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作者:柿子有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5章 衍圣公的姑奶奶

书名: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作者:柿子有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彰州,孔家

这番话让朱由校顿时来了精神:“彰州孔家和山东孔家有什么关系”

青莲答道:“天下孔姓都是一家人,还能是什么关系”

“媚儿的生父,乃是彰州孔家家主孔闻翊的胞弟,孔闻妙”

“他们这一脉,自山东迁居彰州,也不过百年左右。”

“本朝衍圣公孔衍植,论辈分,乃是他们的曾孙”

前面搞错了辈份,已改更

朱由校:

没想到啊

顾横波竟然还有如此显赫的另一层身份。

或许也正是因为孔家的特殊性,才导致她们母女得不到承认,从而不得不为了生活,从彰州来到南京吧。

朱由校对世修降表的孔家打心里是没有半点好感的。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有些事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李朝钦在密信上提到过,他准备和郑芝龙、熊文灿一起去福建调察那七十万石赈灾粮的下落,彰州便是第一站。

可若是这彰州孔家和赈灾粮中间有什么牵扯

呵呵

那就别怪自己先收一把利息了

“青莲姑娘,不知你对彰州孔家的事情,知道多少”

“公子想听哪方面的”

“他们与当地富商和官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山东迁至彰州之后,这一脉孔家的行事风格,还有他们家业的变化。”

青莲闻言,便把她在彰州多年所了解到的情况讲了出来。

孔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谁让人家祖上出过一位圣人呢

普天之下的文人,莫不以孔圣门徒自居,所以在对待孔家后人的时候,也是奉迎之态居多。

而那些富商就更不用提了。

这是个文贵武贱的时代,商人的地位更是低下。

谁不想自己家中能出个有功名的后代

考状元或许是个奢望,可但凡能出个进士,甚至只是一个举人,都能改变家中的境地

范进之所以考到七老八十还在考,为的不就是那士人的优越性

单单一个投献和免税,就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摇身变为当地大户

有了财力,便能有更多的资源去培养下一代,只要能保证代代都能考中举人或是秀才,那这个家族便能一直延续下去,并且越来越强大

若是能出一个状元或是进士,这个家族将会再一次产生质的改变

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商人对孔家的巴结,比那些文人更甚,几乎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文網

按照青莲所说,孔家这一脉迁至彰州仅仅百年时间,便已从当初的几口人,两进院,百余亩田的微薄家底,发展成了现在的庞然大物

如今在彰州,孔家住着高宅大院,奴仆丫环数百人,出则前呼后拥,入则宾朋满座。

城外,孔家更是有着数万亩的良田,数千佃户依附其下。

按照明初朱元璋定下来的田赋规定,官田每亩交纳田赋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两升,即为三升三合五勺。

以粳米为例,明朝一石约为153斤,每斤折合后世594克。

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一升十合,一合十勺。

每亩民田田赋仅需交纳三升三合五勺,计算下来也不过才四斤左右。

但事实却是,江南一带士子众多,他们是不需要交纳田赋的。

他们不缴田赋,那这一部分田赋便嫁接到了百姓们的头上。

于是,三升三合五勺,就变成了四升、六升、八升,乃至更多。

而这个数值,一直在随着大明的建国时间增加而增加

时至今日,已然达到了数斗之多。

据青莲所说,江南一带,田赋最重之地,又当属苏州,每亩田赋,如今已经高达百二十二斤左右

可此时的稻田,产量也不过300斤左右,这还是丰年的收成,若是灾年,只怕连一半的产量都没有,若是大灾,那就更不要说了。

四斤和一百二十二斤,大明立国二百余年,田赋几乎翻了三十余倍

如此沉重的负担,逼的百姓们不得不去选择投献

投献,便是将自家的田地,挂名在士绅们的名下,每年交纳一定的田赋给他们,而这个数量,一定是比交给朝廷的少。

但即使是这样,若是连续遇到灾年,在交纳过田赋之后剩下的粮食,依然无法让百姓们正常生活下去。

到了最后,只能向士绅们借高利贷,利滚利还不上,便要典卖土地低债,若是连典卖土地都不够低债的话,卖儿卖女的事情便不再稀奇。

这一支的孔家迁居至彰州不过百年,便已有了数万亩的良田,这也意味着,每年都要有不少的百姓,因为孔家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砰”

朱由校越听越气愤,抓起酒壶便砸在了地上。

酒壶破碎,女儿红的味道瞬间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守在外面的针北望和鮥瞳第一时间冲了进来。

“爷”

“出去”

朱由校头也不回的向他们喝道。

二人这才知道是自己过于紧张了,连忙退到外面,并顺手把房门关上。

顾横波被吓的停止了舞蹈,垂着脑袋站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

她娘青莲也没好到哪去,想到来时老鸨交代的话,她脸色变的惨白。

“公子恕罪,是奴家说了不该说的。”

“奴家自罚三杯”

说着,从桌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壶没了,她便抱起酒坛直接往杯子里倒。

只是不知她是有意,还是那坛口太大,杯子太小的原因。

酒坛刚一倾斜,里面的酒液便洒了出来,将她身上的衣襟打湿。

“娘”

顾横波见状,惊呼着跑了过来。

青莲一脸苦涩的看着自己女儿,轻声说道。

“去给娘拿身干爽的衣服。”

“桌上的菜也都凉了,莫让公子吃了之后闹肚子。”

“你去让厨子再做几道热菜,等做好了,你一并端来。”

“不必了”

朱由校听出了她言外之意。

支开女儿,和自己共处一室,赔罪

还是什么

不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现在没心情,也没兴趣。

“爷刚刚之所以摔了酒壶,和你并没有什么关系。”

“相反,爷这里还有件事情想麻烦你和媚儿。”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更新,第115章 衍圣公的姑奶奶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7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