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原始人日记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1章 秋收2

书名:原始人日记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1

从六月底到七月中旬,农田采收工作一直在进行。

好在入秋之后,暴雨已经很少,基本没有四五月那种暴雨连绵的狂暴场面,就算是下一场暴雨,也很快就云开日出。

虽然下雨会影响晾晒入仓,但也并没有对今年的粮食收获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还有凉棚和足够多的房屋和工具摊开存放,不至于像以前那样纯粹的望天收。

随着农田采收工作陆续进入尾声,晾晒入仓登记的数字也逐渐统计完成,最后一批入仓的是试验田的粮种,粒大饱满,产量喜人,亩产接近七十斤,相当于秦汉时期一石的样子。

虽然徐晨并不满足,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当前人类耕作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在没有更好的种子农药化肥等更高级的农业生产条件下,这种产量将会成为一个历史记录,在很长时间内保持无法被打破。

因为这块试验田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都不是当前部落所能够支撑的,根本不可能大面积推广,只能作为育种实验田。

至于真正的耕种,就算牛马农具齐备,也就是这一百亩熟田的耕作方式,亩产在五十斤左右就顶天了。

而这产量还包括种子。

根据两年耕种的效果来看,一亩田五到十斤的种子远远不够,植株太稀了,再翻一倍也很勉强,若想真正提高产量,一亩田的种子至少要达到二十斤,那么四百亩农田明年就将投入八千斤的种粮。

但种苗密度高,需要的肥力自然也更多,因此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积肥。

在工农业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一般成正比。

但巴族和其他原始部落不可能持续性的投入如此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耕种。

因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瓶颈,在当前水土、气候、环境、种子、人力、技术等各种生产条件局限下,七十斤就是顶点,五十斤绝对算高产,四十斤属于丰收,二三十斤才算正常。

更何况在地广人稀的局面下,现在缺的不是地,而是人。

随便烧块荒地撒播几斤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二三十斤的粮食,这种望天收的捡钱模式下,谁都没有死磕几亩薄田的兴趣。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会大量垦荒的原因。

徐晨也一样,与其在单亩上下功夫,远不如在面积上下功夫。

同样数量的种子,种植面积扩大到千亩,在耕种和日常管理上可以更加粗放轻松一些,但最终在产量上也不会相差太多,这就是刀耕火种时代广种薄收的增产价值观。

徐晨虽然对眼前的收获并不满意,甚至有些咬牙切齿,但在母巴和所有女人看来,这就是一个破天荒的丰收,特别是试验田。

以前野外采收,一亩田范围大概能采收五斤就顶天了,并且还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要想采收七十斤,一个人要弄半个月,一季下来,二十多个女人也就能弄千把斤的样子。

那就是整个部落全部的收入。

但短短两年时间,在徐晨的带领下,部落的粮食采集收入至少增长了十倍,达到了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一个天文数字。

最后的统计结果出来,今年农田总收入达到一万七千六百试验田二十亩收一千三百余斤,剩下的八十亩熟田的产量比新田多收近三成。

虽然这种产量提升并不十分明显,但在种子一样的前提下,大规模种植之后的总量提升就比较可观了。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任何财富都是通过量变慢慢积累起来的,若是明年四百亩地整体产量提升三成,那么粮食总产量将会突破两万斤规模。

若是全部推广采用试验田精选的饱满种子,耕种再精细一些,产量还有可能提升两成左右,总产量将会突破两万六千斤。

按照眼下巴族不包含四十多个俘虏,剩下男女老少全部一百三十口人来配置口粮,每天一斤粗粮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话,这些粮食能够吃接近七个月。

实际上现在所有部落的食物配置是肉食和粮食各半,甚至很多时候肉食更多。

有了如此多的粮食储备,无论男女平日就能节约很多劳动时间,不用一天到晚在野外捕猎采集临时准备食物,而是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最终进化到无需进行野外作业就能自给自足的地步。

这样不仅更进一步的降低了生存的危险程度,同时也能大大增加食物安全保障,也有更多的时间和人手来发展其他产业,比如纺线织布、制作陶器、采掘冶炼、修路修渠、制造武器、开拓经商等等。

