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世家遗珠

作者:宋初云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章 板上钉钉

书名:世家遗珠 作者:宋初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3

顾丽娘受了顾筝这只小狐狸的启发后,马上开动脑筋努力的想各种“阴谋诡计”,并且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好法子:“有了!我有法子帮孙姨娘了!嘿嘿,我真想早点看到罗夫人那不情不愿、却又不得不做的神色!”

顾筝闻言很不给顾丽娘面子的质疑了她一句:“娘,您又想出什么馊主意来了?”

顾丽娘先是不满的嗔了顾筝一眼,随后才摇头晃脑的把最新从别人嘴里学来的话念了出来:“山人自有妙计!你小孩子家家就别管了,好好的跟着府里那几位姑娘读书识字、学针黹女红才是正理儿!”

顾丽娘说着脸上竟少见的露出几分正经严肃的神色,语气里也多了几分凝重:“囡囡,眼下我们既然住到了岑府,那你就该好好的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学一些小娘子该学的本事―――娘以前是没本事送你去私塾读书识字,也没钱给你请绣娘教你针黹女红,但现下我们既得了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娘就得督促你好好的学几分真本事才是!”

原来太夫人前几日已发了话,让顾筝跟着府里的几位姑娘到家学上学,可把顾丽娘高兴得做梦都偷笑―――这顾丽娘虽然没什么见识、自个儿也是胸无半点墨,但对顾筝上学一事她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也少见的、不厌其烦的在顾筝耳边耳提面命,吩咐叮嘱顾筝一定要好好的学些本事。

这些事顾丽娘就算不叮嘱、顾筝自个儿心里也有数,且顾筝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快融入到这个大时代的机会,她自然会好好珍惜和利用了……倒倒是顾丽娘这个不省心的娘让顾筝一直放心不下,生怕顾丽娘会再做出什么让她头疼的事来!

哪知不管顾筝怎么追问,顾丽娘都笑嘻嘻的没个正形、没句正经话,只让她好好读书别管大人之间的事,一直到顾丽娘在太夫人面前提起岑元娘的亲事,顾筝才算是知道了顾丽娘所谓的“山人妙计”。

这顾丽娘倒也有几分小聪明,她也不明着催太夫人赶紧让罗夫人和邱家交换庚帖,只隔三差五的问太夫人岑元娘亲事进展如何,表现出一副十足姑姑关心侄女儿的样子,让人挑不出丝毫错来。

这一日顾丽娘领着顾筝来给太夫人问安后,便状似无意的随口提了句:“娘,这大户人家通常是怎么个定亲法?定亲的那些礼数和规矩是不是都和我们乡下一样?我们乡下人成亲,男方得给女方送去一担子许口酒,女方接了许口酒得回给男方活鱼、筷子等物,之后双方还要见一次面相媳妇儿呢!”

“这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不是不许抛头露面吗?那男方还能不能光明正大的相媳妇儿啊?若是那邱家也送一担子许口酒给我们,那这缠在担子上头的花胜,可不得用金子打成细细的金丝儿来缠?”顾丽娘说着脸上有了向往的神色,语气里也多了几分羡慕:“我听说这大户人家娶妻嫁妇,有些人家的嫁妆头一抬进了夫家、最后一台还在娘家没出门,足足有六十四抬呢!”

顾丽娘说着便厚着脸皮摇着太夫人的手臂撒娇:“娘,这大户人家娶妻嫁妇真的是这样吗?我长这么大都没真真正正的见识过哩!眼下可是一心盼着借大侄女儿的亲事,好好的开开眼界呢!”

顾丽娘这番话说得太夫人很是心酸,心疼女儿之余她更是觉得是自己没保护好女儿,才让女儿被拐子拐走、流露在外吃了这么苦―――顾丽娘本该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可如今她竟连场像样的喜宴都不曾见识过,对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更是一窍不通,只有满心的羡慕和向往!

如果她的阿鸾当年没有被拐走,没有离开她身边这么多年,那现下应该早就风风光光的出嫁,成为某一户世家的当家主母,稳稳当当的主持着家里的中馈,决计不会像现下这般、哪怕一点点小场面都能叫她兴奋不已……

太夫人越想越是心疼,对顾丽娘的愧疚也越来越深,随后也不知她是想弥补顾丽娘心中的遗憾,还是想重新培养顾丽娘成为符合她现在身份的人,竟做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韶珍,你即刻就着手开始操办元娘的亲事,且你操办的时候顺道把阿鸾带在身边,一则让她跟着你见识一番开阔眼界,二则让她跟着你学学那为人处世、迎来送往的规矩。”

