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朝败家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奇书

书名:明朝败家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刘健这么突兀的一问,让萧敬一时愣住了。

这修的书,装在盒子里,他哪里敢看

稿子是不是拿错了

萧敬立即道:“这是奴婢亲自从齐国公的手里接过的,这一路更是不敢怠慢,盒子从未打开,也没有经过其他人的事,刘公莫要玩笑。”

这当然不是开玩笑的事。

这是齐国公的稿子,万众期待,刘公虽是口里说稿子是不是拿错了,可言外之意,又岂不是说,有没有可能是他萧敬办事糊涂

这个干系,他萧敬可担不起的

刘健抬头看了萧敬一眼,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他的这一番话,确实有些针对萧公公的意味了。

萧公公毕竟是内宫之首,司礼监秉笔太监,又管辖东厂,身为内阁首辅大臣,是必须与这样的人保持较好的关系才是。

只是

之所以他失言,在于这一部书稿真的很怪

他翻阅的第一页竟是黄历。

黄历啊

这黄历不但记录了日期,而且还详细的记录了每一日的凶吉忌讳,自然也少不了农时

他方继藩修的就是这么一部书

这黄历还需他齐国公来修

刘健细细思量,还是觉得是不是哪里错了以齐国公的身份和能耐,怎么会修这样的书

他觉得匪夷所思,接下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的翻阅

而事实上就在此时

弘治皇帝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弘治皇帝所看的这书稿之雅,通篇都是粗鄙之语。

所用的文字竟是口语。

什么是口语呢。

即是人们口头所言的词句,这在任何读书人眼里,都是粗鄙不堪的,因为没有之乎者也,更没有任何的对仗,就更别提押韵了。

不只如此这里头的文字,竟是大量的借鉴了草书。

许多的文字,与当下的馆阁体,字形分明进行了简化。

这倒也罢了

里头的内容就更加粗浅了。

弘治皇帝所看到的并非是老黄历,映入他眼帘的,却是种棉花的三个小技巧。

如何灌溉,如何播种

简单明了。

弘治皇帝阴沉着脸,继续向下翻阅,接下来一篇,则是若遇外伤的急救。

这就是方继藩修的书

这是何其粗鄙啊。

宫中藏书无数,弘治皇帝也爱看书,他看了半辈子的书,却从未见过这样粗浅的书籍。

本来还以为天下又多一部类似于四书五经的宝典,谁曾想到

他依旧难以置信,于是继续翻阅下去,希望寻找到令他眼前一亮的内容,而接下来的,却是勤洗手的好处若干。里头用极粗鄙的文字告诉大家人的手上,因为接触了万物,因而滋生了细虫,不只病从口入,这病也从手入,因而饭前需洗手。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话

这这完了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心里沉甸甸的,更可怕的是后头写的竟是关于孕妇的七个小常识

弘治皇帝老脸一红

他恍然,猛地抬头紧接其后,看向刘健

刘健皱着眉,继续翻着黄历,黄历后头,则是一些山川地理的小知识,浅显无比,无非是这天下有哪五岳,何为江河之类。

谢迁已经不忍继续看下去了,他手上分下来的书稿,是一些简易的治病方子。

见弘治皇帝抬着眼,直勾勾的看着虚空,眼里没有神采。

显然对于这等粗鄙之书,弘治皇帝是透心凉的。

他曾是寄以了极大的希望啊。

可哪里想到这方继藩瞎琢磨这个

人有多大的希望,就会产生多大的失望。

倒是这时,弘治皇帝猛地想到什么,急急的道:“朕朕曾下旨,还命人传抄了邸报”

萧敬一头雾水,却是点头:“是,为了此书,陛下在一个多月之前确实”

弘治皇帝又情不自禁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看向刘健:“刘卿家也看过了”

“看过了。”刘健苦笑道:“老臣觉得此书嗯嗯嗯真是有些别具一格啊。”

嗯,表达的很含蓄,也很给方继藩面子了。

弘治皇帝哭笑不得:“你就不要为继藩遮掩了,此书真是贻笑大方,倒是让你们都见笑了。继藩这家伙分明是满腹经纶,偏生却是写出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来,可见他当真是视这学问为玩物,哎朕惭愧的很。”