随之而来的就是分工也会越来越细致明确,各种不同行业才会慢慢出现发展。

眼下,巴族实际上已经踏上了这条路。

在这种庞大的收益之下,徐晨相信母巴等人今年冬天肯定还会更进一步的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两三年之后,巴族的粮食种植可能最终会扩大到千亩规模,小河两岸那些河水淹不到的土丘缓坡范围,基本上都将会被慢慢开辟成为粮田。

为了庆贺这个伟大的收获,巴族再次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篝火晚宴。

晚宴上,徐晨让人搬出来几大坛五月新酿的鲜果杂酿,一如既往的表扬所有人,与大家开怀畅饮。

小女巫作为部落的精神领袖,在篝火晚宴上载歌载舞的释放自己强大的祝福光环,庆贺巴族丰收的同时,为巴族所有人赐下神灵的祝福。

数十个拱火族俘虏受邀参加了这个规模盛大的庆功晚会,每个人也都有幸品尝了几口酸酸甜甜的果酒。

这是他们第二次得到吃酒的待遇。

一个个激动的泪流满满,甚至还有人嚎啕大哭。

巴族的和谐和强大勿容置疑。

虽然他们在巴族都属于奴隶,每天都要干活儿接受劳动改造,但这种吃喝不尽,财富如山,富有而和谐的部落,才是他们梦想的天堂般的生活。

只可惜,他们不是巴族人,等到被赎回去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如此盛大富足的收获场景,更加吃不到如此绝世美味的食物了。

农田收获结束,但秋天的收获才刚刚开始。

山谷两岸和大河河滩,还有大量野生的麦豆需要采收。

虽然与农田相比产量低而且环境复杂危险,但对于习惯了野外采集的女人们来说,看着粮食成熟却不去收获中感觉到有一种莫名的心疼,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母巴和阿母分别带着两族女人们开始了大规模的野外采收活动。

这种采集和农田相比就差别太大了,一个人一天也就五六斤的收获,不过因为人多,巴族眼下已经有超过六十位成年女人,如果持续到旬,算下来整个部落的粮食储备至少还能增加五千斤规模,那部落的粮食总储备将会突破二万二千斤,刨除为明年春耕留下数千斤粮种,剩下的依旧还是满仓满屋,足够保证全族人大半年的粮食供应。

女人们忙着采集,男人们自然也没有歇着。

七年之中山货最多的时候。

除开正常的打猎捕鱼之外,一大群俘虏被安排到附近山上采摘栗子、榛子、橡果等坚果,每天用背篓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往回弄,院子内外都晾晒的满满当当。

为了驱赶野兽鸟雀偷食,徐晨把除开马以外的野兽军团全部投入了看护安保队伍。

狼大狼二和豹子头拴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照看晾晒的野果,两只大老鹰拴在两个院子里面分别驱赶鸟雀,一群猴子作为机动部队蹲在房顶上负责照看全局。

有这群野兽看家护院,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鸟雀野兽前来偷食。

特别是两只大老鹰,完全是所有中小型野兽和任何飞禽的天敌,只要它们鸣叫一声,方圆数里神鬼辟易,扑棱棱到处都是惊飞奔逃的鸟雀和动物。

徐晨每天背着一个小背篓,带着古和举等四个贴身跟班,扛着木锄石斧上山,他的目标不是那些常见的坚果,而是一些成熟的药材和其他山货。

第一年发现的那棵朽烂的大树,现在已经成为了巴族重点看护的香菇种植基地。

为了增加香菇产量,去年入秋之后徐晨安排人砍了不少栎树、栗树和一些杂木靠在大树四周,历经一年的风吹日晒和暴雨侵蚀之后,这些木头已经开始朽烂,有些开始长出香菇。

而作为菌种的那棵超级大的朽木上,一如既往的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野生香菇。

这些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眼下最难得的一种优质美食,和肉食同煮不仅能够提鲜,还能极大的补充族人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妇孺老幼。

而小鸡炖蘑菇,依旧还是整个部落最热爱的美食。

软滑的香菇、劲道的鸡肉、浓香的汤汁,热腾腾一勺浇在杂粮粥上,那种美妙的滋味简直没办法形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01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