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丞相

作者:刀锋瓜雪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09,黄口小儿猖狂至此

书名:大汉丞相 作者:刀锋瓜雪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2

谯周此人,乃是蜀汉最大的投降派。

从刘备时代就开始劝说投降,现在诸葛亮死了,他就更加要投降了。

要不是碍于他的身份和名望,早就把他砍了。

一天天的搞投降,把大汉置于何地

他给蜀汉这些读书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的学生文立、罗宪以及陈寿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必须要把这个旗帜给砍了。

诸葛瞻如是想着,便来到了太学。

蜀汉的太学有,但规模不大。

别说媲美鸿都门学啥的了,连曹魏的太学都比不了。

并不是朝廷不重视,主要是没钱。

是的,朝廷的主要支出基本都用到北伐上去了,哪里有钱粮大搞教育,属于是勒紧裤腰带办学了。

整个太学占地也就两三亩的样子,有祭酒一人,太学博士四人,学生大约只有百余人。

如今的祭酒便是谯周,博士为许慈、来敏、孟光、杜琼。

对了,加上诸葛瞻便是五人了。

诸葛瞻被刘禅封为太学博士的诏令通过了尚书台,已经传到太学这里来了。

虽然一众大儒和太学生明面上并未表现出什么,但是内心里多半是不服的。

因为诸葛瞻太年轻了,岂有16岁的太学博士。

诸葛瞻带着李球和柳隐二人踱步迈入了太学,找到了祭酒谯周。

谯周看到诸葛瞻,脸色十分不好。

诸葛瞻无视了他的脸色,一脸平静的众人施礼道:“晚辈诸葛瞻见过诸位前辈。”

谯周没有说话。

不过其他四个人倒是态度不错,纷纷开口:“我等见过君候,君候不必多礼。”

此时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武乡侯爵位,按理来说,实际上是他们几个人要给诸葛瞻行礼。

只不过谁让咱新任武乡侯心胸宽广,尊敬老人呢。

一时间气氛倒是挺融洽的,反倒是把谯周给晾在了一边。??

许慈、来敏、孟光、杜琼四个人,除了杜琼与谯周关系莫逆之外,其他三个人也就是同僚关系,所以人家也就不至于看谯周脸色行事了。

寒暄了一会,诸葛瞻直接道明来意:“诸位,我今为太学博士,有一事与诸位相商,还请诸位看看是否可行”

众人都有些疑惑。

他们本来以为诸葛瞻这个太学博士的身份就是镀金的,为以后诸葛瞻升官做个铺垫而已,这样看起来更好看。

毕竟诸葛瞻身为诸葛亮的长子,将来成为国家重臣是板上钉钉的,这是众望所归。

只要诸葛瞻自己行事不要太出格,录尚书事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可是现在看这个模样,难不成你还真想做出点什么成绩

谯周这时忍不住了:“诸葛思远,太学乃朝廷培育学子的重地,容不得你胡来,否则误了国家抡才之大计,你担待不起。”

诸葛瞻啧了一声。

好家伙,好家伙。

上来就给自己扣帽子,这老家伙用的挺熟练啊。

诸葛瞻看向谯周:“允南先生,瞻还未说是什么事情,你便认为会误了国家大计,是否过于武断了呢,难不成允南先生平常也是如此教育太学生,只需凭自己好恶评断吗”

谯周闻言,不屑的道:“区区黄口小儿,五经尚未读完,又能提出什么良策。”

诸葛瞻并不生气,如此攻击力简直太拉跨了,比后世那些网上键盘帝可差远了。

诸葛瞻径直道:“我观如今天下,蒙童启蒙之后,尚需老师亲口而教经书,缘由何在句读不分也诸位以为然否”

众人俱都点点头,这话没错。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在认字之后,研习五经,必须要有一个老师,不然你连句读都分不清楚,更不要说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所谓句读并不是标点符号,而是读经文时的语气和停顿。

然而在书上是没有标点符合的。

举个例子,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没有任何标点符合,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哪里该停顿,哪里是疑问的语气,哪里是肯定的语气,谁来都懵逼。

“既如此,我们何不在经书之上加上句读,如此一来,岂不方便天下学子读书明意,即便不用拜师,也能粗通经义,到时天下之才何止千百,太学可择优而取之,择优而教之,岂不美哉”

众人闻言,脸色顿时大变。

能够做到太学博士,没有人是傻子。

个顶个的是聪明人,起码智商上是没有问题的。

经书上加句读,这个事情可就有说法了。

因为句读的不同,对于经书的理解就不同,自然而然就诞生出了许多的学派。

比如说公羊学派和谷梁学派。

放大一点,还有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如今的蜀汉提倡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所谓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如若行此事,汝欲以何家学派为圭臬”

诸葛瞻一笑:“既不以今文,也不以古文,我欲融合两家之长,再注五经,诸位前辈可愿帮我”

此言一出,谯周顿时厉声呵斥:“黄口小儿,何出此狂言,你自比康成公乎”

康成公,即为郑玄。

此人乃是东汉的经学集大成者,其学问被称为郑学,虽然名义上郑玄是古文学派,但是实际上他已经融汇古今,兼而有之了。

门下弟子众多,几有万人,出名的有崔琰、国渊、刘琰、程秉、孙乾以及在座之中的许慈。

是的许慈便是郑玄的弟子。

听到说到自己的老师,许慈便道:“武乡侯,汝志可嘉,汝行不可效,如若你专心经文,三十年后再说此言未尝不可,但现在你还是太年轻了,我劝你还是放弃此念,不然老夫说不得就要以大欺小了。”

其他人也觉得诸葛瞻太过猖狂,康成公学于马融,先后历经数十年才完成天文七政论宗师的地位。

你诸葛瞻不过黄口小儿,书读不过千卷,哪来的底气说要融合两家之长啊。

诸葛瞻一笑:“诸位何急至此,吾一人自然不行,但是再加上诸位前辈和众多太学生,乃至天下学子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汉丞相更新,009,黄口小儿猖狂至此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0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