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动天下

书名:锦衣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8

杨娴万万想不到,陛下居然说杀就杀。

他可不是寻常的官,倘若是一般的武官,杀了也就杀了。

他是二甲进士出身,进士及第啊。

那刀子在他的脖子划过去,起先杨娴还在大吼:“陛下,陛下臣冤……冤……”

说到冤字时,气管被割断,血便立马喷溅了出来,随即他瘫下,跪在了这泥泞之中,鲜血便像撒出米粒儿一般喷溅得更厉害。

杨娴霎时觉得眼前一切都是血红的,他已无法呼吸,憋得脸没有一丁点的血丝,余下的气力,便是不断的捂着自己的脖子,似乎尝试着想要将自己的伤口接回去。

此时发生的一切,他此前是怎么都想象不到的,即便是陛下说一声杀的时候,他也觉得应该会刀下留人。

因为这不合规矩。

可现在,脖子上穿遍浑身的剧痛,令他满眼绝望,他口里再也发不出一点的声音,越是尝试想要发声,脖子上的血水便喷涌得越厉害。

最后他脑袋连带着他的身体,直接栽倒了下去,落在了臭气熏天的泥泞里。

眼眸中再也看不到一点的光,死了。

公房之内,没有声息。

天启皇帝却已平静地坐下了,然后叫人取来了笔墨纸砚。

他轻轻地提着笔,凝神书写着什么。

黄立极等人以为陛下在书写手敕或者是亲拟旨意,所以都耐心地等待着。

直到天启皇帝落笔,却直接朝着一旁的张静一道:“张卿,你来看看。”

张静一便上前,认真地看了看,随即却露出了诧异之色:“陛下,这是什么?”

“这是图纸。”天启皇帝气定神闲地道:“你不是也喜欢这些东西吗?方才朕在你们的清平坊,见这坊里什么都好,可是安置百姓的茶肆,人满为患,人多,桌椅却少,不少人不得不站着,朕思来想去,同样是一个茶肆,就这么大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利用起来,有更多的桌椅呢?你瞧瞧朕所构想的这桌椅如何?”

张静一听他解释,这才看明白了,还别说……这空间利用率……倒是和后世差不多。

摒弃了传统的圆桌,圆桌虽好,可是占用的空间大,这里一概设计的乃是长条桌,椅子也是重新设计过,并不似传统的官帽椅式样,也不是长条凳那样简陋,结合了二者之间的优点,这……倒是有点像后世简约椅子的造型,还真别说,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主要是这椅子小,大大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只是……

“陛下……你忙活了半天,就忙活这个?”

天启皇帝便鼓起眼睛看他:“不然朕忙活什么?要不朕找日子再去你那,看看是不是还可以添置一点什么?这图纸你先收起来,过两日寻匠人去试试,放心,这东西很好。”

东西是好东西,只是张静一有点无法理解天启皇帝的思维,现在是该在意这些东西的时候吗?

当然,这话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于是乖乖地将图纸卷起,收在了腋下。

一旁的黄立极倒是有点慌了。

刚才说杀人的时候,他觉得不合规矩,可陛下杀得如此气定神闲,还以为陛下有了主意。

可没想到,陛下瞎折腾了这么久,就因为这个?

黄立极骤然觉得自己好像站错队了,他咳嗽道:“陛下,擅杀大臣,实属不祥,此事一旦传出去,势必天下人非议不断,百官也要怒不可遏的啊。”

孙承宗抿着唇,显然也有所担忧。

其实要处置杨娴,很简单,明正典刑就可以,比如直接责令三法司会审。

当然,这个办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因为厂卫、都察院、刑部审问,难保不会有一些昏头的大臣,力保杨娴,最后又惹出什么争议。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更恶劣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廷杖。

廷杖的名声虽然恶臭,可实际上,这其实也是对大臣优待的一种。

也就是说,就算大臣有大罪,你做皇帝的可以命亲军杖打,但是你不能使用其他的刑法,这其实也是刑不上大夫的变种。

当初东林一案,便廷杖死了不少人,成为了天启皇帝暴政的象征。

可今日,却是变本加厉了。

不经法司,也不廷杖,直接杀戮,这等于是连大臣最后一丁点的体面也荡然无存,变成了最简单直接的暴力。

可想而知,百官们心里会怎样想,此例一开,就意味着他们真的一丁半点的特权也不存在了。

天启皇帝却是道:“朕正等着众卿家怒不可遏呢。来人,那杨娴死了没有。”

有緹骑进来道:“陛下,杨娴已伏诛。”

“很好。”天启皇帝笑吟吟地道:“枭首示众,将他的脑袋,就挂在巡检司门口。”

“喏。”

谁也看不出天启皇帝的意图。

继而,天启皇帝看着外头的暴雨:“这样大的暴雨,朕只怕暂时要寄居于此了,就先不回宫了吧,张卿,平日你去忙你清平坊的事,有空闲就来此,陪朕坐坐,我们下棋。”

张静一扭扭捏捏地道:“卑下不会下棋。”

“斗兽棋也不会?”

