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

作者:土豆不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3章 丰收季

书名: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 作者:土豆不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3

若说什么最能另人高兴,那无疑是大丰收了

秋收之后,随着一份份奏章呈送进京,朝堂上下都乐开花了

仅辽东一地,收成就是往年的三倍还多,番薯的种植成功,也让辽东百姓彻底告别了饥饿

京畿和江南等地在推行摊丁入亩后,收上来的税赋,也是成倍的增长

其实大明朝的税收制度,从来都是先让百姓吃饱肚子,是后期国力日下,再加之官员们中饱私囊,才逼着百姓将仅有的口粮都交出来

现在却再不会有这种情况,百姓家里有余粮,就不会再闹事

国库越来越充裕,意味着官员们做事再无顾忌,而且谁都知道杨大总管大方,所以官员们的待遇,肯定也就会越来越高

欢声笑语中,无数吹捧杨佑的折子,也如雪片般飞进大内

杨佑倒是淡定的很,国库充盈是好事,但他想干的事,其实也不需要国库出银子

白莲教的藏宝、蜀王家的积蓄这些财富,足够他挥霍了

京郊的兵工厂已经开工,现在正按他的指示开足马力生产火器,以便给全军更新换代

辽东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也都在日夜赶工建造战舰

按照杨佑的规划,大明起码得有三支或四支舰队,威慑外敌的同时,也能防止一家独大

“总管,按照日程安排,您今天下午要去讲武堂给士子们讲课,上午则会见西藏喇嘛以及五台山的几位高僧”

从司礼监出来,杨佑的秘书袁赋诚,就亦步亦趋地禀报道

下午的事先说,是因为在他想来,去讲武堂讲课,远比见僧人重要

袁赋诚是袁可立的孙子,杨佑是受袁可立之托,才将其留在身边的

这小子之前确实一身纨绔气,不过去辽东军历练回来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做事沉稳认真,还改掉了所有不良嗜好,深得杨佑赏识

自杨佑在蜀中留下杨砍头的凶名后,喇嘛们就往京城跑的更勤了,在杨佑面前也更加的谦恭

这次他们联合内地僧侣来找杨佑,是希望扩大佛教在大明的影响力,最好能将佛教定为国教的

杨佑不信佛,但也不反对别人信,之所以答应见他们,则完全是出于礼节,也是对佛教的尊重

至于讲武堂讲课的事,却是某一天喝多了胡说八道的结果,他可以胡说八道,下面人却当真了,所以立刻就联系了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位校长

话说杨佑亲自参与的战事虽然不多,却还真是未尝一败,再加之人人都有攀附之心,所以听说他要去讲武堂讲课,学员士子们,无不欢欣,都翘首以盼地等着呢

不想杨大总管醒酒就把这茬给忘了,直到袁赋诚提醒

呆愣一下才失笑道:“讲台是最神圣的地方,不是我这种人能上的,没地玷污了那地方”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想起在另一个时空,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冒充专家教授地讲课,一个个看着道貌岸然,却满嘴歪理邪说地误导大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杨佑自认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才不敢去给学员们讲课

“总管若不能上,还有什么人够资格总管恕罪,学生以为,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了”

“呃”

杨佑被袁赋诚怼的一愣,心说这小子还真有其祖父的作风,真敢怼啊

袁赋诚没有被杨佑的眼神吓住,问心无愧地于杨佑回瞪着

“呵你厉害,怕你了,不过讲课的事还是再说吧”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那块料,就别硬往前凑

“总管”

袁赋诚还想说什么,却见杨佑已经摆手走了

西藏活佛们在京城,都是有代办处的,来见杨佑这个喇嘛,名叫堪布多吉,他还带了个叫次仁的小喇嘛

五台山的两个和尚,一个叫圆光,一个叫圆慈,具体是五台山那座庙的,杨佑却也没细问,反正在他看来,就是走个过场

“阿弥陀佛、杨总管请了”

一见杨佑进来,几个大和尚忙起身合十施礼

“诸位大师傅好,快请坐,不瞒几位大师,咱家虽不信佛,却很佩服佛教高僧”

杨佑的开场白很让几个和尚高兴,原来就说杨佑很支持佛教,看来传言不假

“总管廖赞,贫僧等对杨总管也是钦佩之至,今次来,是想跟总管说,贫僧等想在五台山为总管建生祠,供信众”

“生祠就算了,咱家不是魏忠贤”

不等圆光把话说完,就被杨佑打断了

杨佑是尊敬佛教,可在他心里,那些吃斋念佛的苦行僧,才是真正的佛家信徒,眼前这几个和尚,喇嘛还好些,这两和尚却是肥头大耳,一身金灿灿的袈裟,怎么看怎么别扭

“总管不是魏忠贤之流,可总管的功业,却是实实在在的,若信徒们供奉,我们也是阻止不了的”

圆慈还以为杨佑在谦逊,所以又跟着道

大喇嘛堪布多吉却看出杨佑确实无意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遂干咳一声道:“我佛慈悲,总管宅心仁厚,已具我佛之像,建不建生祠,都是一样的”

这句话还比较中听,杨佑看向堪布多吉的目光也更加柔和

堪布多吉就跟受到鼓舞似的,继续道:“总管,活佛传话,希望在明年,能在大明境内修建五百座黄庙,还望总管支持”

“总管有所不知,佛门清苦,从前朝廷对佛门购买土地多有限制,如今各地都在推行土地新政,不知可否赐给我佛门一些土地,改善下僧人的生活,以便于僧人有更多时间精修佛法”

紧跟在堪布多吉之后,圆光也说出了他此行目的

建五百座黄庙想啥呢还想要土地,要脸不

待几个大和尚说完,杨佑咔吧咔吧眼睛,忽地一笑道:“几位都是得道高僧,一定听说过武宗灭佛的事吧”

“啊”

杨佑的话,让几个大和尚瞬间脸色大变,不想杨佑的话还没说完

“佛教传播的是什么你们想告诉咱家,是修来世因果是吗呵呵对不住了,咱家只信今生不信来世,任何与民争利、与国争利的行为,都要问问咱家的刀利不利对不住,咱家还有事,告辞”

杨佑说罢,丢下几个目瞪口呆的大和尚,起身甩袖而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7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