“还有,我会亲自督促你操办元娘的亲事,”太夫人说着顿了顿,才转而一脸和蔼的对顾丽娘说道:“阿鸾,你就跟在你嫂子身边,好好的看看她是如何替元娘操办亲事的,遇到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尽管问你大嫂,你大嫂若是不得空教你、你便来问我。”

顾丽娘要的就是太夫人出面督促岑元娘的亲事,因此太夫人话语才落、她便干干脆脆的应了声:“还是娘懂我的心思,晓得我现下对什么都好奇的紧、什么都想跟着学一学!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跟着大嫂学习,将来也好把我们囡囡的亲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太夫人一见顾丽娘高兴,自然也就跟着高高兴兴的连说了几个“好”字,孙姨娘听了虽依旧安分守己的低垂着眼皮、但眼里却有着难掩的喜色,唯独罗夫人一人满心不痛快、脸上的笑容十分僵硬―――这太夫人一发话,罗夫人可就没理由再拖着岑元娘的亲事不办了!

罗夫人一不情愿、便打算托病再拖个几日,反正就是不肯爽快的把事情给办了!没想到第二天顾丽娘一大早就找上门来了,说是要陪着罗夫人操办岑元娘的亲事,还十分体贴的说如果罗夫人“病”了,她可以代劳替她把该办的事都办了……

顾丽娘一“体贴”的表达了自己的善意,罗夫人马上吓得“病愈”,为了不让顾丽娘捣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她只能匆匆忙忙的寻来一副大红洒金团花笺,仔细的把岑元娘的生辰八字、在岑家的身份、排行等都填了上去,填完便拿着庚帖约了邱家的王夫人出来相见,打算见面后正式交换两家孩子的庚帖。

这邱家对岑元娘也十分满意,两家见了面彼此交换庚帖后、紧接着便又交换了细帖……于是在太夫人的监督下和顾丽娘热心的帮忙下,岑家和邱家很快就顺利的完成了结亲的头几道程序。

这细帖交换完后,邱家便送来了一担许口酒,以花络罩酒瓶,再饰以大花八朵并银白色花胜八枚,又以花红缠缴在担子上。岑家接了礼后回了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筷子一双。

紧接着邱家的王夫人便寻了个机会来岑家做了一回客,小心翼翼的相看了岑元娘一番,见岑元娘不但性情温婉、娴静,且谈吐大方得体,王夫人十分满意,拉着她的手说了几句话后便将一支金钗插在岑元娘头上,算是相中这个媳妇儿了……如此一来,这门亲事便算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会随意生变。

而岑元娘的亲事定下来后,孙姨娘自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连带着岑元娘的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顾筝最初对岑元娘的印象便极好,后来两人再交往了几次感觉也都还不错,因此岑元娘能得邱家这门亲事,顾筝也是由衷的替她感到高兴。

当然,阖府上下最不高兴的人当属罗夫人了。

这罗夫人先是不得不顺着太夫人的意替岑元娘操办亲事,操办完亲事后她又因陷害顾筝差点去冲喜一事,让太夫人找机会好好的敲打了一番、闹了一个大没脸!而罗夫人一被太夫人敲打,马上把这笔账记到了顾筝母女头上,心里更是不知悔改和反省,不但没被敲打得变老实了、甚至还比先前要痛恨顾筝母女!

于是新仇旧恨加在一块儿,罗夫人便逐渐不给顾筝母女好脸色看,对她们的态度更是越来越差,只在太夫人面前还会假惺惺的维持一点脸面,私底下却是看都不看顾筝母女一眼。

这罗夫人眼下主持着岑府的中馈,她既看顾筝母女不顺眼,那一离了太夫人跟前、她自是要想方设法的给顾筝母女添堵。

不过罗夫人碍于太夫人这个婆母、一时也不敢再做太大的手脚,因此她给顾筝母女添堵、头一桩便是让她手底下的人克扣顾筝母女的吃穿用度,并暗暗授意但凡是送去听泉院的东西,都给她挑最差的送去……

时值初冬,这南方的冬天虽来得晚,但转冷的时候却是转得又急又快,顾筝前几日还只穿着普通的袄子、不觉得冷,这几日便冷得让勺儿翻了皮袄子出来穿。

这一日顾筝先是穿了厚厚的皮毛袄子,紧接着又使勺儿取出黄铜盆和碳把火盆烧起来,哪知火盆烧热后顾筝还是觉得冷得发颤,于是她便一面跺着脚来回在屋里小跑着热身、一面催着勺儿把手炉烧起来,至少让她的手能暖一暖。(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3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