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国家职业背景分析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网站)据调查:有9o%以上的o--3岁婴幼儿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在科学喂养育儿观念的知识和方法方面,都需要科学的指导。父母们迫切需要全方位、系统的科学喂养知识。现行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成长格外的关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当他们面对出第一声啼哭的孩子,正是他们学习做父母的开始。他们希望得到成熟的、科学的、系统化的指导。据调查:从大学、中学、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了解到,许多心理障碍、学习障碍等,大多数造成的原因与婴幼儿期教育引导有很大关系。为了能解决这些困扰社会的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多家著名的幼教机构进行一线的试验和研究。跟踪了许多孩子近十年,掌握了儿童心理学、逻辑学、训练学、婴儿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科、心理咨询、中医学等调研情况。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优种、优孕、优生、优育、优教理论框架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o--3岁教育教学计划和实用的育婴方法,系统跟踪3oo多名由胎儿教育开始到大学毕业的学生,通过科学手段培养出一批健康、快乐、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培训出一批有理论、有方法、勇于实践的教师。教育理论和方法突出了性格的培养,教育手段针对孩子大脑育的和谐展,培养出来的孩子身体强壮、性格开朗、动作灵活、活波能动、眼睛有神、表情丰富、语言准确流力、自理能力强。成为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21世纪是人体科学、以人为本的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飞快展,广大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近年来,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迅猛展,聘请育婴师(员)进行早期的科学喂养,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职业领域。前两年,炒作得热火朝天的"月嫂"行业,之后是一些高价家庭服务员、高级管家等等,不可否认,一部分"月嫂"、"高级管家"在工作中的尽心和努力,但其专业性运作和行业管理缺乏系统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科学知识匮乏、与用工方在工作内容上的矛盾,存在的问题难以调和。其从业人员大部分为自学人员,对婴幼儿教育缺乏完整的认知,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幼儿园教育。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教材,也呈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商业色彩过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用国家职业标准去规范婴幼儿教育培训教学,理顺培训市场。目前全国各地方出现出很多早期教育机构,从事婴幼儿照料和教育的人员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社会需求量处于上升趋势。育婴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时推出育婴师(员)国家职业标准在这样一个社会需求的大背景环境下,为了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理顺我国早期教育市场,使婴幼儿父母真正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oo2年7月开始组织国内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教育、心理专家,制定了《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写了《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于2oo3年2月正式颁布。提出了科学育婴的理念和知识体系以及训练方法,突出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从育婴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次将从事o-3岁婴儿护理和教育的人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来认定,为了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推出国家育婴师(员)职业就业准入制度。形成了科学、规范的育婴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认证体系。育婴教育是适应我国社会展和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社会展需要,适时地制定育婴师《国家职业标准》、《培训教程》、《考试题库》到教学方法、课件平台、考试鉴定采用国家统一标准,并形成规范的培训鉴定认证体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考试、统一质量。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可以使准备就业、择业的人员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已经在职人员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日益规范、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中实现个人价值,实现育婴职业社会化、服务职业化,促进我国早期教育市场的展。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育婴员、育婴师和高级育婴师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均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和审定的人员有:丁宗一、万燕、王练、王书荃、王丽瑛、吴凤岗、杜丽蓉、张斌、张立中、陈英、陈蕾、陈学锋、胡红星。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华夏汇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五、本《标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oo3年1月23日起施行。六、本职业在2oo5年起开始在北京培训,由金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担相应培训工作。(一)职业概况1、职业名称:育婴员2、职业定义:主要从事o~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4、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5、职业能力特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动作协调、灵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7、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育婴员不少于8o标准学时;育婴师不少于1oo标准学时;高级育婴师不少于12o标准学时。(2)培训教师:培训育婴员、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o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4o平方米和相关育婴设备(婴儿床、洗涤用具、婴儿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图书、挂图、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8、鉴定要求(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2)申报条件※育婴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育婴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④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级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④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3)鉴定方式:本职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o分以上者为合格。(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o,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5)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为9o分钟,技能操作考核采取抽签方式,每人操作四个工作内容。(6)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实际操作训练场地。(二)基本要求1、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育婴员职业道德与修养1热爱儿童,尊重儿童。2爱岗敬业,优质服务。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3)育婴员工作守则2、基础知识(1)o―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育特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2)o―3岁婴儿心理展特点: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特性、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意志力、气质特征、言语能力(3)o―3岁婴儿营养:热能、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需要、膳食评价与营养行为(4)o―3岁婴儿教育:教育意义、教育特点与内容、教育原则与方法(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宪法的相关知识、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中国儿童展纲要(2oo1--2o1o年)的相关知识、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劳动法的相关知识3、工作要求育婴员一、生活照料(一)饮食1.