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小土匪

作者:钢笔一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4章 取标准米长

书名:乱世小土匪 作者:钢笔一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8

穿好衣服,他来到了陶窑旁边,做这个东西不需要整根玻璃管,就这制造水平,十一米的玻璃管谁做谁傻,那具体怎么做呢?

具体是用十节一米长的铁管用螺纹接在一起,最上面拧一个封了顶的玻璃管,既然知道水柱高度超过十米,那只需要看最后一截玻璃管的液面就知道10.332是多长了。

当然,也可以用水银,水银的液面高度低很多,只是考虑到目前的丈量工具估计只能用麻绳,所以一定会有几毫米的误差,这个时候。水银柱40厘米,几毫米的误差,水柱十几米,几毫米的误差,到底用那个李岸压根就不用想,何况李岸压根就没有水银。

李岸招呼练陶的大叔过来热炉子,然后和木匠一起开始做102厘米长的管子,除去单个螺纹长度,可用长度98厘米。因为李岸视觉误差大约是三厘米上下,有可能现在用的尺子比标准长度多三厘米,那十根三十厘米,李岸就看不到水柱了,只能做九十八厘米。

最后李岸又做了个模具,这个模具是个长条形的内半圆,虽然半圆不规整,但是够用了。

总共三套螺纹铁管,一个长条的内半圆铁模具,还有三个铁碗以及六根短的铁棍。另外加一根两米的长铁管。做完这些,李岸又赶紧跑到玻璃炉那边确认原料到位。

然后李岸和虎子来到了养殖场,养殖场里面的犊子们都大了几圈,到十一月份留了种猪和种牛就能让乡亲们吃点肉,不过李岸不打算等那么久。

他要趁着牛牛还那么可爱,杀了吃肉。月剑星送来的第一批牛犊子已经比较壮实,是时候送他们归西了。

招呼了十几个乡亲们过来,李岸站在养殖场面前,对大家说道:“把大家叫过来只有一件事,今晚请大家吃肉!”

乡亲们一听,欢呼声响彻!

“但是在之前还需要拜托大家一件事,杀三头壮实些的牛,把牛筋全部抽出来,这很重要,可以保各位性命,还希望大家严格去做。”

“可是这牛可以帮我们耕地啊,要不杀猪吧?”

李岸白了他一眼,“过一段恐怕会有大事发生,能不能保住这条命,就看各位了,老老实实去做吧。”

大家一听才没有多说,欢天喜地杀牛去了。

李岸无语,乡民这么快需求就进化了吗,还要牛耕地了。

看着泡在养殖场池子里傻乎乎的黑牛,李岸眼中一阵可惜。

对不住了牛老弟,这次,你不死,我很难活啊。

月剑星要花很久去筹备的事情一定是大事,而且是会让燕国陷入巨大混乱的大事。到时候自己要面对的,可能是混乱,可能是官府的强行征兵,也可能是其他事情,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事。

到时候自己怕是不得不和官府反目,这个是明牌,躲不了。

当天晚上,起了篝火,牛肉是个很好的食材,膻味不重,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第二天,带着模具,李岸来到了高炉那里,叫人随便熔了一大块熟铁,然后倒入模具,只等稍微定型,直接入水。倒不是为了淬火,是想快点冷。

螺纹咬得不死,这是李岸特意弄的,到时候拿点水泥糊住就行了,要咬死那还做不出来,这需要钨钢模具和机床,现在这家庭情况,钨钢用来做这个那不是纯属搞笑。

又马不停蹄带人到了玻璃炉那里,看着玻璃液融化,李岸用长铁管挑了一些玻璃液出来,放到那个铁模具里面就开始一边转一边吹,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玻璃液里面出现了一点小气泡。

他娘的,怎么这么难,老子看那某音吹这东西跟吹气球似的,焯。

于是他把管子直接扔给虎子,告诉他去玻璃加热炉里面热一下,照着吹。

果然声音大的货就是好使,刚开始虎子还不怎么熟练,浪费了两次玻璃液后,吹出来了一根歪歪扭扭的长条形玻璃罩。

李岸等玻璃液慢慢冷却,用小刀把端头劈开,然后垫着麻布,眼疾手快把一根管子的螺纹旋进了玻璃罩,只要等冷却就行了。

隔天上午,李岸带着五十几个村民和一堆麻线,三套铁管,两架高高的梯子,一些木棍还有铁碗来到了村口的小河边。

四层楼高的梯子让李岸有些害怕,但是不做肯定不行,今天成功了才有后面的计划。

和几个村民把人字梯细细绑好,用麻绳拉到立起来,然后扛到小河边,重点来了。

李岸深吸一口气,让大家拌了水泥,糊在铁管的螺纹上,然后放在水里拧好,然后现场拌水泥,涂抹在接口的地方。水泥水下初步固化的时间相对来说久一些,大家只能抓着管子等待固化完成。这也是李岸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来的原因,要轮换,不然一个姿势保持久了会栽河里去。

一个半小时过后,李岸估计初步的固化已经差不多,就用两根小铁棍把几根长长的麻线死死夹住,然后用麻线把小铁棍捆在铁碗上。做完这些,今天就算差不多完工。

手里捏着麻绳另一端,和另外一个乡亲爬上高高的人字梯,让下面的乡亲把铁碗放在整个长管末端,人字梯上另一个乡亲就开始拉着三套铁管缓缓立起。

李岸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顺利,完全没有意外,看到三套铁管里面的液位几乎一样高,叹了口气,哎,浪费两套铁管。

麻绳量过高度,用刀裁断,李岸得到了十二根几乎完全等长的绳子,只要回去再仔细的取十二根绳子平均长度,自己就可以得到标准米长了。

回到宿舍,李岸剪取了标准的长度,然后通过游标卡尺确定了标准米长,明天要用这个标准米长做两把钢尺,然后放油里面封存。

这两天真是穷极无聊,可是没办法,实验就是这么无聊的事情。

他做的这些事情,在穿越前的那个世界也有人年复一年的在做,标准度量衡是整个人类的大事,而随着量具使用时间慢慢变长,复制品越来越多,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这时候又要重新确定标准,防止人类世界的混乱。

可以说,安心的住在房子里而不怕房子结构有问题,周末开着正常的车出去郊游,手机充电器坏了网上就可以买到配套的,诸如此类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能够正常开展,这些无名英雄功不可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97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