以发兵南下围困符远,我更不敢拿你怎么样,定然要留着你与他作谈判。一旦事败,他独个儿死于乱军之中,也尽够了。他这样替你打算,难道还不是喜欢你喜欢得昏了头”

秦桑摇了摇头,说道:“他如果真的喜欢我,定然会留我在他身边,宁可我陪着他一起死,而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二哥,你猜错了,他如果要一件东西而到不了手,宁可毁之弃之。他放我独个儿回来,不过是烟幕弹而已。在你们男人眼里,从来只有天下,只有大事,我不过区区一介妇人,无足轻重,不会被人放在心上。就像二哥你,难道会为了一个女人,放下这三千里江 山如画”

易连慎被她说得微微一怔,端起酒杯来慢慢饮了一杯酒。秦桑见细雨萧瑟,满池残荷,风过处遥送暗香,那桂花开得正好,碧叶盈盈,金蕊吐芬,雨幕轻绵如同薄纱,被风吹得缥缥缈缈,远处的亭台楼阁,全都掩映在这轻薄的雨雾之中。

这日之后,易连慎却像是对她另眼相看,每日总邀了她吃饭或者小坐,言谈之间并不再说说及易连恺,反倒谈些诗词歌赋。易继培号称是“儒将”,割据的豪强里头,他也算是中外公认的读书人。易连怡、易连慎自幼就是延请名师教导,虽然称不上学贯中西,但是于旧学颇有根底,易连慎偶尔雅兴大发,还会吟咏作对,填上一首七绝或者五律。秦桑虽然念的是西洋学校,可是幼时启蒙底子并不差,虽然不会做旧诗,但对旧诗的品评还是不差,易连慎的诗倒做得不坏,颇有点李义山的风骨。秦桑每日与他闲话,心里却暗暗着急,因为府中禁绝出入,外头的情形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甚至就连府内的消息,也是隔绝。但这样说说谈谈,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她趁机提一些要求,将女眷分散来软禁。因为现在的屋子太狭小,所有人挤在一起,吃不好睡不好。四姨太那日更落下了一个病根,一见到当兵的就吓得哆嗦抽白沫子,所以又延医问药。极为不便。这样的要求易连慎总是可以答应她,只是她好几次提出来,想要见一见二嫂,易连慎却总是不肯。

如果易继培还活着,也许还能巴望事情起最后的变数,可是中风这种病症异常凶险,不知道情形到底如何。她倒是很少想到易连恺,想到的时候也只是脑海中一闪,这么多年来她只见他吃喝玩乐,从来没见他做过正经事。这次逢遭大变,如果按易连恺所说,他竟是去策动六军打算围城如果易连慎只是信口开河,只不知道这些日子,易连恺到底到哪里去了。

她每次想到易连恺,就会下意识地不愿深想。那日易连慎说的一番话她并不相信。却到底在心里埋下了一点狐疑,就像一颗种子,蠢蠢欲动,随时可以破土而出。她心里知道易连慎并不愿意,那些话九成九会是假的,但易连慎将这一招使出来,自己眼睁睁还是会上当,因为她委实不喜欢易连恺。

家逢巨变她才被迫嫁了易连恺,无法抛下老父她才嫁了易连恺。婚后的生活像是一潭死水,而她是缺水的鱼,苦苦挣扎终究是枉然。尤其易连恺对她那样坏,喜怒无常,随时就会翻了脸。他太难讨好,或者她没存心讨好过他,但就算让她存心去讨好,她也觉得无从下手。易连恺就像是六月的天,一时雷霆万钧,一时云收雾霁。太难琢磨,而她又从心底并不乐意去琢磨他的喜好。

她甚至觉得,连易连慎都比易连恺好应付,虽然易连慎心狠手毒,不过外表却温 文尔雅,只要不彻底去惹到他,他总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但有时候一旦翻脸,仿佛寻常世家公子一般,若不是那日秦桑亲眼瞧着他下令杀人,真真几乎要被他糊弄过去。不过他每日陪着自己清淡,到底有何更深的用意,却也琢磨不透。但每日可以出来走走,并不被囚禁于斗室之中,倒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她现在仍和大少奶奶每日忧心忡忡,因为易连怡的现状她也不知道。但好在易连怡瘫卧在床 ,易连慎并不将他放在眼里,估计亦只是软禁而已。这样一日日拖延,转眼大半个月已经过去了,偌大的易宅便似波澜不惊的古井一般,连外面世界的一丝回响都听不见。秦桑虽然几乎每日都能见着易连慎,却打听不出任何消息来,更不知道外头时局变化如何,只是坐困愁城而已。

这天天刚蒙蒙亮,秦桑突然被一种巨大而沉闷的声音惊醒。大少奶奶看她倏地坐起,不由问:“怎么了”

大少奶奶听了听,说道:“像是在打雷”

秦桑突然拉住她的手,说道:“炮声,是炮声”

