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梦回大清

作者:金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下部 第十四章 夺嫡 ・ 一

书名:梦回大清 作者:金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5

同年六月,十四阿哥入主兵部,提调古北口,绿营,江南大营各地兵员,向陕西集结。同年九月,京城黄土垫道,香案遍布,康熙皇帝亲授十四阿哥天子剑,大将军印信,让其奉节出京,兵发青海,直讨叛逆。而十四阿哥也终于成为了皇位的直接竞争者,手握数十万雄兵的“大将军王”。

转眼间十四阿哥领兵出关已经三年了,除了开始进行了一些所谓的诱敌深入,小心试探之外,他一直都是带兵突进,杀得敌人是丢盔卸甲,四下逃窜。尤其是近来,战果累累,喜讯不断从前方传来,十四阿哥的能征善战,已是朝中大臣们每日里都交口称赞的话题。

而胤祥和四爷则每日在户部里忙得是昏天黑地,前方筹粮,后方赈灾,事事说到底,根儿都在钱上,因此户部大概是除了兵部以外,京城最忙碌的衙门了。最近这两年我就没在掌灯前见胤祥回来过,而他每次回来也就是逗逗女儿,和我说上几句话,然后就一头扎入书房里,要不就是直奔雍和宫。

胤祥也曾万分歉意地说冷落了我,我每次都只是说:“只要身子骨儿没问题,你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不用担心我”胤祥听了只是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低声对我说:“现在忙是为了以后能好好地陪你,以后你自然就会明白的”我听了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句,“我等着。”

其实我现在就很明白,这三年是四爷、八爷、十四爷拼命积攒各自实力的重要时期。十四爷连战连胜,兵权在手,八爷广交朝臣,行走六部游刃有余,四爷却是咬紧了牙关,埋头做事,而且是做实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领兵打仗最怕补给跟不上,士兵不是战败而是被活活饿死的先例比比皆是,可偏生这两年,河南大旱,山东蝗灾,四下里看去,都是一双双要钱的手。而四爷和胤祥这些年来紧缩银根,拆了东墙补西墙,又四处追债,却从未让前方的粮草吃紧过,虽然打胜仗的功劳都算在了十四阿哥身上,皇帝也看在眼里,可这背后的劳苦,却应该是放在皇帝心里的。

这些话我不能跟胤祥讲,想来他和四爷如此拼命地做事,心里未必打的不是这个算盘,自然不用我多嘴多舌的。即使我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皇位也应该稳稳当当是四爷的。

更何况,长久以来,我一直对自己的存在甚有隐忧,胤祥的命运已因为我有着些微的改变,不然,他本该是多子多孙的。所以我更不想去改变四爷的命运,哪怕是无意间的碰触,那样的结果无论如何也是我所承受不起的。虽然以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前进,可在我没看见四爷黄袍加身的那一刻之前,一切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意味着改变。

因此,我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了府中,甚至希望别人忘了还有我这么个人。对外只是宣称身子不好,需要静养。胤祥自然是毫无异议,我等于是他的一个软肋,而康熙皇帝和德妃自然也是心里有数,虽然不明白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可年节召见一律减免,日常的赏赐却是只多不少。

这三年来,我只是在府中认真地操持着家务,照顾着胤祥和蔷儿的生活起居,却从不曾问他一星半点儿关于朝局变化的事情。原本的一番私心看在胤祥眼里,却让他觉得我真是个知书达理,安于本分的女子,对我也是加倍的温柔。我心里只能苦笑,我之所以不问,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因为知道的太多了,而现在已经是康熙六十一年九月了,离那个日子没有多远了。

我最近这两年不时会有眩晕的毛病,请了太医来,说是因身体虚弱,五脏不合,才会如此,换了现在的话就是,就是因为体虚贫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所以才会有头晕的感觉。

胤祥不知道弄了多少补血的药材和补品给我,也不大见成效,可也没有再坏到哪里去。太医们都以为是我生产的时候失血太多才会导致这种状况发生,我和胤祥却觉得还是当年那碗毒药的后果。可不管怎么说,贫血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我也不太放在心上,只是坚持每日里锻炼而已。

