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北方苍狼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平静

书名:三国之北方苍狼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原本历史上声势浩荡的张纯张举叛乱,在李兴的影响下,尚未翻起波澜便已平息,并未引起任何人的过多注意。

由于未曾功成,没能打起自立为帝的旗号、也未曾达到劫掠四州的浩大声势,朝廷并没有专注这一叛举。

毕竟现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各处叛乱不断、黄巾之贼遍地, 谁会在意这么个毫不起眼的小势力。

除了亲身经历其中的人意识到了辽东的强大之外,天下人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右北平及辽西太守被张纯张举叛军所杀,李兴趁机动用朝内关系,推举刘晔做了右北平太守。

新任的辽西太守同样被此前暗中培养的士子主动承担。

毕竟边境太守,风险太大。

刚刚爆发叛乱,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故而李兴并非费多少功夫。

刘虞来到幽州后,果不其然,广泛布施恩惠, 宽赦了丘力居等人的罪行。

各方异族无不感恩,纷纷来投。

这也弄得此时刚刚升为骑督尉的公孙瓒心中无比愤懑,错失良机。

原本公孙瓒在张纯张举叛乱中建功颇多,虽也曾受挫,但借此不断升迁,从骑督尉、中郎将、降虏校尉一直升到奋武将军、蓟侯,可以说是张纯张举叛乱的最大受益者。

为王前驱之人可不止张角一个,张纯张举也同样是无私奉献,造就了汉末乱世之中的一方诸侯。

如今没了张纯张举这么个经验声望副本,公孙瓒此时又被征召至西凉平叛而去,却不知其麾下的白马义从是否还能成功造就。

时势造英雄,原本是张纯张举造就了公孙瓒的赫赫名声以及身份地位,为公孙瓒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并借此打造出了白马义从。

但李兴稍微扇动了翅膀,改变了这一轨迹。

公孙瓒虽然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但他确是隐隐感到自己好像错过了一大良机。

刘虞到来后, 大刀阔斧的对幽州进行了改革, 精简部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招募流民, 整个幽州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李兴对此也颇乐于见得, 毕竟他也从中受益不少。

刘虞在北方的声望不是他能比的。

整个河北和中原的人口都向幽州蜂拥而来。

各地太守不愿过多接纳,毕竟他们也多承受不起,而李兴暗中掌控的三郡却是来者不拒,涌向幽州的流民很多都被他招引安置。

刘虞也颇为欣赏这三位能臣太守,尤其是刘晔和李兴。

前者乃是自家宗亲子侄,后者非但谦虚谨慎且文武双全。

在几次派使者前往视察得到满意的“结果”后,便再不管束。

这一年,汉室后裔中的又一“叛徒”刘焉,向天子提出了设立州牧的建议,并溜去益州做了益州牧,关塞一闭,当起了土皇帝。

这一年,刘宏为防兵变于雒阳设立了西园八校尉。

这一年,各地黄巾之乱复起,愈演愈烈。

这一年,朝廷征董卓为少府,董卓不肯受命。

天子刘宏的身体已是一日不如一日。

李兴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时机快要到来,立刻暗中联络朝中势力, 鼓动刘宏将刘虞调入雒阳。

刘虞这一年在幽州为李兴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不得不说, 其也始终是个大麻烦。

作为自己的上司、朝廷宗亲,而且声望太高。

若是自己动手,结果恐怕比历史上的公孙瓒好不到哪去。

李兴只有将这尊大佛调离。

借黄巾叛乱的由头,直接将刘虞推至豫州牧的位置,平定叛军、安抚百姓、护卫京师。

为将来铺路,李兴借助黑手套还安排暗中掌控的士子在年底从朝廷购买了辽东周边三郡太守之职,名正言顺的掌控了幽州东部各郡。

不是李兴不想将其余各郡拿下,只不过西部各郡如渔阳、广阳郡等皆算是大郡,不是李兴的能量能够拿下的,而且目标太大。

而李兴自知朝廷绝对不可能由自己担任幽州牧,索性暂时放弃了对于幽州牧的窥伺,转而深耕已经掌控的各郡,将注意力继续放在民生之上。

不过李兴也作了防备,任由幽州牧之位空缺可以,但不能再有人再行上任。

毕竟与刺史只有监督问责之权不同,幽州牧名义上可掌控一州军政,李兴可不希望自己头上再来个领导。

与此同时,李兴借助地利之便和刘虞的政令,与乌桓各部相交甚密,通过贸易已然渗透其间。

乌桓历来本就亲近汉室,李兴在刘晔的建议下重新制定了战略方针,对乌桓改为施用蚕食吞并之策。

中平五年,是乱世前最后的平静,李兴努力已做足了准备。

襄平城太守府内。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了这一副美景,百家之人可没少下功夫。

本着充分利用资源的态度,一向对自己从不亏着的李兴自然吃的用的住的都要的最好的。

不需要过多铺张浪费,但一定要高品质。

眼前这一美景,比不得雒阳皇宫的豪华大气,但却更加舒适,符合李兴的心意。

上行下效,辽东之地的文武富豪也多以实用为主,打造了不少豪华府邸。

大兴土木并非劳民伤财,操作得当反而为基层百姓创收,提高了不少人的生活水平。

经济狂人管仲,早在春秋时代,就提出加大基建投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道理了。

在灾荒年间建议齐桓公大兴土木、修缮宫殿,以工代赈解决了百姓民生问题,堪称绝妙。

李兴的想法与管仲不谋而合,在农闲之时大兴土木,上到太守府、下到村落猪圈,都借此打造。

一身锦袍的李兴此时正躺在巨大的躺椅上,怀中是慵懒丰腴、肤白如玉的糜贞。

左手轻轻揉捏着那软嫩细滑的不可描述之物,右手搭在椅把上,时不时碰一下被固定住的鱼竿。

李兴的心情颇为怡然自得。

李兔带着一群女卫护在大院周围,身边几位侍女时不时奉上瓜果点心和果汁饮料。

几名面容姣好的娇嫩少女穿着各类特色衣物,帮助捶打按摩着李兴的身体,时不时还被揩揩油,露出一脸娇羞之色。

“这才是生活啊”

轻抿了一口香甜的椰汁,扭了扭身子,

又是朴实无华却又美好的一天。

“贞儿,这几日怎么一直没见嫣儿,这丫头跑哪去了”

“嗯”糜贞沉默不语,不知该如何说。

李兴不满的冷哼一声,

“女大不中留,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了。”

“夫君,嫣儿已经长大了,同龄的女子孩子都五六岁了。”糜贞说到这里,忽的神色一黯。

她嫁与李兴这么长时间了,依然没个孩子。

其兄长经常就此事叮嘱与他,她也十分自责。

察觉到了怀中玉人低落的情绪,李兴双手将其环抱于怀中,贴在其耳边道:“女子最好二十余岁才可生子,否则的话风险太大。你和嫣儿都还小,何必那么着急。”

在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下,女人生孩子根本就是在过鬼门关,李兴一直不忍心,所以一直很小心。

“可是”糜贞轻咬着下唇,楚楚动人。

李兴见状一个没忍住,直接吻了上去,直将糜贞吻的脸颊微红、喘不过气来。

“好,这段时间你努努力,咱们要一个呗。”

糜贞羞得抬不起头,请嗯一声。

“看来嫣儿的婚事真得提上议程了,真是便宜姬成那小子了。早知当初就不该把他留下”李兴稍显郁愤道。

糜贞暗暗白了李兴一眼,周围几名侍女纷纷偷笑不已。

忽的,李兔走了过来:“主公,贾大人求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1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