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作者:进击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8章 云县新气象

书名: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作者:进击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56

杨景跟周若言聊了去泸州城参加州试,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

不管是天仙楼一口酒一首诗的场面、还是在白石县凭一己之力完成土地改革等事情。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

可以说,杨景真就是出尽了风头。

而杨景也正是通过这些事情,推断出来了蔡嵩、少帝双方的人已经开始明争暗斗的“抢”他了。

这就是杨景为什么那么大胆,不怕被蔡嵩阵营的人报复的真正原因。

更何况杨景都已经借潘仁的手,找十二珠文侯出面帮忙了,也就是说,杨景已经牵扯进入了蔡嵩跟少帝的权力争夺之中。

只不过,目前的杨景还没有确定到底站队哪一边。

周若言知道这些事情后,也是将这近一个多月来,云县这边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杨景。

虽然云县表面上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可实际上,云县也并不是太平无事。

不管是玻璃厂、水泥厂……

还是城投办事处的修路项目、新城计划。

这近一个月的以来,其实都有人在打主意,只不过,都没有得逞而已。

就拿玻璃厂来说,有人直接出高价,想要从核心员工手里得到玻璃制品完整的制作流程,却失败了,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没法让这些核心员工心动。

这主要是得利于玻璃厂的运营模式,按照玻璃厂如今的运营模式,玻璃厂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跟玻璃厂的经营有直接关系。

虽然玻璃厂的员工都只是一些村民,没什么太大的文化,但他们却明白竭泽而渔的道理。

将玻璃制品完整的工作流程透露给别人,确确实实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大笔资金,但这样一来,在玻璃厂工作的其他人,收入会大幅度下降。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下降的会越来越多。

因为玻璃制品的原材料实在是太廉价了,所以,一旦有新的玻璃厂出现,双方为了销售必然开始打价格战,最终的结果就是,玻璃制品从奢侈品变成最廉价的五品。

更何况就算有些核心员工心动了,也没什么用,因为他们没有人掌握完整的制作流程。

每个人都只不过会一部分制作流程而已。

而最最关键的一点是,玻璃制品的原材料以及配比,都是严格保密的,被杨景设置了好几层保护机制。

简而言之,除非是玻璃厂正大光明的去卖玻璃制品的完整制作工艺,否则,想要弄到玻璃制品的完整制作工艺,基本上是没希望的。

类似的事情自然也是在水泥厂、修路项目、新城项目等上面上演。

只不过,都被杨景设置的“流水线”模式给影响了。

另外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云县也是再次修好了五条路,每条路都完成了压水泥地板。

现在云县的交通,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一旦完成,那云县真就拥有了一张十分完整的交通网。

这样一来,云县的商业会一下子提升好几倍,大大增加云县的经济收益,仅仅是完成的三分之一的公路,已经让云县的经商提升了一大截。

还有新城项目也已经动工了,在周老太爷的全力支持下,周庄的土地都已经收的差不多了,工程队也出现,开始在周庄进行各种规划了,有了火药、水泥这两样大杀器,周庄这座新城一旦开始建设,速度是非常快的。

“相公,玻璃厂这一个月的收益财务那边已经算好了,扣除各种七七八八的费用之后,从核心员工到普通员工,每人这个月差不多能分十五两银子到一百五十两银子左右!”

周若言将玻璃厂上个月的收益告诉给了杨景。

本来,玻璃厂的收益应该要开始给所有员工分发下去的,但所有员工都表示,希望等杨景回来了再发。

“我明白了,明天下午就让所有员工一起聚餐、开会,顺便把这个月的收益发下去。”

杨景不是一个喜欢拖泥带水的人,看了周若言给他的账本之后,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账本是周太易做的,已经按照不同的工种,将每一名玻璃厂员工能分到的钱,都给计算好了。

而杨景获得的收益也算出来了,总共是十四万两白银,而玻璃厂员工总收益是三十八万两白银,核心员工基本上都能分到一百五十两银子,就连饭堂的几位阿姨都能分到十五两银子。

要知道,这些核心员工基本上都是提前领了半年的薪水,现在第一个月的分成,就差不多相当于五个月薪水了。

这让核心员工们十分兴奋。

至于其他普通员工,同样是一个个非常激动,更加下定决心,要搞好玻璃厂了。

玻璃厂的收益这些员工都是能从各自的小账本上算的清清楚楚。

第二天,下午杨景就跟玻璃厂员工们聚了个餐,晚上的时候开始发这一个月的收益,所有员工都非常激动、欢喜……

“真没想到,第一个月分红就能拿到这么多,我们两口子算上工资,足足拿到了接近二百两银子。”

“那些核心员工仅仅只是这个月的分成,每个人就拿到了一百五十两,唉,可惜,当初我们担心这厂子搞不起来,选择了观望,没能成为核心员工。”

“核心员工的工作要比我们累的多,他们拿这么多钱也是应该的。”

“特别是给咱们做饭的张氏、王氏几个,他们就每天做三顿饭而已,算上这个月的分红,他们一个月都有接近四十两银子了。”

“咱们村出了景娃子这么个人才,真是咱们村的福气。”

“总之咱们以后要更加努力工作,要更加齐心协力的保护咱们厂的制作工艺,这样一来,咱们以后的孩子也就有一口稳定的饭吃了!”

……

玻璃厂的员工们一个个分到钱之后,心里都美滋滋的。

同时,也有很多员工都想到了,培养自己的儿女也进玻璃厂打工,这比起种地要划算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91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