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人民帝国

作者:抓到你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7章 这大唐,越来越热闹了!

书名:大唐:人民帝国 作者:抓到你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9

李泰再不情愿,也只能壮着胆子,加入改造孔子的行列!

你要和他说为了泥腿子……

他还真不一定干!

可是为了大唐……为了自家的大唐……

此后。

两人详细的探讨先贤的思想,留下的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语句……

……

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拿钱,是真办事儿!

李思行一番勾兑、政治斗争,撕咬过后……愣是把礼部尚书争取下来。

武德老臣弹冠相庆。

东宫上下也喜形于色――

从插礼部一脚,到将礼部变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再到把九寺五监的关于礼部的权利一一收回,再到侵吞其余六部权柄……这个伟大的计划,终于要开始了!命运的齿轮,从现在开始即将转动!

而就在柳文岳默默准备,即将拉开思想变革的序幕时候,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之前砸钱研究的竹纸,有成果了!

书房。

柳文岳研墨,拿着毛笔,在镇石压着的纸张笔走龙蛇――

去他妈的!

一气呵成!

“春池嫣韵。侯爷好字,其意更是韵味十足,池塘周围姹紫嫣红、花儿争奇斗艳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邱掌柜恭维道。

柳文岳懒得搭理他。

只是静静的盯着纸张。

很快。

墨迹干涸,柳文岳微微点头,却还是有点不满:“纸张的研究不能停,还要下功夫,虽然墨迹毛刺很少,不细看观察不到,可还是有!另外,成本多少钱?”

“要是下笔一大坨墨迹,我也没脸带给侯爷看,工匠说,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效果了,想要更进一步,很难,还得慢慢探索。”邱掌柜先自夸的解释一番,又不确定的回答道:“差不多二十文左右。

不过,这是我们的独家秘方,大规模制造,工人熟练,最后的纸张价格应该能压到四五文?”

“还是贵。”

柳文岳摇摇头。

“赏赐工匠,重赏!让他们继续优化流程,继续想办法压缩成本!最好是墨迹一点不散,成本降到一刀纸几文钱。”柳文岳吩咐起来,除了工艺流程,还要把竹子的价格打下来,无论是优选种子,还是竹笋创收,还是运输成本,都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本。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用规模摊薄成本。

其次,可以把纸张分为高档、低档……用高档的超额利润补贴低档的成本……

柳文岳思索片刻,转而又问道,“活字印刷弄得怎么样了?”

邱掌柜为什么总觉的跟对人了?

柳文岳是真的懂商!

特别是能从印章联想到活字印刷……天才无外乎如此!

只是,实践的过程嘛……

邱掌柜苦着脸:“玉石价格太高,重新的烧制活字勉强只能用百十次,正在实验各种新材料烧制,油墨调配也很不顺利,虚字、或者是直接一团墨迹,哪怕请来不少制作过飞钱的老匠人,可各方面进度还是十分缓慢。”

“慢不要紧,慢工出细活,不要着急,你一定要搞好后勤工作,要让匠人们可以心无旁骛的投入研发!”柳文岳很急,却也知道这玩意儿急不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要相信匠人的力量。

他,等得起!

纸张顺利研发出来,就已经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暂时够用了!

原本,柳文岳打算让李泰在朝堂放炮,在大儒博士的圈层开嘲讽,之后操弄舆论,把事情炒起来……

眼下嘛。

报纸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媒介!

纸张普及,知识普及,思想争论……嚯!这大唐,越来越热闹了!

