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枭臣

作者:魔力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6章 剧情反转

书名:明末枭臣 作者:魔力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温体仁也很郁闷,他觉得李琳璐不应该让海军来剿匪。毕竟福建西部多山,浙江西部同样多山,海军的特长自然是海战。他不相信李琳璐和毛钰会放任流寇继续闹下去,因为毕竟李琳璐和毛钰两人的基本盘都面临流寇的威胁。所以温体仁要努力保下李琳璐,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进攻福建巡抚熊文灿和他招安的泉州副将郑芝龙。

而熊文是东林党推举出的人选,当初在对待郑芝龙的态度上东林党内部都发生了分歧,毕竟常年为海盗对江南商人的祸害也不小。而皇帝朱由检也是不喜欢郑芝龙的,甚至有给毛钰的秘密圣旨,让他找机会干掉郑芝龙。现在是郑芝龙祸水东引,朱由检自然更加厌恶郑芝龙。这也让东林党人为难,要保住熊文灿,自然要保住郑芝龙,要保住郑芝龙就会恶了浙江和皇上。

不过很快浙江巡抚的奏章让双方不必为此纠结了,因为这件事发生了转折毛钰不负众望,率领浙江卫所兵和海军对流寇进行合围,并且招降了部分流寇。关键时刻金华知府付冬明为了抢夺功劳,居然引狼入室,不但给流寇提供大量粮草,居然对围困金华半个月之久的流寇疏于防范。结果导致流寇入城,不但让毛钰等人的努力化为乌有,还金华城拱手让给流寇祸害。

在金华府众官员给巡抚的书信中付冬明给贾环等人流寇的粮食不是一千石,而是五千石。这是罪大恶极的通匪五千石粮食可以供金华城内的两千乡勇三个月坚守。三个月朝廷甚至可以从南直隶调兵前来。而付冬明居然将这么多粮食给了流寇。最要命的是原本很多乡绅对付冬明就有意见,这下总算找到了出气的机会,于是各种添油加醋的书信飞向浙江巡抚衙门、南京乃至京城的各达官贵人府邸。

选择李琳璐还是熊文灿是一个难题,但是推出付冬明做替罪羊朝廷大佬视乎瞬间就达成了共识。于是很快关于流寇攻陷金华城的处理结果很快以圣旨的形式下达浙江巡抚衙门和福建巡抚衙门。对于福建巡抚熊文灿自然是申斥一番,要求福建做好灾民救济,不能再出现大量流寇为祸的事情,更不能简单第将流寇赶出本地。

对于浙江巡抚则包括立即捉拿付冬明及家人押送京城,选派精兵强将合围剩余流寇。毛钰平匪有功,但是部署不周密导致流寇破城且随后逃窜,功过相抵继续留用。

面对圣旨李琳璐等人松了一口气,也替毛钰惋惜,本来三万流寇如果能够招降大部分,这也是大功劳一件啊。尽管主要功劳是浙江巡抚和浙江都司的运筹帷幄。但前线总归是毛钰的人在打仗。对此毛钰无所谓,他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功劳,他知道表面说是功过相抵,其实大家心中都有一个评价,朝中大佬和皇帝是亏欠他毛钰的。而毛钰问李琳璐要粮草更是理直气壮,原因无他,接下来想要尽快剿灭贾环等人,需要调集几个府的乡勇以及整个浙江卫所的精锐。而那些在金华城下投降的人总不能让门挨饿继续造反。所以五万石粮食是必须尽快到位的。

另一面,孔有德率领的陆战炮营回到舟山,更换一营陆战并前往,加上李守信和曾立刚两部各处部分精锐,共计五千精锐尾随流寇行动。这一次毛钰特意提醒孔有德招降为主,为此还特意将尚可义的军衔提升到与孔有德平级,李守信、曾立刚则返回各自岛屿,安置将近两万人的俘虏,其中金华城下有一万五千人,其他个县城招降了五千多人。

这些人毛钰从中挑选三千人作为陆战队员,其中两个山地营,专门为应对福建、浙江西部山区和台湾东部山区而建。又挑选两千人作为普通水手,将来加入商队和内河运输。两千多人送往崇明岛垦荒,剩下一万多多人送往台湾。

送往台湾的大部分则留在淡水河道基隆港之间广袤的平原上垦荒,大约两千人则参加城市和港口建设。

至于孔有德何时能够全歼或者招降流寇,毛钰并没有给出期限,而是要求浙江巡抚衙门移文各府县支持大军行动。

既然不能速战速决,毛钰就打算利用难得机会练兵,让陆战队熟悉一下山地战,也让大陈岛和南日岛的部分精锐有实战机会。

贾环等人其实也没什么地方好去,往东是绍兴、台州,往北是杭州都是不能去的。只能往南和往西。南边已经被福建流寇来的时候祸害得差不多了,所以几个头领一商量就继续往西。

本来从行军速度上来说,这些流寇当然不是孔有德率领的海军的对手。所以在第三天孔有德就出现在流寇大军身后十里之外。这样的距离保证不至于失去流寇的踪迹,也给流寇足够的压力,只能沿途洗劫村镇,稍作停留,不能对县城打主意。这也是毛钰的底线,如果再出现县城被攻陷,那么这些流寇说不得就会据城而守。而处州和严州各地早就得到了浙江巡抚的通报。他们担心的就是流寇攻不下金华,又不敢去杭州,转而路过处州前往江西。但这个季节正是农忙,许多百姓尽管得知了流寇要来的消息也舍不得离开。好在孔有德也算吸取了教训。在追上流寇之后就派出了了呀战队员在流寇前面通知沿途村镇百姓躲藏,同时寻找合适的地形与流寇决战。

多年在辽东与东虏作战的精锐带领的陆战队员用来对付这些流寇是有点大材小用。但也也给了孔有德充分的发挥空间,每天行进多少,在哪里适合伏击,哪里适合决战,都逐渐掌握。只等时间差不多,流寇进入预定区域就来一个一锅端。

当然沿途替毛钰刷名声也是必要的,那些村镇的百姓得了消息很多人将信将疑,胆小的则将家财藏起来,自己躲到山上去,等到流寇真的来了将村镇洗劫一空,很多人欲哭无泪,但也有人因此感谢毛提督的警告。有了前几天的教训,和一些逃离本土的百姓的扣扣相传,沿途村落的百姓越来越精明,大部分时候流寇仅存都是空手而回。正想放火烧存就会有小股官兵及时出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83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