“啊……”张静一忙道:“这个会。”

于是杨娴的头颅,就直接张挂在暴风雨中。

这暴风雨依旧还在肆虐,京城之中的臣民已是苦不堪言。

而百官们倒还好,毕竟他们大多住的地方,都靠近钟鼓楼,那个地方,地势一向很高,而且出入都有轿夫,因此,照旧还是往日一样,坐着轿子,舒舒服服地到各衙办公。

在翰林院里,却是突然闹出事来了。

从天桥坊的消息一出。

翰林们便疯了一般,纷纷涌到翰林大学士的公房要去求见。

谁晓得这位大学士比大家提前知道消息,他预判到了翰林们的预判,心知这事肯定没完,自己可不是什么有风骨的人,只想混资历,实在不愿沾惹是非,于是……告病了。

好在,侍讲学士刘彦在。

于是大家便寻到了刘彦学士这里,刘彦也是怒不可遏,厉声道:“这般擅杀大臣,这是将大臣当猪狗吗?国家养士,怎可这样的糟践?杨娴有何罪?诸公……陛下身边,出了奸臣啊。”

“定是那魏忠贤。”有一个年轻的翰林编修怒喝。

然后……

情绪居然镇定了下来。

魏忠贤不行,魏忠贤太硬了。

另一边一人道:“是那百户张静一!”

一下子的,大家又热切了起来:“不错,杨公就是因他而死,今日之事,诸公难道可以坐视吗?决不能姑息这样的奸贼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今日我等若是不言,他日国家衰亡,便是你我之责。”

“杨公素来清正,两袖清风,官声也好,这样的人,竟这般说杀便杀,今日杀他,异日身首异处的便是我等。我刘彦忝为侍讲学士,理应仗义执言。”

“我也去。”

“同去。”

“以死相谏,诸公可乎。”

“可也!”

从前的党争死了人也就罢了,好歹也走了一个程序,现在连程序都不走,却将平日里压抑在大家心头的愤恨,一下子宣泄出来。

而且杨娴没有结党,也不算是东林,平日里没有恶迹,朝野内外,谁不说他好?这一次不闹,还等什么时候?

翰林院里浩浩荡荡的,竟走出了四五十人,走过户部大堂的时候,又有户部一些年轻的给事中也跟随了来,等到了都察院,都察院的御史其实也早已整装待发,御史们摩拳擦掌,这一次也誓要除奸了。

其实整个大明朝,有个最古怪的现象,那便是真正的国家大事,极少会引起巨大争议的,最多也就庙堂上进行讨论。

可但凡惹出大事来,十之八九,为的都是看似很简单的事。

比如嘉靖年间的大礼议,分明就是确认一下嘉靖的爹到底是不是他爹的问题,这大抵就和后世如何证明你爹是你爹一样,就算再怎么棘手,可终究只是一场礼仪之争,可就这么一场争议,却延续了足足数年,震动天下,朝野内外,无数人前仆后继。

今日之所以百官怒不可遏,一方面也是压抑了太久。另一方面,却是这一次的杀戮,你天启皇帝没有走程序,你就算是让东厂栽赃,大家也都忍了,或者直接拉去廷杖,一不小心将人打死,大家也能捏着鼻子认了,可你这样肆无忌惮的直接杀人,不能忍,掀桌子。

众臣的轿子纷纷至午门。

到了这时,已有两百多人的规模了。

如此规模,已吓得门前的守备面如土色。

不过很快,大臣们得知了消息,陛下并不在紫禁城,也不在西苑,而是在天桥坊。

夜不归宿,这又是一条罪状。

做皇帝的你,不好好待在皇宫里,你想干什么?

于是众人浩浩荡荡,又纷纷坐上了轿子,迎着风雨,情绪激昂地朝着那天桥坊去。

一时之间,这如长龙一般的轿子,竟是蔚为壮观。

狂风骤雨之中,躺在轿里摇摇晃晃的侍讲学士刘彦面色铁青,今日闹的这么大,看来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

还有两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