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首辅

作者:清纯的橘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五章 人情

书名:红楼首辅 作者:清纯的橘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1

福全让丫鬟把贾琏和宝玉带到书房,他回到正堂门口继续守着。

此时魏庆和正与林枢说着今日的来意:“老夫此来,是有件事要拜托你。”

老爷子倒是直言不讳:“扬州巡盐御史府的事你知道吧”

“阁老说的如果是去岁盐户暴乱的事,下官是知道的。”林枢有些不解其意,他回想了一下最近从邸报中得到的信息,好像并无江南盐政的消息。

魏庆和正色说道:“此事就是由江南盐户暴乱引发的。”

与盐户有关的话,那就是杨学礼又出幺蛾子了林枢问道:“还请阁老直言。”

“昨日江南总督赵安平八百里加急,倭寇阻断了海路,江南各大盐场因为杨学礼之故,近乎瘫痪。琼州的盐只能通过陆运北上,不但耗损巨大,所耗时间也太长了。如今江南食盐短缺,盐价暴涨,这下下去怕是要出大事了”

魏庆和的话让林枢有些摸不着头脑,江南缺盐,从外地调用就是了,为何要找他

“阁老,这事您让临近州府运盐过去不就行了为何要来找下官啊”

只听魏庆和说道:“老夫昨日已经安排蜀盐出川了,今日过来,其实是想拜托你劝说陛下,暂时停止在福建、南直隶以及山东新开盐场”

林枢愣了一下:“增设盐场之事,本就是朝廷去年年末定下的事,为何阁老如今欲要停下来再说,下官人微言轻,纵是千言万语,也不如阁老一句话管用。”

魏庆和苦笑道:“老夫昨日就劝过陛下了,可江南盐商胆大包天,竟然勾结倭寇,阻碍盐场的开办。陛下震怒之下,老夫也没有办法劝陛下暂缓盐场的开办。”

随之他又说道:“老夫知你疑惑为何要暂缓,并不是老夫怕了那群盐商,而是他们背后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一个琼州盐就已经引得江南数个州府震动,若是再有个海州盐、泉州盐,松江盐,老夫怕逼急了那些人,引得朝野动荡。毕竟,龙首宫那位还在呢”

原来如此,林枢大概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这位内阁首辅,既不是上皇党,也不是帝党,他是两方妥协下挑选的人。

首辅求稳,皇帝却是心急。琼州海盐极大的削弱了忠信王与甄家的财力,江南的各大盐商又被耿向南收拾了一波人。

如今皇帝准备在福建、南直隶以及山东开办新的盐场,期望让隶属他嫡系的人,彻底废掉江南盐商与晋盐的财源。

一个背后站着甄家与忠信王,一个背后是晋商八大家与义忠亲王。这两个人都是太上皇推出来同皇帝打擂台的,他们的势力在太上皇的支持下,在朝野上下有些不小的影响力。

如果同时向皇帝发难,绝对会是一场轩然大波。怪不得魏庆和这个整天笑眯眯,天天和稀泥的老好人都急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太上皇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只要他不死,皇帝根本无法彻底剪除阻碍他变法新政的势力。

除非皇帝能掌控京城的所有兵马,上演一出玄武门,把龙首宫同外界的所有联系彻底斩断,否则光是一个“孝”字,就能让皇帝做起事来畏手畏脚。

“老夫知道,朝野上下都说老夫是个泥菩萨,天天和稀泥。可大楚才安稳了几年这亿万百姓需要的就是安稳。陛下的心太急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龙首宫已是夕阳西下,陛下真的可以再等等”

魏庆和就差说太上皇快死了,让皇帝不要急。林枢听得是冷汗直流,幸亏家中没有太上皇的探子,否则今日这话传出去,就是皇帝都不一定要保住他。

“阁老,慎言啊”

“老夫这身残躯,若是能换得陛下改变主意,那也值了。状元公,林六元,晒盐法是你提出来的,你熟知江南的情况。老夫也不逼你上书劝谏,只需要你在陛下询问你的时候,把这些利弊能讲给陛下听。”

魏庆和说完这些,林枢长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让自己犯言直谏,他不是钱千里那样的直臣,犯言直谏的事都没那个胆。若是旁敲侧击的劝谏,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能得到内阁首辅的人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想到此处,林枢起身作揖:“阁老放心,此事关乎朝野安稳,下官自然责无旁贷。若是陛下问起下官,定会将此中利弊讲述出来。”

听到林枢的回应,魏庆和欣慰的点点头,他起身拍了拍林枢的肩膀:“不愧是林如海的传人,有他当年的风骨”

他跟林枢告辞说道:“今日内阁还有事,老夫也就不多留了。估计这两日陛下就会召见于你,到时候就拜托你了。”

林枢连忙表态:“阁老放心便是,快至午时了,阁老不若留下来喝杯酒再走”

魏庆和摇摇头道:“老夫不宜现身他人面前,今日就算了。”

说罢,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玉牌,塞到林枢手中:“这是老夫年轻时雕刻的小玩意,你拿着把玩吧,就当老夫的贺礼了。走了,你去忙你的事吧”

从后门悄悄送走了魏庆和,林枢把玉牌放在眼前细看。只见玉质普通,青色的玉牌一面是一株兰花,一面是几个秦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是出自论语里仁中的一句,意思是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魏庆和为官数十年,从一个翰林院庶吉士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位,向来都是少说多做。

哪怕因为二圣临朝,不得不把他放在首辅这个位子上,他依然保持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处事准则。

这是在隐晦的劝林枢,过于高调容易成为出头之鸟。看来殿试上的那篇变法之策,还是触动了某些人的禁忌。

林枢笑了笑,把玉牌收进匣子里。老爷子的提醒没有错,可自己要走的路不同,要做的事也不是纳于言而敏于行就能躲过那些人的攻击的。于公于私,他都不会向那群蛀虫妥协的。

“福全,去请琏二哥算了,我还是去书房吧。你去看看,前院的客人们来了多少了。”

林枢把这些烦心事暂时放心,吩咐福全去了前院,自己则是往书房走去。今日来了不少宾客,这些人中,有不少可以发展成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可千万不能怠慢了。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既然有忠信王党,有晋党,那作为帝党之一的他,为何不能在皇帝的羽翼下发展自己的小团体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1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