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明朝当暴君

作者:枫渡清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三章 夺占草原,林丹汗感到不安

书名:穿越明朝当暴君 作者:枫渡清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6

隆安躺在简陋的医护房里,看着其他正在劳动的鞑靼人,心里感到很是愤懑和委屈。

他没想到自己这些同族之人竟这么软弱,就因为如果拒绝要被明军处以宫刑,而接受易发易服。

隆安也因此有些后悔,他发现自己似乎即便反对也没用,也改变不了被明军强行王化的结果。

但隆安不得不承认的是,明军除了强行同化他们和逼迫他们劳动外,明军对他的生命还是很在意的,给他们的吃食也非常足。

因为他发现,即便他对易发易服表示反对而被处以宫刑,但医护兵对他的照顾还是无微不至,依旧会给他上药,甚至给特地煮羊肉汤、煮鸡汤,使得他的伤恢复的很快。

而其他鞑靼人也是如此,在挖完矿以后,都会有足够的土豆和红薯吃,甚至隔一天还能有顿肉。

达雷也发现,如果自己这些鞑靼人不在意什么属于自己族群的发饰、服装、语言、文字外,做明军的俘虏,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每天只是干活,然后吃饭,重要的是还有工钱,可以在矿区内消费,甚至还有租金较低的砖房供自己居住,比以前睡帐篷暖和得多,除了没女人与美酒,仿佛不比以前的贵族生活差。

属于普通鞑靼人,而不是鞑靼贵族的纳德隆比达雷这种鞑靼贵族更加觉得做明军俘虏要比以前好。

他对现在的生活简直是甘之如饴,因为以前的他,作为普通鞑靼人,就相当于是贵族们的奴隶,没什么私有财产,基本上也吃不饱饭、穿不暖,但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的财产,且吃得饱,穿的暖,这就让他们觉得当明军俘虏挺好的。

“早知道如此,俺弟兄当时就不该与明军对抗,而是像我一样跪在地上受降,归顺南朝比以前简直不要好太多。”

纳德隆因此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而且,因为这个时代的普通蒙古人也很缺乏知识,对于国家与民族的意识也不足,甚至还不如汉人,所以,当祁彪佳按照朱由校的旨意,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给这些上夜课,让他们接受自己本也是华夏人的教育时,他们的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再加上一些物质和精神奖励,像纳德隆这些普通蒙古人在接受这些同化教育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吾国谓明,地跨八荒,人繁四海……”

因而,这些俘虏中的大多数,完全没有自己是在被强制劳役的感觉,反而一个个高兴不已,仿佛自己是获得了新生活一样,是被明军解救了一样,在矿区工作时非常积极,甚至自觉地会在劳作时念一些夜课时学到的词句来,并在自然而然间接受了自己的国家是大明的意识。

再加上,大明官方对于强行对他们进行易发易服给出的解释是为了让他们摆脱愚昧、走向文明,过上更像人更自由的生活,所以,连带着达雷这样的鞑靼贵族都开始觉得自己这些人是在接受改造,而在接受更文明的教育,而觉得自己这些贵族以前对底下普通鞑靼人的管理的确落后而残忍。

当然,大明这样做,至始至终,本质上并不是如宣教的那样,是为了改造他们,解救他们,而是充分利用他们的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解决人力需求。

毕竟大明现在更需要的是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他们的人头。

大明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而导致对待俘虏的方式显得要比其他政权更文明一些。

煤矿因此开始陆续的被开采出来。

从矿洞里被挖出来的煤矿通过滑道源源不断地流到山林外面。

俘虏中的妇孺负责把混杂在里面的石块捡拾出去,并煤炭背运到仓库。

没多久,仓库中就积攒了不少的煤矿。

以至于,祁彪佳已经开始上报朝廷拨款增建仓库以及招募更多的民工来,因为这么多煤矿需要得到更好的储存,以及尽快运走。

为此,大明朝廷已经开始在招募民工去大宁,并筹划在大宁建城,城里规划建造住宅、学校、医馆等,以使百姓们能愿意在大宁定居,然后工作,进而使得大宁成为大明的有效统治区。

……

“启禀大汗,我们的哨骑发现,明军在撤回蓟州后不久又回到了满套儿一带,甚至还结寨扎营,大有常驻之意,且已有明廷官员组织民夫在原大宁卫旧址地筑城,也有许多汉人开始陆续前往大宁定居,甚至还有商旅开始在那一带开设商铺。”

济农脑大毛这里向林丹汗汇报了明军行动的最新情况。

林丹汗听后自然感到愕然不已,忙问着冯铨:“明国这是要做什么,以往的明军突袭了我鞑靼后方,可不会再来塞外建城,一则如此做徒耗钱粮,二则也没多少汉人愿意迁居此地,现在不但再回来常驻,还筑起城来,也果然有汉人迁移来住,你可明白,这是为何?”

冯铨也拧眉苦思起来,想了想道:“虽说现在大明已在北方推广各类耐寒作物,但是,也不至于看得起塞外这些过于寒冷之地来垦荒,即便垦荒出来,也得不偿失,不然大汗们早就如当年俺答汗重设板仓(游牧民族的农耕村落),如今想来,能来这里筑城,只会是因为采矿什么的,他们肯定在大宁发现了矿产,不是煤就是铁,大汗不知,现在明国每年煤、铁之类的矿石需求是年年攀升,盖因明国现在能使那么多流民存活,就是大量兴办各类工厂,这些工厂最需要的就是煤、铁,为此,明国朝廷每年都要从外面购进不少,如今想必也是为这个。”

林丹汗听后感到有些不安起来,说道:“但他们这样做是在夺占我们的牧地!今日只是一个大宁,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草原将会被他大明占据,这样的大明远比以前的大明可怕,以前的大明只是不想让我们去掳掠他们,但现在他们似乎有要掳走我们领地的企图!”

冯铨很积极地说道:“大汗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据奴才明国为官多年的经验,如今的明国最需要的,其实还不是煤和铁矿。”

“是什么?”

林丹汗问道。

冯铨阴毒地笑了笑:“人!尤其是汉人!明国皇帝一直在想用各种办法提升汉人数量,臣在任东南总督期间,就让臣在东南严打弃婴、杀婴之现象,且经常强调大明以后最缺的就是人口,按照他们的意思,人口带来的是劳动力,以及消费,因为现在的明国朝廷很大一部分收入就靠官营产业所得,而这些全需要人去消费。”

“既然他明国最需要人,那本汗就杀光他的人!”

林丹汗咬牙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