能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2.能够正确冲调奶粉3.能够正确准备用具和喂哺婴儿4.能够制作泥糊状食品并正确喂食5.能够正确选择、搭配、制作固体食物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2.奶具使用和消毒的知识3.喂哺的方法4.制作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的知识5.营养素的基本知识(二)饮水能够运用正确方法给不同年龄的婴儿喂水不同年龄婴幼儿的喂水方法(三)睡眠、二便、三浴1.能够营造温度、光线、声音、通风、睡具等适宜的睡眠条件2.能够正确包裹婴儿3.能够给(训练)婴儿穿脱衣服4.能进行婴儿二便后的清洁处理5.能为婴儿进行水浴、日光浴、空气浴1.不同年龄婴儿的睡眠时间2.正常二便的规律、特性3.三浴锻炼的方法和好处4.尿布的选择、使用、换洗方法(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1.能够保持居室卫生2.能够定期对婴儿卧具、餐具、玩具、家具进行消毒。3.能够对婴儿进行眼、外耳道、口腔、腋窝、外阴的清洁4.能够给婴儿洗头、洗澡1.婴儿居室的环境要求2.卧具、餐具、玩具、家具清洁和消毒的方法3.婴儿个人卫生的知识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一)生长监测能为婴儿测量体重、身高量具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二)预防接种能够按时让婴儿接受预防接种国家计划免疫要求(三)常见疾病护理能够给患病的婴儿正确喂药并进行简易护理喂药及简易护理的方法(四)预防铅中毒能够识别铅中毒1.铅的来源2.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五)危险因素识别能够识别常见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三、教育(一)动作技能训练1.能够适时地对婴儿进行大动作训练2.能够对婴儿进行精细动作训练1.大运作的训练方法2.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二)智力开1.能够对婴儿进行认知能力训练2.能够对婴儿进行语言训练1.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2.语言的训练方法(三)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培养1.能够适时培养婴儿生活自理能力2.能够适时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3.能够适时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行为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知识与方法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知识与方法3.培养良好情绪行为的知识与方法(四)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能够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的程序与方法育婴师一、生活照料(一)饮食1.能够为婴儿正确选择配方奶2.能够为婴儿选择泥糊状食品3.能够为婴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1.人工喂养适应症2.换乳期的喂养知识3.食物安全性、过敏的基本知识4.泥糊状食物的重要性(二)饮水1.能够正确选择饮用水2.能够培养婴儿的饮水习惯1.饮用水的选择原则2.饮用水的知识(三)睡眠、二便、三浴能够纠正婴儿睡眠和二便的不良习惯睡眠、二便的节律性及其与生长育的关系(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能够针对婴儿需要选择常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一)生长监测能够正确记录婴儿生长育曲线和使用生长监测图婴儿生长育的基本知识(二)预防接种能够对接种反应进行及时处理1.接种与预防疾病的关系2.预防接种的程序和要求(三)常见疾病护理1.能够早期现婴儿的异常并进行及时处理2.能够为患病的婴儿测体温、脉搏、呼吸1.识别婴儿异常的知识2.婴儿常见疾病综合护理的知识(四)预防铅中毒能够避免铅中毒1.铅中毒的危险2.血铅水平的分级(五)预防意外伤害能够有针对性地预防婴儿意外伤害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三、教育(一)动作技能训练1.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大运动训练2.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精细动作训练1.不同年龄阶段大动作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2.不同年龄阶段精细动作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二)智力开1.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认知能力训练2.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语言训练1.不同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2.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展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三)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1.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2.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选择和设计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3.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培养良好情绪行为1.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2.婴儿社会交往能力展的规律、特点与培养方法3.婴儿良好情绪行为展的规律、特点与培养方法(四)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能够根据婴儿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1.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类型2.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原则与方法3.正确使用测评结果的要求高级育婴师一、生活照料(一)饮食能够设计婴儿食谱和配制婴儿膳食1.营养密度、强度与婴儿消化道成熟度的关系2.均衡膳食的定义、内容和方法3.烹调方法对食物营养的影响(二)饮水能够识别婴儿脱水人体水代谢知识(三)睡眠、二便、三浴能够安排与处理特殊情况下的三浴锻炼三浴锻炼对婴儿生长育、健康影响的知识(四)卫生(居室、个人、四具)能够营造和选择有益于婴儿健康和生长的环境危害婴儿健康的环境因素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一)预防接种能够指导育婴(员、师)进行接种反应处理免疫学基础知识(二)生长监测能够对婴儿生长育进行纵向监测及营养计算和干预婴儿生长育知识及营养监测知识(三)常见疾病护理能指导他人对婴儿期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家庭护理常见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四)预防铅中毒能够防治婴儿的铅中毒1、铅中毒的临床表现2、铅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3、铅中毒的防治(五)意外伤害处理能够正确及时地对婴儿进行现场救助婴儿现场救助的程序、方法三、教育(一)婴儿展评价能够对婴儿展进行综合评价1.各年龄阶段婴儿展水平的特点、规律2.婴儿展评价的方法3.评价常用量表(二)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1.能够根据婴儿各展领域编制综合性的个别化教学2.能够指导育婴员、育婴师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1.婴儿个体之间与个体差异的知识2.编制综合性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流程与方法3.指导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方法(三)培训指导1.能够对育婴员、育婴师进行培训、指导和评估2.能够对婴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培训与指导1.熟悉育婴员、育婴师工作内容与要求2.培训、指导的原则与方法3.开展评估的方法4.比重表(略)育婴员和保姆、月嫂有什么不同?1.先强调的是,育婴员和育婴师的定位是“主动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简单的家政服务人员。2.保姆作为一种职业,不是专业的o-3岁婴幼儿的护理人员。主要从事家政方面的工作。3.月嫂并不是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范围、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是一个历史时期中为解决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而开始被社会熟知的称谓。但后来由于没有规范的职业培训和鉴定标准,已逐渐变成了对高级保姆的一种称谓。甚至是假借名义高收费的幌子。4.育婴员经过专业的营养、保健、日常护理、教育、心理、意外伤害预防等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为孩子提供的是类似于牙科医生或家教一样的专业服务。5.因此,随着育婴员职业标准的实施和普及,在o-3岁婴幼儿领域将只有育婴员和育婴师这样的通过严格标准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的从业人员,来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