“立刻弄造纸作坊,一定要大,每日出产的数量,一定要多!对了,工人多招收一些,落实四个时辰工作制,全场三班倒,人歇工厂不歇,一定要大量、疯狂出货,这也是咱们百货大楼的拳头产品之一……”柳文岳雄心壮志,安排起来。

“侯爷,纸张得日光照着,慢慢成型,属于靠天气吃饭,弄的太多,也没那么大的地方晒。”邱掌柜反驳柳文岳拍脑子的意见。

“……无非是沥干水分,没见过火炕吗?没见过砖窑吗?办法总比困难多!”柳文岳说道。

“这么一来,又要多一些成本。”邱掌柜眼前一亮,又有些无奈。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点成本没多少钱,甚至想办法和水泥窑结合起来,把其中的热气废物利用嘛……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集思广益,终归是能拿出好办法的。”柳文岳提出一条思路,鼓励道。

邱掌柜点点头,立刻去做事。

柳文岳欣赏一番自己的墨宝,之后便起身打算去越王宫殿,通知李泰暂缓放炮,顺便去一趟东宫……

报纸弄雕版印刷纯属开玩笑。

最简单有效的法子就是手抄……

最好的人选――

学生!

学生好啊,便宜,耐操。

哪怕国子监学生,大部分都不差那三瓜两枣。

但是把手抄报纸的活儿,当成作业,让他们必须每天把最新的报纸抄写一百张,抄的不够、不好,就让授课博士给他们下个不堪大用的评语,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终究,柳文岳还是想要继续当人。

再说,他和国子监祭酒张后胤也不熟。

这位是帝师……

一开始就是客居太原,不小心被李渊引为宾客,还帮李二讲解过《左传》……

起兵之后,他就当个文书。

再之后,大唐建立,他就是齐王、酆王,继续当老师。

再然后……嘿,你还真别说,我一眨眼,怎么就帝师了?

反正挺魔幻。

李二十分重视国子监,类似孔颖达也在国子监任职,反正天下数得着的大儒,要么教学,要么挂名,甚至每年仲春和仲秋,李二亲自过去,以大牢敬祭孔子,礼典极为隆重。

So……

太岁头上动土,没必要!

还不如把任务交给东宫左春坊下面的崇文馆……

一来,能让东宫有点美名……瞧,太子多善良,怕读书人穷的吃不上饭,却讲究风骨,不屑做苦力,便想办法给他们挣个饭钱。

二来,还能扩张一下东宫的影响力……

什么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要是遇到读书的种子,还能抢先下注,好好培养,也算一个吸收新鲜血液的渠道。

乃至,拿钱办事,孔子不孔子的……能有孔方兄迷人?不管报纸什么内容,老老实实抄写就完事儿了!

溜达到东宫。

和李承乾吃了个饭。

李承乾表示……这点小事,身为太子宾客,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他很忙!

礼部下面有四司,分别是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整个礼部编制人数为112人。

像负责管理供进酒膳、祠祭牲牢礼料、藏冰供赐等事务的膳部司,拢共也就二十一个编制,从五品上膳部郎中1人、从六品上膳部员外郎1人、从九品上膳部主事2人、令史4人、书令史9人、掌固4人……这么多事情,二十一个人怎么能办到,因此有不少的临时工杂役。

杂役……一般人也没资格做,需要梳理各自关系,考察能力,看看谁能争取、刑啊,谁要打下去,换成自己人。

至于112个编制,太子属官,也就占了不到一半,必然要加快动作,尽快把其他人吞掉……要么成为自己人,要么直接弄掉,特别是礼部换了主官没有隐形障碍之后,必然趁着空档,趁着和太上皇的蜜月期,把礼部彻底掌握。

这事儿还不能办的太糙,不能说对方留下巨大的亏空漏洞,拍拍屁股走了,更不能对方感觉亏空太大,干脆火龙烧仓之后,随便一个杂役自缢顶罪!

这很考验政治智慧。

而且,礼部几乎是囊中之物,东宫上下已经开始谋划弄个大的,彰显一下东宫不是吃干饭的,也要让朝堂百官,重新审视礼部……还有,九寺五监之一的鸿胪寺,完完全全和主客司重叠,此外太常寺、光禄寺、宗正寺多多少少都和礼部职能有重叠的地方,需要考察一下哪个主官好欺负,能抢一点权力算一点。

反正,李承乾的小日子很忙碌,却也感觉过的很充实,乃至雄心万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01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