刚在窗边写了几行字,就觉得一阵头晕,忙闭上了眼睛,等待着这股眩晕的感觉过去。“额娘,额娘”蔷儿脆脆的声音从屋外传了来,我赶紧揉了揉太阳穴,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就看见帘子一掀,一个小小的身影儿已摇摇晃晃地跑了进来。

小桃儿有些急切的声音随后而至,“哎哟,我的小祖宗,你走慢些,这摔了可怎么是好”蔷儿是小桃一手带大的,我觉得有时候她比我还要紧张。蔷儿不管不顾地扑在了我的身上,我笑着一把将她抱起放在膝上,还没等我说话,一只翠绿的大蚂蚱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我吓了一跳,忍不住往后闪了一下,仔细再看看,才发现那是个草叶编的,又上了漆的手工品。

蔷儿见我躲,咯咯地笑了起来,“额娘,好看吧”我好笑又好气地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吓我一跳,这哪儿来的,秦顺儿给你的”说完帮她理了理因为跑而有些乱糟糟的辫子。

这孩子精力旺盛得很,一天到晚跑东跑西,事事好奇,见人就亲热,那性子竟越来越像胤祥,全然不若小时候的安静。有时候不免好笑地想,这孩子除了是我生的之外,竟无一点像我,可想到这儿的时候,心里却泛上一种奇怪的感觉。

“不是,哥哥给我的”蔷儿摇晃着小辫说道。“哦你弘历哥哥来了”我漫应了一声,能让蔷儿叫哥哥的,也只有弘历那孩子了。这些年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钮祜禄氏会时不时地带着弘历来登门拜访,与我闲聊。只不过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她从不提四爷、那拉氏、德妃,我也从不问。

“给婶子请安,您吉祥。”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我抬头看过去,弘历正微笑着站在门口,躬身给我打了个千儿。这个未来的乾隆皇帝,今年已经十一岁了,七成新的盘龙小褂分外合身,麂皮靴子一尘不染,黝黑的辫子梳得油光水滑的,配上他那沉稳的笑脸,举手投足间已隐然有着成人的风范了。

我忙对他招了招手,又把蔷儿放下,看着弘历稳重地走了过来,我伸手摸了摸他的侧脸,笑问:“什么时候来的,你额娘呢”弘历清晰地答道:“额娘可能刚下车,方才在门口先碰见妹妹,额娘就让我先跟着妹妹进来。”说完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我骑马来的。”说完露齿一笑,笑容里带了两分顽皮。

听到钮祜禄氏来了,我忙站起身来,准备出门去迎她,虽然我天生好静,不过能有个朋友陪着说说话,对于心理健康还是很重要的。我转头看了弘历一眼,还没等我说话,他已笑着说:“婶子,我带妹妹去玩,您和额娘去说话吧。”我笑着点了点头,就看他低头对蔷儿温言说:“哥哥带你去玩好不好”“好”蔷儿高兴地应了一句,看都看没看我一眼,拉着弘历就往外走。

我忍不住好笑地摇了摇头。“唷,你这似笑非笑地想什么呢”钮祜禄氏笑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我抬头看去,她正笑倚在门口看着我。见弘历要带蔷儿出去,她低声又嘱咐了几句才让他们走,我对门外站着的小桃儿挥了挥手,她忙跟了上去。

“姐姐快坐。”我笑着招呼着钮祜禄氏,她笑着走了过来,一偏身儿靠在了抱枕上,又让身后跟着的丫鬟们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放在了炕桌上,这才命她们出去。我伸手拿了杯子过来,斟了一杯参茶给她,笑说了句,“怎么每次过来都拿这么多东西,我又没的人情儿还。”