弘治皇帝面上羞红。

这是自己女婿啊。

写出这么个玩意,不是贻笑大方吗

女婿丢脸,不就岳父也一起丢了

于是弘治皇帝转过头,看向萧敬道:“给方继藩传一道旨,申饬他,就说他本该本本分分,而今却是如此戏弄朕,朕不计较他欺君之罪,只是此书,实是粗鄙,以后权当此书没有修过,不许任何人再提。”

萧敬一脸诧异。

他无法理解,为何这么一本书,会惹的陛下如此的不快。

这方继藩,不是一向最晓得陛下心思的吗

萧敬虽是不解弘治皇帝此时的心情,反应却是很快,忙道:“陛下,只怕来不及了那齐国公在奴婢来时说了,他说此乃他的得意之作,正指着这书将他的学问发扬光大,是以,前两日,此书大致作成之后,他便命人抄录去了印刷的作坊,命人雕版,进行印刷,要印制出来奴婢只怕只怕这个时候,差不多这书该流传出去了。”

弘治皇帝听罢,如晴天霹雳,整个人有一瞬呆了。

刘健三人,也禁不住面带骇然之色。

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样的书,但凡是打着齐国公的名头,势必会有无数人关注,只怕这书一上市,会畅销一阵子,而后呢而后

这足以令朝廷蒙羞啊。

刘健脸色凝重起来,忙道:“陛下老臣以为理应派人,前往印刷作坊,追索回抄本,销毁雕版,若是已印刷了出来,这些书也应立即焚毁,免得免得令陛下”

方才一直默不作声的李东阳,却有不同看法:“陛下,齐国公既是花费了如此的心思,著了此作,会不会是别有它意他的弟子所著之书,臣是拜读过的,无不是恢弘之作,令人耳目一新,足以细细品味,弟子如此,其师理当不会如此如此不堪吧。”

奉天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弘治皇帝低头,眉头紧皱,道:“朕再看看。”

他心有点累。

印刷作坊,日夜开工,所用的纸张,统统都是最低劣的,一切都以节省成本为前提。

这些年,印刷业已逐渐开始发展,规模渐渐的增大,某些新的技艺,也开始推广,因而,这边凡有抄本送来,匠人们便能迅速的进行排版,随即印刷。

尤其是齐国公的书,任谁也不敢怠慢。

西山有专门的造纸作坊,名曰西山纸业,当然本来主要用途在于印刷周刊,现如今抄本一送来,这上上下下便开动起来。

一捆捆的新书,直接印刷而出。

唯一让人无语的就是这些印刷匠大多是识字的,只是这书很奇怪啊

甚至许多的字形,竟是需要进行重新雕版。

当然因为字形的简化,反而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字形越复杂,所费的油墨越多,而且对纸张的要求也越高,可这简单的字形,虽是重新进行了雕版,却省却了不少的功夫,有匠人用较为低劣的纸张做过一些实验,这等劣纸,本是容易引发墨迹的渲染过度,若是过于复杂的字迹,难免糊成一团,可字形简单之后,虽是显得粗劣,却大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除此之外,还有油墨的成本,这油墨的成本其实是极大的,能少一点,印刷个十本百本,倒是看不出来,可一旦印刷的多了,能节省下来的成本,几乎等于是印刷作坊的纯利,很是惊人。

几个负责校对的匠人看着这书,一头雾水,他们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当真是齐国公所著

这不对吧

齐国公可是高人,他可是桃李满天下

只是上头的吩咐,他们却不敢造次,更不敢多说什么。

很快书商们便来了。

他们被召集了起来。

随即

便开始对此书进行了大致的浏览。

书商们看过之后,第一个印象,竟也是目瞪口呆。一再确定这是不是齐国公所著,最后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

似乎,此书唯一的利好,就是价格低廉,不是极为低廉。

当然单看此书的用料,却也知道这价格高不到哪里去。

倘若是别人的书,书商们自是懒得再理会了,看看这书写的什么,这样的书送去书铺里卖,这不是笑话吗

可是这书出自齐国公,意义就不同了,毕竟现在全京师,都在期待着齐国公的大作,至少靠这个噱头,就足以能热销几日的,几日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52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