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王府幼儿园

作者:求之不得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 第005章 字如其人 ===

书名:王府幼儿园 作者:求之不得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3

=== 第005章字如其人 ===

听到对方唤她名字,沈悦上前,微微福了福身,“民女见过平远王。”

沈悦并未贸然抬头。

初到京中时,舅舅就同她说起过,京中不比晋州。

天子脚下多王侯贵胄。

这些王候贵胄各有底蕴凭借,也各有好恶和忌讳,日后遇到能避当避,若是避不了,也多谨慎恭敬。

梁业便是得罪了威德侯府的二公子,遭了无妄之灾。

而平远王府,在京中,只会比威德侯府更鼎盛。

但沈悦心底还是些许意外,方才对面的声音……听起来似是年纪不大……

她随舅舅入京两年,虽然因为霍伯伯的缘故,不时便会听到‘平远王’三个字,也听说平远王府一门忠烈全部战死沙场,只剩了平远王一人。她一直以为平远王至少年近而立,才有气度镇得住一方王府。

而刚才的声音,却远不似这个年纪……

沈悦心底意外,却还是没有抬头。

卓远也探究般多看了她一眼。

只是她低着头,他看不清她的脸。

亦如方才在桃之苑,他只在阁楼阶梯处远远看了看她和桃桃,听到她二人的对话,却未看清她的模样。

唯有隐在光晕处的侧颊,剪影出一抹干净清新的轮廓,并着屋中温和又耐性的声音,仿佛透着一抹宁静、温和与信赖……

他早前心中还觉得陶叔行事有些不妥,但当下,却忽然意识到,沈悦对待孩子,有早前那些嬷嬷没有的东西……

所以小九在她身边不仅没有哭闹,还会笑,会听话,就连平日吵得最厉害的午睡也平和,大抵,因为心中安稳……

卓远收回目光,又朝陶东洲轻轻摆了摆手。

陶东洲会意退了出去。

偏厅中只剩了他和沈悦两人。

“听陶叔说,你是霍叔同窗家中的外甥女?”卓远淡声问道,“你舅舅是做什么的?”

他的声音很好听,既有晨钟暮鼓的稳妥,又有春日蓬勃的朝气,两者很难在一人身上兼顾,但眼前的声音就是。似温玉,又透着些许平淡,却不全然尽是温和,亦藏了玉石锋利……

沈悦逐一应道,“民女的舅舅名唤梁有为,在京兆尹处做师爷。舅舅与霍伯伯是同窗,霍伯伯来家中走动的时候,听霍伯伯说起,王府在寻能照看孩子的人……”

她一面说,卓远一面低头,重新看起先前陶东洲给他的举荐信。

方才他只是粗略看过一眼,从桃之苑回来后,卓远便看得更仔细了许多。翁允在信中的措辞不仅信赖,而且照顾——这封信,翁允是当正书公文一般严谨写的,以示郑重。

知晓翁允性子的人一看便知。

翁允的背书,价值千金,她自己许是都不知晓……

卓远合上信笺,问道,“翁允是晋州知府,你之前一直在晋州?什么时候入京的?”

沈悦应道,“两年前母亲过世,舅舅来了晋州,将我和弟弟接到了京中照顾。等到京中之后,我和弟弟便一直同舅舅舅母在一处。”

听她说起母亲过世,卓远眼中微微滞了滞,又抬眸再看了她一眼,声音中更温和了些许,“方才我去过桃之苑,桃桃睡了,你将桃桃照顾得很好……”

沈悦顿了顿,还是未敢抬头,只轻声应道,“桃桃年幼,对人的依赖感要比旁的孩子强,情绪波动大。当想法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习惯用哭的方式博得旁人的注意和怜悯,但只要细心与桃桃说话、玩耍,多些陪伴,桃桃会愿意和人建立信任感,她的安全感也会好很多……”

她口中唤的是桃桃,而不是九小姐。

卓远目光未从她身上离开,嘴角由微微勾了勾,将信笺递回她跟前。

沈悦顿了顿,伸手接过,循声道谢,不由抬眸看他。

只是这一抬眸,才看见站在她身前的卓远,身姿挺拔,清逸俊朗,一眼可见的五官精致,相貌端正,分毫……不像她早前想象的,虎背熊腰,凶神恶煞,更或者……至少是魁梧慓悍,气吞山河……

沈悦这一抬头,卓远原本探究的目光,便刚好对上一双清亮干净的眸子,只是,有些懵……

沈悦是有些懵。

眼前的人,不仅没有想象中的牛高马大,慓悍魁梧,而且年纪应当也不大,仿佛才刚加冠不久……

沈悦顿了顿。

脑海中莫名涌上一个奇怪的念头——平远王府,是一个大一些的‘熊孩子’,带了一帮小一些的‘熊孩子’……

这个念头的确让沈悦懵了稍许。

但很快,沈悦又在脑海中驱散了这个念头。

平远王府不仅在西秦,在临近诸国当中都素有威名。这个年纪的平远王早已跟着父兄久经沙场,也深谙朝中和军中之事,不能简单拿旁的刚加冠的男子与之相比。

否则,只依靠父兄的功绩,还要护着这一府的幼童,在朝堂的尔虞我诈里,许是早就被仇家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又哪能撑得起偌大一个平远王府,还有心思操心这一王府的金贵小祖宗要如何照顾……