钮祜禄氏“哧”地一笑,先拿起杯子,慢慢地喝了一口,又拿帕子沾了沾唇角儿,这才笑说:“瞧你说的,好像我拿东西过来,就是为了向你要人情儿似的。”我嘻嘻一笑,“这不是不好意思嘛,装也要装一下不是”钮祜禄氏吃吃地笑了起来,瞥了我一眼,又转手从桌上挑起一个竹子编的篓子来。

“这是你最喜欢的清茶,前儿江浙府尹才送来给四爷的,先偏了你了,回头你叫人收好了吧,够你喝上一阵子的了。”她温婉地笑说了一句。听到四爷两个字,我不禁有些怔,好像这些清茶都是别人送给四爷,而每次又被钮祜禄氏拿来送给我,有时候我也会想,难道四爷也喜欢喝清茶,还是

“喏。”钮祜禄氏看我愣愣的,有些好笑地伸长了手,递到我眼前,我忙站起身双手接了过来,道声多谢。这清茶的味道淡,胤祥向来不喜欢喝,我却爱它有些清苦的味道,钮祜禄氏自从知道我这个爱好之后,每次来都会给我带上一些。

“对了,上次你说编给我的那个带子,做好了没”钮祜禄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了我一句。我忙起身往书桌那儿走,从篾筐里拿起了那根带子,嘴里边笑说:“早做好了,就等着你来拿了。”

上次弘历生日,我用红绳儿编了一个幸运带给他,告诉他这会带来好运气,那孩子开心地收了起来,不知道怎么的让钮祜禄氏看见了,说有趣,让我也给她编一个,这只是个小玩意儿,我自然答应。

伸手递了给她,看她微笑着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会儿,却没戴上而是转手放进了袖子里,我不禁有些奇怪,却也不好问。钮祜禄氏却毫不在意地喝了口茶,说起了一些张三李四的事情,又邀我去庵堂住一阵子。

虽说她早已有弘历这个宝贝儿子,可是定期去庵堂吃素斋的习惯并没有改,见我有些犹豫,她嗔怪地斜了我一眼,“咱们就坐着马车去,待上几天就回来了,那儿没别人,就咱们姐俩儿个带着孩子,再说你这老窝在家里成什么样儿”看我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她戏谑般问了一句:“难不成你是怕十三爷不愿意”我笑了笑,“那倒也不是,我晚上先问问他吧。”

“这不就行了”钮祜禄氏一笑,又关心地看着我说,“那庵堂有神佛保佑,你多去去也没有坏处不是”我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心里明白她的言下之意,显然是说那个庵堂对祈求生子很灵,我若想再生个儿子,就应该多去祈福才是。

我不清楚弘历是不是靠钮祜禄氏的虔诚祈祷得来的,可蔷儿对于我而言,不亚于一个奇迹,可一个奇迹若是出现两次,那就不叫奇迹了,我在心里苦笑着,不着痕迹地把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直到送钮祜禄氏走,她还不忘了叮嘱我,尽快给她个信儿,我胡乱地点了点头,想着晚上和胤祥提一句,就说他不愿意让我去,我也好回了钮祜禄氏的一番善意。没承想晚上一说,胤祥竟然说好,说是一直看我闷在家里也不好,他又没有工夫陪我走走,借这个便儿,正好让我放松一下。

一边帮着胤祥解外氅上的搭襻儿,一边将他碍事的辫子捞了起来,让他先拿好,我开玩笑地问了一句,“你就不怕再弄个赵凤初来”胤祥的手一僵。我以为是自己玩笑开过头了,又触痛了他,刚要开口解释,胤祥已是一笑,“你放心,现在你就逼着老八他们去干,他们也不肯。”说完将辫子甩到了背后,大马金刀地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我走过去倒了杯参茶给他,自己才转身坐在一旁喝着清茶,胤祥皱了皱鼻子,斜视着我杯中的茶水说了:“真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好喝的,没滋没味的还发苦。”我呵呵一笑,“苦也是一种滋味啊,细细品还是别有滋味的。”胤祥不以为然地看了我一眼,“那又是什么好滋味了”说完就用手捋着额头,一脸的疲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1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