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作者:江别离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2章 老六帮我

书名: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作者:江别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4

最近美食街那边,有心人明显注意到一场新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娘的,最近土猪不能吃了,发生猪瘟了……”

“什么情况,天气现在没有这么热了吧?”

“一般来说,天热越容易猪瘟嘛,谁知道呢,真是邪了门。”

一些猪场的老板,也在恼火。

“好不容易看到猪肉的价格在往上一直攀升,现在已经从二十四文,掉价到二十文了一斤了……”

“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干了。”

“陈家摊子的肉菜把人吃坏肚子,也不知道真假,当时我见那汉子,被人抬着过来的,脸色苍白,明显不是装的,俨然快要死的样子。

我他娘哪里有人家那本事,摊上事,还能平静处理。

俺可是老实人,凡是猪肉有一丁点生病的苗头,直接拉出去,活埋了,省得不知道,稀里糊涂卖出去,真的吃死人,可不是小事。

老子还指望将我这一手的杀猪、养猪的本事,传给俺儿子呢。

唉,老弟,回来,俺家的肉都是好的,回来啊……”

美食街附近的肉摊子,忽然想起一件事。

“你们说,陈家难道知道土猪生病的苗头,提前甩卖出去了?”

“不对啊,距离他家卖猪,已经过去快四十天了吧,根本没必要提前这么多天卖吧?”

“也许吧,他家猪场也有侍弄猪的好手,杨小树,也许那孩子提前发现,也说不定呢。”

有人唏嘘感慨。

“是啊,好长时间不见陈家过来摆摊了,我还是当真是想念一口他家那吃的呢。

可不是呢,现在好了,他娘的想吃一口,非要跑到百味楼,七八十文一份,哪里比得上陈家的便宜。”

“唉,也不知道他家什么时候摆摊,该死的混账,也不谁家故意找他家的麻烦。

当初他家的摊子卖的好好的,哪里会吃死人,会不会是有人故意装的,想要讹钱?”

“也许,他家生意红火,有人嫉妒呗。”

七月十六日。

京城,周府。

周远三十余岁,手中拿着两封信。

一封是二哥周巡的信。

一封是大哥周遇的信。

看完之后,将手中的信转给周进。

周远淡淡一笑:“大哥,快一年没给家里写信,我还以为,这是一封家信呢?”

周进看完也是轻笑。

“想不到,小小的县城也有大贤才,看来大哥真的被此人折服,大哥一向古板、有原则,遇到事情,素来相信公正,这次难得提前给咱们通气。”

周远淡然道:“老四,明天上朝的时候,我会按照正常顺序,根据按察使司的弹劾,顺势弹劾,许广。

等这件事捅破之后,你顺势再弹劾许广,给他加加分量。”

“嗯,听三哥的。”

……

周府。

老者原本心情平淡,喝着茶,听着小妾唱着曲,忽然收到家书、和吏部传过来的消息。

面色僵硬,“烂泥扶不上墙的玩意,直接起身将之前的信放在烛火上。”

顿时,烟熏火燎。

翌日。

大朝会。

金罗帝端坐在龙椅上,三十余岁,明明是年富力强,一个人最有精力的时候,两鬓却微微冒出白霜。

声音沉静:“大乾朝,诸位还想不想待了?”

下面的臣子忽然都懵了。

不知何故。

皇帝将手中的奏疏摔在龙椅上。

“颍州府尹上书自辨,一个七品的县令和八品的代理县丞,可以一人花费五百两银子,要个官做。

朕知道,七品的县令的年俸,可以拿九十石米。

五百两能买一千石,普通老百姓,一家三口不吃不喝,攒够两石米都费劲。

而若家境一般,没有祖上余荫,朕想知道,五百两从哪里来的?”

臣子噤若寒蝉,不知道哪里惹上这位皇帝了。

许广身子颤颤巍巍,啪叽跪在地上。

“老臣有罪,臣无话可说,臣恳请陛下将臣的不成器的混账侄子的,教谕位置,剥掉,他没有资格继续担任了。”

此言一出,群臣微微一愣。

就连皇帝也微微讶异。

“许卿,这件事莫非还牵扯到你?”

“臣有罪!”

