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作者:小灰飞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1章 两淮巨头垄断盐业

书名: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作者:小灰飞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4

朝廷历朝历代都是缺少灵活的变通,墨守成规,这也就导致各地百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据他所知。

去年整个朝廷的盐场,总共生产了将近13亿市斤的官盐。

而现在整个大奉朝的百姓,也就不到一亿人。

换算下来。

大致每个百姓每年都要吃掉8斤盐,才能够消化掉所有盐场的产能。

这明显就是产能过剩。

贾瑛想了想,又是沉吟道:

“既然如此,那盛大人以为,要是朝廷多开设盐场,在西部地区也供应官盐售卖,能否让这个情况得到改善?”

“省去了其中的运输成本之后,是否能够将盐的价格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比如放开川盐的限制,如果能够将川盐卖到荆襄地区,想必价格必然便宜的!”

他以前不知道民间的盐业还有这么多的弊端。

现在既然知道了。

那就要有心改变这个局面。

否则长此以往下去。

盐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百姓们只会越来越吃不起盐,盐场的盐又堆积如山,根本就无处销售,只能是在就近的地区售卖。

这运往外敌的高价盐,其中的暴利都让扬州盐商给赚走了。

然而。

盛纮听了贾瑛的话后,连忙摇头道:

“贾公子看样子还是不太清楚这里面的问道啊!为何扬州地区的巡盐御史官职不过七品,却引得人人争抢,趋之若鹜?”

“两淮地区每年给朝廷上缴的盐税多达八百万两白银,乃是整个朝廷全年盐税的八成之多,”

“其中两淮地区每引课银8钱至1.1两之间,而长芦地区为4钱至5钱,两浙为1钱至4钱,川地为2钱至3.4钱,两淮地区的盐课定额最高,是其他盐销区的两倍甚至数倍!”

“淮盐的盐课重十余倍于川盐,两淮地区的盐课相当于川盐盐课的二十倍,一旦朝廷重新划分盐场区域,准许川盐对外售卖,那两淮之地的盐税必然暴跌!”

“届时每年八百万两白银的稳定盐税,要从何处去填补?”

“两淮各地的官员盐商,更是不会同意这个决策的,其中牵扯的官员、世家、富商的利益实在是庞杂繁多,根本就不可能轻易改变。”

“两淮盐税延续上百年之久,就算是改朝换代了,历代帝王也不敢轻易改制啊!!”

盛纮说到最后,越说声音越小。

只因为他人微言轻,不敢随意议论这两淮地区的勋贵势力。

众所周知。

两淮集团的门阀世家,那是盘根错节,家大业大。

两淮盐税的特殊性必然和当地的世家门阀脱不了关系。

要是朝廷更改盐场划分区域。

必然会引起两淮地区门阀世家的群起反抗。

怪不得盛纮说到此事连连摇头了。

盛纮又是小心翼翼道:

“朝廷和陛下难道真不知这盐场的问题?就算陛下不知道,这底下的大臣,户部的官员还能不知道?”

“盛某区区一介六七品小官都知道其中的弊端,为何朝廷的大臣们心知肚明却不敢上谏?”

“都是怕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啊,又或者是官官相护罢了。”

“所以这盐税的问题,可万万不能随便议论。否则两淮世家追究起来,保准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贾瑛听得可谓是怒火中烧。

两淮世家男!

这哪里是朝廷垄断了盐业,分明就是两淮集团垄断了大奉朝的盐业啊!

贾瑛的目光中,怒火闪烁。

他自以为是马上皇帝,杀伐果断,所以朝中官员都不敢对其有所隐瞒。

不曾想最后还是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

所要面对的环境和问题也是大致相同。

“两淮集团?”

“真以为自己垄断了整个朝廷的盐业不成?”

“八百万两的盐税,这其中让两淮集团贪污的银两,又会是多少呢?”

“是不是得牵扯出上千万的赃银了?”

“要是再往前倒查十年,是不是多达上亿的银两?”

“如此恐怖的巨资,怪不得朝中没有官员胆敢随意提出盐业改制的建议,这动辄又得牵连多少的官员和利益?”

仔细想想就觉得恐怖。

这么多的资产每年都让两淮集团所把持。

而且这种情况不是一年两年了。

甚至于在大乾朝之前,那就已经存在了,强龙不压地头蛇,怪不得历代皇帝都不敢随便改制两淮之地的盐业。

怪不得一个区区七品的巡盐御史官职,却是让所有人都眼红不已。

这其中的暴利只怕是难以想象。

林如海身为国公府的女婿,又是前科探花郎,曾任兰台寺大夫,最后却在扬州任巡盐御史,干了这么多年。

现在仔细想来。

甚至于就连他极其信任的林如海,或许也曾参与其中。

实在是无法想象其中到底牵连了多少的官员。

贾瑛深吸了口气。

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

盐税必须改制。

两淮集团垄断盐业的局面,也必须要废除。

哪怕是大刀阔斧进行改制。

也在所不惜!

贾瑛深吸了口气,随后朝着盛纮道:

“我见盛大人才能出众,任劳任怨,为官多年,却还只是个六七品的承直郎!”

“实在是可惜啊!”

盛纮听闻贾瑛的夸奖。

立马挺直了腰杆。

十分自豪道:

“本官虽然没有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没有造福百姓的能力,但是至少不会做什么有害于百姓的事情。”

“为人一生正直清廉,不负盛家荣誉。”

说到底。

盛纮虽然胆小怕事,一心致力于盛家的经营。

但是他却没什么害人之心。

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和稀泥的高手。

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才能够在底层摸爬滚打而生存下来,水至清则无鱼,尤其是在地方官场,否则哪有盛纮这样子的官员的安身之处。

盛纮又是有些无奈摇头自嘲道:

“只可惜啊!”

“我盛家祖上不是什么世家豪族,更不是什么清流名士,否则盛某也不会在地方任职十多年,却还是只升了一官半职啊!”

“科举只是仕途的入门槛,世家背景才是官运亨通的垫脚石啊!”

“实在是羡慕公子的家世背景,年纪轻轻就能被委以重任,实在是令人佩服!”

说到这里。

盛纮显得十分心酸和无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