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调教大宋

作者:苍山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章 问名(一)

书名:调教大宋 作者:苍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0

以后中午12点左右一章,晚上八点左右一章。把时间固定下来,好方便大家阅读。

一会儿还有一个“单章”是苍山想对大家说的话。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初十日,马大伟与张四娘成问名之礼。

...

邓州入夏以来雨水颇多,但好在天公作美,近几日多是晴天。

初十当天,又是一个晴朗好天,六婶又换上一套新做的缎面儿衣袍,还挽了个新髻,弄了只茯苓花簪插在头上,甚是精神。走路更是昂首挺胸,步步生风,手上的绢帕都摇出花儿来了,和上一次去张家提请之时的毫无底气,完全是两个极端。

能不精神吗?上次去可是完全没抱说成的希望,自然硬气不起来。可谁能想到,这看上去天上地下的两家人,竟然成了。虽是唐大郎亲自出马才说成的亲事,但这两家过礼走动可都是他六婶子的活计,将来传出去,他六婶也是风光。

今天到张家去问名,六婶自然要好好打扮一翻,也好不坠了马家的威风。

...

嫁娶六礼,可和唐奕拜师求学的六礼不同。并非六样儿有着象征意义的礼品,而是实实在在的六道礼仪程序。

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就是之前六婶提雁上门的那个过程。意在男方提请女方家长的意见,看看有没有合亲之意。若女方家里不反对这门亲事,则男方会另择吉日让媒人再次登门,把女方的年龄、姓名,生辰八字写在庚贴之上请回来,是为“问名”

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要在祖宗灵位前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再把庚贴在祖宗面前供奉几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祥之事发生。若一切顺利,则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此为“纳吉”。

下一步就是“纳征”,男方命人带上聘礼到女方家中正式求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下聘、下定或者定婚。

只有过了纳征之礼,两家亲事才算真正定下来。不但受到百姓的认可,而且已经具有法律约束,任何人不得擅自毁约,不然是要吃官司的。

之后,再经后“请期”,也就是双方协定婚期;

“亲迎”则是男方把女方迎娶过门,到了这一步,才算是把媳妇娶回家了。

此六礼,也体现了古礼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重要性。

从头到尾,就没有新郎新娘什么事儿,都是长辈和媒婆主导一切。更有甚者,新婚男女在洞房之前都没见过面儿,娶回来的是美娇娘,还是无盐妇,只有到掀开盖头的那一刻才能知晓,跟压大小没啥分别。

哪像后世,自由恋爱不说,婚前还得“验个货”,觉得合适,才做结婚的打算。婚事也只是两家人见个面,吃个饭,就把什么都定下来了。

更有的年青人,一言不合就偷户口本,强行把证领了。这即使放到非常开明的唐宋,也得打死你个不孝子孙。

.....

六婶一早就到了唐记,唐奕和马老三照例好酒好食的伺候。六婶用过了早餐,唐奕又调了一碗豆蔻香茶,让六婶消食。

喝完了茶,六婶这才一摇绢帕出了唐记。唐记外面等着买生煎的众邻里,见六婶打扮得花枝招展从店里出来,不由打趣道:

“呦,六姑婆这又是曾着吃食了,不知道这回又是盯上了哪家小娘啊?”

唐记要为马大伟娶亲之事,街坊们都是知道的,而且上次六婶去张家提亲被拒,也传的是满城皆知。

倒不是他们刻意宣扬,而是城南那个爱嚼舌头的徐婆子为钱二公子提请,正好与六婶遇上。这婆子回去之后大肆讹传,说什么马大伟猪油蒙了心,自不量力,还要娶张四娘子。

大伙儿虽不认为马大伟是卑贱之身,但也觉得有些痴人说梦,好高骛远了。

六婶似笑非笑的撇了众人一眼,骂道:“一群门缝里看人的腌臜闲汉!怎地?老身就是去做媒的,而且亲事已定,这就去问名,拿庚贴。”

大伙儿一愣,一人随即笑骂,“这老婆子嘴上真是不修德,马老三瞎眼,怎么请了你这婆子,再好的姑娘也被你吓跑喽!”

另有人则道:“六婶子说话真不中听,不过,大伟的亲事有着落了?是哪家的小娘?”

六婶白眼那人一眼,恨声道:“就不告诉你!迎娶之时,馋死你这闲汉!”

说完,一甩绢帕,一步三摇的扬头穿人而过。

众人一阵哄笑,全没把六婶的话当回事儿。马大传再怎么说也是佣户,无房无产,就算娶,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人家的小娘。

....