吏部言官中,当中走出一人。

“陛下,颍州府,按察使司周巡弹劾颍州府尹,朱盛,此人收录银两,给他人升官谋利。”

他的话刚刚落下,又走出一个言官。

“陛下,臣弹劾吏部侍郎,许广,和其侄许平潮,连同颍州府学杨元希、训导黄玉宁,打算与杨、黄两人升职方便。”

众人已经琢磨出来味道了。

许广拿银子办事,给一些想要进步的官吏一些方便。

而他那侄子就是一个掮客,中间介绍人。

被言官给捅出来了。

很明显,杨、黄两家这是两手准备,万一许广的门路不好使,让颍州府尹给稍微挪一挪。

简单的关系。

有人抿嘴一笑。

低声道:“有意思了,一个是地方上按察使司,周巡;

一个是吏科给事中,周远,

好家伙,这是被周家人给盯死了啊。”

有人笑眯眯道:“咱们猜一下,周家老四,会不会出手,所谓打仗亲兄弟……嘿嘿,有意思。”

尽管,现在朝堂上的气氛很微妙。

但大家都感受到有意思局面。

无他,周家一门六进士。

何等的荣光。

周家现在有两人站在朝堂上,官职不算低。

甚至有人在想,当初周老大可是二甲传胪,依照惯例,至少能进翰林院。

甚至有流言,当初,周遇可是探花郎,可惜就是面相不好,才从第三名,降成第四名。

真是不敢想,周家三人都在朝堂做官,何等的荣光。

周远继续道:“鹿上县学教谕,许平潮,此人沽名钓誉,闲暇之余,出了一本《诗词初解》,起初销量还算不错。

可随着一名乡野之人,化名,聊斋、家里蹲,先出一本《倩女幽魂》、后出一本《诗词赏析》,几乎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此人几乎是开创了诗词赏析答题的路子。”

说着话,他将手里的《诗词赏析》递给宦官。

皇帝起初不解,越看越是愕然。

周远继续道:“这才遭许平潮嫉妒,那人所写诗词鉴赏,已经碾压掉许平潮所着作的书。

许平潮联合、杨、黄二人伪造前人书籍、意图钉死那人靠着抄袭的路子,才写的诗词鉴赏。

许、杨、黄三人是县学、府学学子,众人自当信他。

其用心歹毒,人品之恶劣是臣想都不能想的。

且这样的人,还担任着教书先生,臣担心,年轻人能被带进深渊。

臣恳请陛下,重重惩罚此三子。”

其余和许广关系不错的人,笑眯眯道:“老夫听懂了,周御史,老夫有疑惑,为何你非常确定,化名聊斋的乡野之人,就一定是真的没有抄袭,不,应该说借鉴,前人的书籍呢?”

皇帝将诗词赏析给下面的人传阅。

很快惊叹声,响起。

“确实啊,乡野有大贤才啊。”

周远笑眯眯从一摞放在地上的书刊中,拿了一张薄册子,平静道:“陛下,臣斗胆,将此人后来被污蔑,自述的诗词给朗诵一遍。”

皇帝淡然点头。

这个周远,刚才为什么没有一下子将书籍拿出来。

其余人微微一愣。

真鸡贼啊,这家伙。

刚才质疑之人冷哼一声,许广也嗤笑。

一个乡野之人,要是有功名,有真正的才华,早就在各个衙门做事了。

也不是什么真正出名的老儒生。

能有什么才学。

沉静的嗓音传过来。

“枯藤老树昏鸦……”

“开轩面场圃……”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众人越听越是心惊。

尤其是许广,刚才在传阅那书的时候,确实点头。

这家伙有点东西。

对照书上将诗词分成的类型,忽然一愣。

“这时田园诗、托物言志、边塞诗、羁旅诗、禅机佛理诗……

可怕,此人几乎每一首词,就是经典之作。”

“明白了,人家这是在说,没有人比他更懂诗词,这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每一首类型的巅峰之作,当然有资格写一本理论性的书籍,《诗词鉴赏》。”

“确实够狂,当然有狂傲的资本。”

金罗帝坐在龙椅上,站起来,淡淡点头:“确实才华横溢!

十多首诗词,每一首都可拿出来让人恨不得当场背诵下来。”

皇帝嗤笑道:“真是让朕有些觉得可笑,许、杨、黄仨人,合作写书,《诗词赏析》,里面竟然没有一首自己创作的东西,而且他们所写的东西,跟人家的东西非常像,竟然无耻说此人抄袭。”

许广呆愣低头,不敢说一句话。

忽有清冷的声音传过来。

“臣弹劾,吏部侍郎许大人、颍州府尹、许、杨、黄;以及泉南县令杨洛白、亳上代理县丞黄邦昌昂,这些人沆瀣一气。

尤其是以许、杨、黄三夫子为甚。”

群臣循着声音去看。

正是,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周进。

刚才有人的预言,正好验证。

皇帝看看跪在地上的许广。

罕见沉默。

而刚才替许广说话的户部郎中,曹坤,肃穆道:“老臣以为许侍郎未能约束自家子侄,这是对家族教育的疏忽,可京城距离颍州千百里。

即便是有心想要教育,只怕也力有不逮。

且老臣以为,许、杨、黄三人,身居教谕等位置,若是陛下直接下旨,申饬,他们三人的名声只怕烂大街。

此三个混账,代表各地县学、府学,手下学生牵扯近百,都是读书人,代表朝廷颜面。

若是处罚,必定让颍州府读书人,觉得羞耻。

指摘朝廷。”

群臣议论。

这些话简单来说,就是陛下下旨去惩罚,仨人,甚至直接将三个人的职位给撸掉。

那些平日里对他们尊敬的读书人会怎么想,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学生。

自己先生背地里竟然人品如此卑劣,朝廷就是这样选择教谕的嘛?

