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笑傲大明

作者:猪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章【好运与霉运】

书名:笑傲大明 作者:猪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2

李向阳掏出一个手指粗细二指长的竹筒,竹筒前端是包铁的倾斜口,然后又拿出一个小钢片,从竹筒内拨出一段不知什么的灰色条状东西,李向阳将钢片在包铁斜口上连续划了几下,火星迸射到条状上,燃气,轻轻一吹,就见火苗摇曳。

赵阳目瞪口呆:“火柴!”

李向阳纠正:“火镰!”

赵阳黯然低头,灰溜溜地将打火机收起。

李向阳见状安慰道:“不用担心,虽然你这神器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至少它做工精美啊,碰到猎奇的,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五百两银子还是有可能的。”

赵阳神色黯淡:“五百两什么也干不了啊!那个佛朗机人何时过来,卖给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远洋航行,最需要的就是这个了。”

李向阳点头:“也是,卖给他们估计一千两不在话下,还有半个月吧。不过五百两银子,够你舒服过好几年了啊,怎么会少?”

李向阳伸手摸了摸赵阳的衣服,奇道:“你衣服是什么衣料,这么薄,透气性肯定更好,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一点也察觉不到天气炎热吧?。”

赵阳心中一动:对啊,我这衣服可也是宝啊!尤其是这李宁牌的体恤衫,再加上超薄的休闲裤。赵阳双眼冒光:“老爷子,我这衣服绝对是夏季急需的宝衣,透气透汗还容易洗涤,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李向阳又摸了一会,点点头:“我建议你送给知府,少不了你好处。”

赵阳咬咬牙,掏出钱包,将里面值得纪念的东西留下,然后将钱包推到李向阳面前:“老爷子,我身上别无他物,而这衣服、神器关系到我以后生存,所以无法送给老爷子,唯一能拿出手的就只有这个钱包,希望老爷子不要嫌弃。”

李向阳眯起眼睛,沉思了片刻,慨然道:“老弟,我也不说假话,这东西我的确喜欢。这样,我今天出门也没多带,就给你五十两银子,资助老弟发展,希望老弟以后发达了不要忘了老兄我就行了。”

赵阳十分感激,这钱包绝对不值这个价钱,虽然它很稀有。

李向阳取出几张银票,递给赵阳,续道:“看来老弟对我们大明的服饰什么也没印象。这样吧,我替你去挑几件合适的服饰,将这件宝衣换下,然后抽时间送给知府杨大人,谋个出身。你不要乱走,这件宝衣露面的次数愈少,就愈好提高价钱。”

李向阳出门替赵阳买了套文士衫,然后回到酒楼,让赵阳换上。赵阳换上后,李向阳不由赞道:“看来华夏正硕根难脱啊,虽然你是从欧罗巴回来,但穿上这套服饰后,很难看出你是从欧罗巴回来的。对了,老弟有字吗?”

赵阳想了下,回道:“人贵有志自立,我就字志强吧。”然后又请求:“还望老爷子再陪赵阳走一趟衙门。”

“没问题。”李向阳慨然允诺。

衡山知府杨清十分大方,这套“宝衣”价值也实在太大了。今年是嘉靖六年,恰逢世宗二十大寿,杨清正犯愁用什么做为寿礼。金银珠宝不仅俗气,而且是直言表白:“皇上,臣贪污,请治臣罪!”

那真是找死干得!送的差了,那说明在伟大英明的神圣天子治下,竟然让官吏没有余钱办治天子寿礼,这又说明什么?这也是找死!所以,这件“宝衣”来的真是时候。杨清大喜之下出手不凡:

赏赐爱国士民赵阳衡山城四进四出大宅一栋;

赏赐爱国士民赵阳白银两千两,官奴五十人;

立刻办理爱国士民赵阳衡山落户问题。

给予爱国士民赵阳秀才的功名。

宅子、奴仆以及落户问题,杨清派了个官吏就搞定了,唯独这个功名不太好办。太祖

朱元璋对读书人极为重视,对功名的考取也是非常的严格。杨清无奈,只好亲自跑了一趟,用尽了威胁和利诱,才让学政点头同意给予赵阳秀才的功名。当然,这个功名,只是名誉上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如果赵阳要参加科举,还需要一步步来。

办完这些事后,衡山知府杨清马不停蹄直奔京城,从此再也不返衡山了。后来听闻,老尚书之子京城新秀户部尚书刚上任不足三日就换人了,新任尚书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新人,大伙儿一怒之下对其群起而攻之,谁料神圣的皇帝陛下竟然动了雷霆之怒,与新任尚书作对的官吏通通被当庭斥责,众官吏强硬不退,皇帝无奈只好避开朝臣,三月不上大殿。

看到皇帝陛下对这一新人坚定不移的维护态度后,再加上正值“大礼仪”高峰,众官吏只好作出让步。这个官吏是谁呢?大家都知道,就是杨清这丫的!

两千两银子好干吗?

在明朝一两银子,大概值多少钱?这个换算比较难,不过,大致换算还是可以做到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约两石大米,一石约合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两千两银子=1,220,000元人民币。

一百多万人民币啊,值钱啊!赵阳心中动起了脑筋,怎么处理啊,坐吃山空是肯定不行的,但怎么才能以钱生钱呢?可恨啊,早知道能穿越,自己就学经济了,再不济也学点商业了、发明了之类的啊!

四进四出的房子有多大?这么说吧,四进四出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这个宅院有四个门,厉害吧!从东门到南门要走大概一刻钟,我日!估计这个宅院占地至少六百亩,丫的,这家伙占便宜了。

赵阳取出房契一看,果然,六百五十亩。进去一看,假山、花园应有尽有,只是有些破败。赵阳奇怪了,这么好的院子怎么没人住、没人要?

李向阳解释,这个宅院是以前一个王爷修建的,可惜这个王爷建成不到两年就被杀了。后来衡山知府住了进去,结果不到两年就因贪污被砍了;换了一个清廉知府住这里,不到一年儿子就挂了;后来换个锦衣卫百户不信邪,住到这里,结果老婆偷人了;换个卫所指挥使,弟弟犯事被腰斩了;换个大商人,不到半年被人坑骗破产上吊了;换了个,噢,现在换给赵阳了。

也就是说不到二十年间,就换了六个主人了。

那么,赵阳能不能改变这个宅院的运气呢?

李向阳建议:“志强,要不咱换一个地方住?”

看样子,李向阳还是比较关心赵阳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5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