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92章 庐江攻略

书名: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寿春,乃是袁绍的本部,经过袁绍多年的发展,寿春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加上下蔡当涂之倚仗,更加不容易攻破驻守的十万兵马,可抵御二十万大军”

荀攸的话,听得黄忠关羽不停地点头,不过二人却没有插嘴,而是继续安静的等待着荀攸接下来的话。

“寿春如此,但是阳泉却不是如此,我军不是水军,但不是水军,就不能乘船我军可以在临近阳泉时,登岸休整,养精蓄锐后,攻打阳泉,这也是为何明知荆州无兵镇守,攸却依然向主公要来攻城梯的目的”

看着黄忠关羽二人面露敬佩的看着自己,荀攸淡然一笑,随后继续开口说道,

“待阳泉攻破,便继续乘船转决水,顺决水向南,抵达大别山山脚到那时,庐江郡便只留寻阳一军而已,但二位将军不要忘了,江夏还有个贾文和以及张辽将军在呢”

听到此处,关羽和黄忠二人同时惊呼道:“前后夹击,吃掉寻阳”

荀攸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开口对着二人说道。

“不一定非要吃掉寻阳守军,那寻阳守军,迫于我等压力,只会渡江退往合肥到时,我等收复庐江入丹阳,而贾诩南下豫章郡,扬州近半,皆入主公之手,不知这个功劳,两位将军可还满意”

“呼”

二人闻言,皆吐出一口气,又对着荀攸拱了拱手,以示感谢。

黄忠的心中还无比庆幸,幸亏自己将荀攸带来,要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止步襄阳了。

“公达先生,有没有可能,我等直接由庐江入九江郡,攻寿春或者进入丹阳”

荀攸闻言,脸色严肃的摇了摇头,对着关羽解释道。

“长江越往南,水流越湍急,两岸高山绝壁,荆州小士族的船只,多是蒙冲,根本不可能渡过长江,想要渡江,只能沿着长江寻找岸口”

说到此处,荀攸顿了顿,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继续说道。

“如果想进入丹阳,只能汇合文和先生之后,在做打算而寿春,自然会有人去攻打此次大军出征,各位将军要懂得相互配合,我等最终目的,是平荆扬擒袁绍,而不是盲目的立功”

听荀攸如此说,关羽和黄忠皆站起身,脸色严肃的对着荀攸拱了拱手。

“谢公达先生教诲我等知晓了”

如今他们占据了荆州,已经是大功一件,出兵庐江,如果一切顺利,那他关羽和黄忠二人的功劳,也会是前列。

如果盲目行军,很可能破坏别路大军的计划,从而影响全局。

随即,二人起身走出了府衙,去命令士兵收缴船只去了。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荀攸手抚着胡须,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将者,有功利心是好的,但不能盲目,立功心切,可能会将自己和他人陷入万劫不复境地。

这也是自家主公,为何会将每一路大军都安排一位军师的原因所在。

同时,这也是在锻炼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毕竟日后刘宇对外扩张,不可能每战亲至

由于心中急切,只用了一天时间,关羽和黄忠二人便将所有小士族府中的船只,收缴上来。

虽然船只不大,但胜在数量多,命令副将,领五万兵马镇守荆州。

二人当夜便吩咐士兵,乘坐船只,从襄阳顺流而下,目标直指阳泉。

由于士兵多是北方之人,他们上船后,刚行出不远,士兵们便觉得腹中恶心,头脑昏沉。

前行了几个时辰后,士兵们终于忍不住了,开始扶着船只,对着河面大口呕吐。

吐过了一阵之后,士兵们才感觉好一些,不过依旧觉得四肢乏力。

如果是大型楼船,士兵们还会感觉好一些,而小船只,只要有一点风浪,就会上下起伏不定。

也着实难为这些士兵了,毕竟他们在北方,熟悉水性的,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没有坐过船。

也有一部分士兵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适,只觉得站在船上脚步有些虚浮而已。

黄忠以及荀攸二人,并不是第一次坐船,所以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可是关羽却将红脸憋的发紫。

忍了几个时辰之后,关羽才觉得舒服一些,慢慢的也适应了这种上下浮动的感觉。

襄阳距离阳泉,可是不近,经过一整夜的行船,也没有抵达阳泉附近。

此时,士兵们有些人已经快要虚脱,没办法,关羽等人只能先行靠岸,休息两个时辰,当身体好一些后,在吃一些肉干。

等到正午时分,才吩咐士兵上船,继续向着阳泉行去。

待抵达阳泉城三十里处,已经是午夜时分,众人将船只系好。

随后借着月光,找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就地休息。

休息了半夜,第二日又休息了一上午,士兵们才变得活跃起来。

吃过饭食后,关羽黄忠二人,同军师荀攸,才领着大军向着阳泉开拔。

阳泉,是扬州边境的县城,它西接荆州北靠豫州,还有淮水从中穿过。

这样一个县城,按理说,守军应该最起码也有五千之数。

可是如今扬州的兵力,已经集中在三处最重要的防线,哪里还会有多余的兵马,留守这样一个小县城

扬州兵马,相对刘宇来说,要少上太多,处处布防,也不现实。

而此处的守军,不过三千人而已,面对五万镇北军的疯狂进攻,只几个时辰,阳泉就被攻下。

攻下阳泉,也并没有阻止黄忠二人的步伐,他们在阳泉留下一千士兵之后,又将船只顺着淮水支流,行进决水一路向南。

决水,是淮水的支流,它的源头,正是大别山高处。

由大别山的山间雨水,慢慢汇聚成河流,最终流向淮水。

而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水的分水岭,而想要顺利到达大别山脚,还要途径雩娄城,这个城池,还不如阳泉。

守军数量也不如阳泉多,只不过阻挡了黄忠军两个时辰而已。

对此,黄忠心中略感不安,因为这一切,似乎太过顺利。

有一种,袁绍已经放弃了庐江郡的感觉,黄忠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对着荀攸询问。

不过得到的答复,却是让他莫要忧虑,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听荀攸如此说,那黄忠也将心中的不安压下,继续向着大别山方向行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2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