眼光不太行啊。”

皇帝沉默。

也不说话,静静看向地上的金砖。

周进沉静道:“陛下,曹侍郎的话,臣不同意,这件事已经在鹿上县城,闹得满城风雨。

若是事情没有爆发的时候,陛下下旨申饬,点到为止。

没人敢说什么。

此事,距离事情发生,足足过了七日。”

皇帝朝宦官点头。

宦官悄悄走到桌子上,将两本奏疏拿过来。

周远面色沉静,知道是时候自己要出手了。

一介御史,要是都能说些狠话,那不是白干这个职位嘛?

“陛下,严惩许教谕三人,不正是彰显朝廷对人品低劣的夫子,绝不姑息。

不彰显陛下,永远站在正确的一边。

夫子又如何,犯了错,就要承担错误。

若轻轻放过,律法何在,树立的意义如何?”

嗓音冷冽,静静看着许广,平静道:“许侍郎,你以为呢?”

许广面色僵硬,沉默无言以对。

有人悄悄议论。

嘿嘿,有意思,不愧是朝堂上最有力量的言官。

管你是谁,犯了错,照杀不误。

“许广老老实实认栽吧,不就是一个侄子嘛,丢了就丢了,他自己身为五品侍郎,年约七旬,精神矍铄,陛下素来信任他,将来说不定还能往上走一走。

真的没必要为了一个侄子,丢了自己在陛下心中分量。”

更有人悄悄道:“你这话冷酷了点,到底也是自己亲侄子,舍不得丢掉。”

有人好奇盯着皇帝手中的奏疏,知道这两封奏疏就是接下来那些人结局……

皇帝让宦官将奏疏给朗读出来。

声音尖细。

其中一封来自鹿上县苏县令。

【陛下,臣要弹劾县学许教谕,此人颠倒黑白、人品低劣、伪造书籍、不配做县学夫子……】

另外一封来自颍州府尹。

【陛下,臣弹劾许、杨、黄,此三人沆瀣一气……】

众人微微愕然,颍州府尹这是接连上奏两个折子。

真不怕得罪许广嘛?

当然最让人意外的是,县令都亲自弹劾许教谕。

几方的人压了过来。

这人完了。

皇帝冷声道:“颍州府尹也是够贼的,若不是杨家人,在府衙张狂,被按察使司佥事,觉察,此人必定会拿下杨、黄的银子。

后两人必定升官。”

“拟旨!”皇帝平静道:“朕一向大度,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听到这话,群臣肃然,陛下认真了。

大度,你信嘛?

“颍州府尹自制力不足,罚俸禄六个月;

许、黄、杨三名教谕、教授、训导,革职;并归还近一年的俸禄;革除举人功名;

泉南县令杨洛白任琼州府崖县驿丞;并归还七年上任所发俸禄;

亳上代理县丞黄邦昌任永平府锦州县闸官;并归还三年任上所发俸禄;

许广,罚俸禄三个月,约束自家子侄;

颍州府按察使司周巡认真监察地方,赏锦缎百匹、黄金百两;

鹿上县苏庸教化地方,赏锦缎百匹、黄金百两;

乡野大贤,枯坐出书,惠及天下学子,家先生,赏锦缎百匹、文房四宝一套、黄金百两、可担任鹿上县学客座嘱托,闲暇时县学教授诗词,月俸四石大米。”

群臣肃然。

甚至有些古怪一笑。

陛下太狠了。

这比直接杀了他们都让人难受。

特别是许教谕三人,革除举人功名,俸禄不提,简直就是把三人钉在耻辱柱上。

还有杨、黄后人,一个发配到崖州,那是岭南之地,且是最南边的地方,没有之一,气温蚊虫极多,水土不服,很容易死人,还是一个驿丞,直接从堂堂九品县令贬为杂官。

一个发配锦州,那是乾朝最北边的地方,没有的之一,毗邻鞑子边境,经常被骚扰。

最苦寒之地,环境恶劣,风沙席卷,同样也是一个杂官,几乎已经断绝了升迁的指望。

皇帝笑眯眯道:“他们两人不是想要进一步嘛,那就从最不入流的杂官做起,好好干,进步空间很大,朕会关心他们的起居生活的。”

群臣:“……”

一道声音冷然道:“陛下,其余事情老臣都都能同意,就一条,请陛下,撤除关于家先生的封赏。

此人包藏祸心,有反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86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