大少奶奶还是糊涂的,说道:“好端端的,怎么打起炮来了”

秦桑道:“是打仗了,所以有炮声,这么近肯定是就在城外,是打仗了。城外有炮声,我们被围住了。”

大少奶奶“哎呀”了一声,说:“那谁跟谁打起来了我们怎么被围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秦桑喃喃道:“不晓得也许是李重年来了。也许是孟帅带兵南下”她甚至觉得,也许会是易连恺。

不过不论是谁,只怕易连慎终于要面对兵临城下,符远虽然是驻兵重镇,亦是符州省会之区,但仅仅半个月这炮声就在城外响起,如果是南下之兵,未免神速。

秦桑想,江 左还是有人反了,有人不服气,所以反了。易连慎太年轻,在军中不过短短数载,而易继培自有心腹,至于下面的旅长师长,保不齐各有心思,各人有各自的一把小算盘。就像李重年,公然通电全国表示要借兵过江 ,就像高佩德,公然要带兵南下,而符远也未必就是固若金汤,现在炮声轰轰烈烈,已经是围城了。

这一仗似乎并没有打很久,因为符远城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所以交 战只持续了短短半日,便听得城外的炮火便渐渐稀疏。大少奶奶急得团 团 转,奈何连房门都出不去,也只是白白着急而己。秦桑看到边柜上搁着一只话匣子,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这么多天来自己竟然没留意到这个,话匣子可以收听到中外的广播,能听到广播自然就知道了外面的消息,自己简直是蠢到了家。

幸好还不算太晚,秦桑将话匣子抱下来,蒙在被子里,大着胆子悄悄调着频道,终于找着一个外国的广播台,说的是英文,秦桑听得极是吃力,又不敢掀开被子细听,只能将耳朵贴在那上面,终于听得一句半句,原来十天之前承州巡阅使慕容宸就声称要“援南”,发起大军越过奉明关,借道济州挥师南下,跟高佩德隔江 对峙。高佩德虽然不服从易连慎,但仍硬着头皮没有后撤,固守永江 天堑。两军有短暂的几次交 火,但胜负未分,可是这时候李重年趁机宣布义州独立,立马就调兵东进符州,另外望州、云州尽皆通电独立,响应李重年。而李重年到了方家店,就拉了易连恺作所谓的联军统帅,号称要援救易继培,说易连慎是兵变意图弑父。中外媒体对此多有争执,有人说这只是易家的家务,有人说易继培已死,江 左局势再无人能弹压得住,于是群雄并起。

大少奶奶看秦桑神色凝重的听话匣子,偏偏里头说的又全是洋文。大少奶奶心中着急,可是又不敢打断她,最后秦桑把话匣子关了,小心的放回原处,大少奶奶才问:“怎么样到底是谁打过来了”

秦桑说道:“是联军打过来了。”

“联军联军是谁的军队”大少奶奶毕竟不明就里,问:“联军是坏人吗谁是他们的大帅”

秦桑并没有说话,心想易连恺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帅,但这明明是李重年的队伍,这一场兄弟阋墙,到了最后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哪怕联军最后赢了,李重年岂是好相与的角色,只怕最后易连恺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一旦胜了,易连恺就是碍事的棋子,李重年定会过河拆桥。如果联军输了,李重年自然不会留着易连恺,说不定还会立时杀掉他,以便跟易连慎开谈判。这样想来,无论输赢,易连恺的处境都极是凶险,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大少奶奶看她叹气,只道她心里发愁,反倒过来安慰了她几句。只是大少奶奶对外头时局世事皆是一窍不通,所以也只是泛泛的劝解,并不能让她有丝毫的宽慰之感。

这日大约因为开战了,所以易连慎并没有照往日一般出现。秦桑连日提心吊胆,此时又累又倦,伏在床 上竟然昏沉沉睡去。她睡得极浅,也没有睡多久便惊醒,醒来的时候只见大少奶奶跪在窗前,虔诚的念念有辞。

“大嫂。”

大少奶奶是小脚,站起来的时候格外不便,秦桑扶了她一把,大少奶奶满面愁容,说道:“唉,到底二弟是自己人,我求菩萨保佑,保佑那个什么联军快快退兵,打仗总不是好事,尤其人家都打到咱们家门口上来了。”又问秦桑:“你觉得这仗,二弟打得赢么”

秦桑说道:“大嫂,您就别担心了,二哥打得赢打不赢,那是他的事情。咱们就算是担心,又有何用处呢”

大少奶奶道:“总归是一家人,老爷子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如果二弟这一仗败了,这个家可不就散了。”

秦桑轻轻叹了口气,庆幸地想,幸好自己没有告诉她易连恺的事情,如果她知道,必定会觉得两兄弟还有什么好打的,这位大少奶奶仍旧是旧式的思想,可是旧式的思想也是有好处的,就好比懂得少,快乐就多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00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