沈悦很快收回目光。

重新压低了眉梢,没有再妄自揣测对方心思。

对方一定不是一个好揣测的人……

果真,卓远见她只懵了片刻,很快又小心翼翼低头,敛了眸间玲珑心思,不再看他。

卓远也收起探究的目光,嘴角微微扬了扬,心中越发觉得,眼前的这个“沈姑娘”,很有几分让人说不上来的意味。

年纪不大,却少年老成。

看似小心翼翼,实则并不胆小。

心思玲珑,又简单,不想揣摩旁的人和事……

卓远也不戳穿,索性也直白问道,“你刚才说来京中两年了,应当早就听霍叔提起过王府的事。沈姑娘若是想来,应当早来了,为何这个时候才生了念头?”

他一语中的。

沈悦知晓若不解释清楚,对方会猜度她的心思。

沈悦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在卓远跟前跪下,“民女早前未曾提起过翁大人府中的事,舅舅舅母也并不知晓。几日前,舅舅的儿子因故冲撞了威德侯府的二公子,被威德侯府的人带走两日了,眼下还扣在侯府中……舅舅舅母几日未合过眼,也四处托关系打听,但实在没有门路……表哥良善,因为护着旁的无辜之人,失手伤了威德侯府二公子,时间一长,怕是救不回来……舅舅舅母待民女和弟弟亲厚,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至亲……”

沈悦高举双手,循着国中大礼叩拜,“平远王府在国中素有盛名,民女斗胆……”

她话音未落,卓远打断,“人救出来,梁子也结下了,你舅舅和表哥日后在京中也未必安稳。”

沈悦早已想清楚,应道,“民女会说服舅舅和舅母,连夜带着表哥和弟弟出京……”

卓远似是意外,“那你呢?一个人留在京中,不怕威德侯府寻仇?”

沈悦喉间轻咽,“不怕……”

沈悦言罢,只听衣襟窸窣的声音,很快在她跟前半蹲下,与她齐高。

沈悦震惊,却不敢抬头。

卓远轻嗤,“你不仅胆子不小,主意还挺正……”

沈悦不知这句褒贬。

“手拿来。”卓远忽然开口。

沈悦不由抬头,眸间再次怔住,不知他何意,但迫于他的威压,只得伸手。

卓远看了一眼,缓缓敛了先前笑意,淡声道,“我是可以去威德侯府要人,但我去要人,威德侯也会在心中给我记上一笔,我心中也要权衡。府中这群孩子都是我过世兄长和姐姐的孩子,与我而言,他们才是平远王府的头等大事。但沈姑娘,在我看来,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怎么相信,你能照顾好一府的孩子?”

沈悦愣住,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手。

沈悦忽然反应过来,昨晚在厨房倒茶时烫伤处,还未顾得上包扎和上药,眼下有些……

卓远又道,“照顾孩子是细致耐性的事,一日有耐性,并不代表日日都有耐性,一日照顾得好,也并不代表每日都能照顾得好。但一时的不细致,却可能时时处处都不细致,如何能让人放心?”

沈悦语塞。

卓远起身,“沈姑娘,我会考量的,起来吧。”

言罢,唤了声,“陶叔!”

眼见卓远似是要离开偏厅,沈悦情急,“我可以立军令状!”

卓远脚下驻足,耐人寻味得看了她一眼,轻哂道,“你知道什么是军令状吗?”

……

陶东洲折回的时候,卓远还在看军令状上的字。

呵!她还真写了军令状!

字如其人——干净,清秀,沉静,坚毅,玲珑心思是有,却没有旁的花花肠子。

“王爷,沈姑娘送走了,明日……还让沈姑娘来吗?”陶东洲是王府的管家,也是府中最了解卓远的人。卓远若是真不想让沈悦来,就不会到最后都不置可否,应是想磨一磨沈姑娘,看看沈姑娘的性子,遇事是否慌张,可否看得住这帮小祖宗……

卓远放下手中军令状,同陶东洲笑道,“明日再说,今日还有旁的事,陶叔你先收好。”

陶东洲迟疑接过,见是“军令状”三个字……

陶东洲眉头不由皱了皱,到处喜欢逼人写军令状,连沈姑娘都逼……

只是眼见卓远都出了偏厅,陶东洲奈何,“王爷?”

卓远的声音漫不经心传来,“去威德侯府串门,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21655s