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民国特情

作者:仫涴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章 因由分

书名:民国特情 作者:仫涴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他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公开的,凡是要知道这种生活的人都看得见,都知道另一种生活则在暗地里进行。”安东契诃夫带小狗的女人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六三的真实姓名。他一直叫我神仙姐。

六三一直说他是信佛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过去穿越到了民国,所以遇见了我。说过很多次,我每次都淡然一笑。

六三说干他们特情这一行的,谁都不能信,只能相信自己。

之所以谁都不相信但认我这个大姐,是因为他觉得我就是契诃夫小说里写的那个带狗的女人。

当然,也因为第一次见面后他暗地里打听清楚了我所有的底细:没落贵族,满族后裔,单身,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奉行终身不婚主义,与世无争,坚定的佛教徒。

最重要的是,与谁都没有利益纠葛,完全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我世界里,信仰坚定,物质富足,没有任何人能收买,所以就不会有欺骗和背叛。

事实上第一次在香港浅水湾的慈善宴会上见到六三时,我的确是带着两条纯种的雪纳瑞犬,一个黑色公,一个白色母。

那次去是为了战后无家可归的儿童捐款,我与任何人都不熟,只和我的两只狗在一起。

捐了最大的一笔款后,我转身就牵着狗准备走了。由于小狗被音乐声吓到乱窜,狗绳把我差点绊倒,幸亏六三伸手扶住了我并很绅士的蹲下身帮我解开缠在脚上的狗绳。

我最后一次见到六三是在1949年9月,香港浅水湾海边的一家海鲜餐厅。

那次是六三主动打电话给我约我见面。这在我和他近10年的关系里是语气最特殊的一次。

电话里,他依然少言寡语,只是告诉我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就挂了电话。

挂电话前,还是以他每次都会习惯性的一句话来结束:好吧,就这样吧。你不要联系我,我会再跟你联系。

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年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的蓝颜知己,但是我们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而且我永远不可能主动找到他。

六三不允许我主动联系他,也不允许我再和任何一个人提起他,这是他答应接受我并告诉我他的故事的前提。

实际上我也根本无法主动找到他,他从不告诉我他的任何联络方式,我甚至不知道他住在哪里。

每次见面后,他人也突然会消失很久很久。当我快要将他从我的记忆里抹去的时候,他又突然会在某一天,在我每天跑步必须经过的一家花店前,突然出现在我面,带着他那玩世不恭的帅气迷人的笑容,手里拿着一大束曼陀罗,倚在他的那辆黑色的nash车上。

然后他会请我去很高档的法国餐厅吃饭,喝他从法国带回来的红酒,然后一点点的跟我聊一些他的故事。

我记得他第一次送曼陀罗给我的时候我好奇的问,为什么要送这么特别的花给我,他说这个也叫彼岸花、曼珠沙华,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

佛典中也说是天上开的花,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家语荼蘼,是指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我想,他也许是压力太大了,所以才把我当成了一个安全的倾诉者。

或许因为我个与世无争的女性;或许因为我是他记忆里某个人的影子;

也或许我在他心目中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耐心、包容、不会对他造成任何伤害却又能让他得到安静的一个女人,一个姐姐或者甚至母亲的角色。

最后一次见面的那个晚上,六三话比以前少很多,只是一个劲的喝红酒,抽雪茄。

我问他这次为何主动打电话给我请我吃饭,六三告诉我他是来跟我告别的,然后他说某种程度上说是永别。他要走了,而且不再回来。

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是每一次见面都会感觉很亲切,完全没有任何因太久未联系而产生的生疏感,仿佛我们是青梅竹马的知己,生死相依的老友。

猛然间听说要永别了,我的心里不禁一阵的忧伤,有些失去方寸地急切问道:“我知道我们之间有约法三章,我只可以聆听,但是绝不能问你问题。

但是,鉴于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六三优雅的吸了一口雪茄,望着窗外思考了很久,然后回头说到:“你可以问,但是不能问未来,只能问过去。而且我只回答我可以回答的。”

我顿时语塞,其实我只是想以一个女性的本能,问他要去哪里,去干什么,是否还有丝毫的可能会再见面的机会等。但他的这句话,顿时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我喝了一口咖啡,努力的冷静下来。想了很久,因为我和他太熟,我知道很多问题问了也是白问,他不会回答。于是,我只问了他两个问题:

“第一,认识了这么久,一直不知道你真正的名字,最后一次能否告诉我你现在还到底是不是特情是不是和那些人一样飞去对面的海峡”

“第二,我什么时候可以将你的故事写成书告诉世人我觉得你为了国家和民族隐姓埋名,承受着巨大的委屈,牺牲了那么多的个人名誉和利益甚至自己最爱的女孩。”

六三犹豫了很久,然后回答我:“70年之后吧,那时你应该过百岁了,如果那时你还没往生的话,没有任何我的消息,再把我的故事告诉后人。”

“你问我现在是不是特情身份,这个恐怕没有人会知道了,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至于我的名字,你就叫我六三吧。”

分手的时候,他只留下了一句话:“如果你真的能在70年以后健在,说不定你会遇见真正的我。”

“你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就告诉过你,我是从未来穿越到了民国才遇见你的。我没骗你,这是真的。有缘我们还会相聚。”六三说完,诡异而神秘地笑了笑。

六三就这样走了,留下了他的微笑,他的故事和我手里的曼陀罗。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身影和他的故事,却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曾对任何人说起。

但是我还是坚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悄悄的回忆着每次与他交谈的点点滴滴,用回忆和想象整理着六三的故事。

用了差不多50年的时间,终于整理完毕。但是出于对六三的承诺,我始终没有将他的故事共公布于众。

再之后的20年里,改革开放让这个国家和时代都发生了巨变,香港也回归了祖国。我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忙过着平凡的生活。

常常经过的花店却历经了几代一直开着。每次经过那个花店时,我偶尔也会期望能再次见到六三,想知道这些年里他又有怎样的惊险的故事和神奇的人生。

这种期望能暂时让我忘却现实的烦恼,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解脱和愉悦。但可惜的是,我却始终没能再见到他,再也没能找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7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百岁的老人,陪伴我的依然只有管家的孙子和两只狗。

窗外,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终于等到了可以让我将六三的故事告诉你们的时候了。

以下的故事,是我根据六三的叙述整理而成。他告诉我的故事是零散的,而且他从来不让我提问题。

所以在写他的故事时,我有时不得不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加上我的揣测和想象,从我理解的六三出发,把我自己当成是六三,才能更好的将他的零碎而又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

从而力图展现一个完整的六三,一个有信仰的六三,一个游走在道德的临界点和黑白之间似邪似正的神秘特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