六婶还没行出几步,就见唐大郎追出店来,朝着六婶叫道:“婶子,给张伯带个话儿,明日一早不用起火,来我这儿一同用过早饭就出城。”

众人一怔,听唐大郎的意思....

六婶这是去张家...

哪个张家?

不会是...

张四娘家吧?

.....

唐奕无意的一语,反倒勾起了大伙的兴趣,连忙追问守着大灶的马老三,到底是哪家小娘。马老三却也卖起了关子,轻笑不语。

他其实心里也憋着火气,谁不想让人高看一眼?谁也不想被人看轻!

你们都说我家大伟娶不上张四娘,那老汉就偏不告诉你们,到时亮瞎你们的狗眼。

全城最好的小娘还就落户我们马家了,怎地?不服?不服你也娶一个去啊!

.....

六婶招摇过市,一路走到城东张宅,在张家外面不,不想碰上了她想碰,又不想碰到的人。

徐婆子!

这贼婆子嘴贱心黑,六婶看她就恶心。自然不想碰到她。

但是,偏偏此时碰到,让六婶心里说不出的通透。而且,只要搭眼一瞧,就知道这位是来干嘛的,更让六婶心里暗爽。

徐婆子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班仆从,抬着小包、大箱各色礼品着实不少。

见远处行来的六婶,徐婆子不禁眉头一紧,“这穷妇怎么又来?”

不等徐婆子先开腔,六婶远远的就怪叫一声:

“呦!这不是徐牙婆嘛?怎地?这是去下聘?不知是成了哪家的好事?”

在张家门口还能是去哪家?再说,她也明知徐婆子不是下聘,都许给马大伟了,她还下什么聘?

徐婆子被她咽的这个难受,她当然不是来下聘的。提请都还没过,下什么聘?只不过,钱家这回下了血本,这回让她带着重礼来提亲,就不信那张全福眼见这么重的礼金不动心。

“呦,六姑婆这一身好不贵气。怎么,马大伟那个下人,还对张家小娘不死心?”徐婆子毫不示弱,论吵架,邓州城她还真没怕过谁。

六婶也不答她,而是围着那几个担着礼品的仆从绕了一圈。啧啧言道:“老姐姐,还真是好生意,说的都是巨富之家的媒,这聘礼可不轻啊,够我们小门小户挣上一辈子。”

徐婆子哪知道六婶心里埋着坏,得色道:“六姑婆算是明白人啊,张家四娘可不是谁都能惦记的。没有点家底,也好意思登张家的门?”

六婶恍然道:“原来还是来提张家的亲的?还是钱二公子?”

六婶一撇嘴,“那老姐姐可要小心了,钱二那副德性,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将来四娘要是在钱家过的不好,老姐姐可是要被张全福戳脊梁骨的。”

她阴阳怪气的样子让徐婆妇无名之火暗蹿,皱着老脸沉声道:“过的好不好是他们两家的事,与老身何干?你莫要妄言诋毁!”

“怎是诋毁?”六婶佯装不解道:“说媒纳缘,本就是一手托两家,好与不好全在媒人的一张嘴。这里面的责任,老姐姐做了这么多年牙婆,当比老身知道的清楚啊。”

“你!”徐婆子一时无言,只得恨恨的道:

“劝你一句,别在这瞎掺合,就算老身说不成这门亲,他马大伟也不用做这个白日梦。张四娘就算瞎了眼,也不会去马大伟的窝里受罪。”

六婶不以为意,又羡慕地看了一眼那大包小包的礼品,转到徐婆子身前,高深一笑,“马家成不了,那钱家就能成?”

徐婆子一声冷哼,“钱家富贾一方,就算张老板一时心有疑虑,早晚也会明白与钱家结姻的好处,不愁他不应下这门亲。”

六婶暗笑,也不知道这贼婆子哪来的自信,心说,你越嚣张,一会儿就越难受。

不再理会阴着老脸的徐婆妇,六婶上到张家门前,扣响门环。

出来应门的张家仆役,开门一见是六婶,急忙作了个揖,笑着恭敬道:“婶子怎么才来,老爷在堂上恭候多时了.。”

说着,就引着六婶朝院内行去,自始至终都没正眼看徐婆妇和那一堆礼品一眼.。

...

六婶进门之前,挑衅地斜了徐婆妇一眼,让徐婆妇好生气闷!

“什么情况?老身携重礼来访,怎么还没人搭理了?”

心中忐忑,下意识地就跟了进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